中醫(yī)古籍
  • 中醫(yī)藥發(fā)展大事記(二)

    V.

    醫(yī)藥學突出成就與創(chuàng)新

    宋(公元960-1279年):

    年份 人物/主持

    事項:

    982-992王懷隱《太平圣惠方》

    成就:受命于宋政府編輯的大型方書,共載藥方16,834首,還包括理論、法則、組合、用藥等完整知識。本書是總結(jié)公元10世紀以前的大型臨床方書。

    1027王惟一《銅人腧穴針灸圖經(jīng)》

    成就:詳述手足三陰三陽經(jīng)脈,及任、督二脈的循行路線和腧穴。

    受命主持設計及?造針灸銅人,為中醫(yī)史上形象實物教學法的重要發(fā)明。:

    1057宋政府 設立「校正醫(yī)書局」,校定古代醫(yī)書,編寫本草、醫(yī)方,并刊刻印行。:

    1060掌禹錫《嘉佑補注神農(nóng)本草》

    成就:書中記載的藥物達1083種。

    1061蘇頌《本草圖經(jīng)》

    成就:中國第一部刻版藥物圖譜。

    1075蘇軾、沈括《蘇沈良方》

    成就:個人編著方書。

    1076宋政府 設立「太醫(yī)局」,下設「賣藥所」,后改稱「醫(yī)藥惠民局」。即國家開設藥局,為公共福利而設。:

    1082唐慎微《證類本草》

    成就:個人編著,代表宋代藥物學最高成就。

    1086韓只和《傷寒微旨》

    成就:早期研究《傷寒論》專著。

    1093董汲《小兒斑疹備急方論》

    成就:論述痘疹病源及治法,并附有方藥。

    1098楊子建《十產(chǎn)論》

    成就:詳述各種難產(chǎn)和助產(chǎn)方法,為婦產(chǎn)科專著。

    1100龐安時《傷寒總病論》

    成就:早期研究傷寒及時溫病的專著。

    1102-06楊介《存真圖》

    成就:較早地利用解剖經(jīng)驗,根據(jù)實物描繪而編成的解剖圖譜。

    1103宋政府 設「修合藥所」,后改稱為「醫(yī)藥和劑惠民局」。即官方藥物炮制坊。:

    1107陳師文《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成就:宋政府屬下藥局的成藥處方指南。世界上最早的國家藥局醫(yī)方典籍之一,為當時制藥的規(guī)范。

    朱肱《類證活人書》

    成就:將《傷寒論》原文以問答形式敘述,并增補原書治法之不足。

    1111-17宋醫(yī)官合編《圣濟總錄》

    成就:宋政府編修醫(yī)書,廣泛收集歷代方書及民間方藥。

    1116寇宗?《本草衍義》

    成就:在本草理論上提出氣味新說,同時評論當時的一些謬誤。

    1119閻孝忠《小兒藥證直訣》

    成就:引用名醫(yī)錢乙(1035-1117AD)的理論與經(jīng)驗編成,此書對后世兒科學的理論與實踐有指導作用。

    1132許叔微《普濟本事方》

    成就:個人編著方書。

    1144成無己《注解傷寒論》

    成就:現(xiàn)存全面批注《傷寒論》的最早的注釋本。

    1150劉?《幼幼新書》

    成就:本書整理匯集了宋以前有關兒科學的成就。作者發(fā)明小兒指紋觀察法,如虎口三關指紋檢察等。

    1174陳言《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成就:進一步闡述「三因致病說」,為后世病因著述所遵循。

    1182劉完素《素問玄機原病式》

    成就:研究《素問》,探討疾病發(fā)生機理。

    1186《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成就:重視「五運六氣」學說。

    張元素《珍珠囊》

    成就:對藥物歸經(jīng)學說的發(fā)展有重要影響。

    1189崔嘉彥《崔氏脈訣》

    成就:將《難經(jīng)》《脈經(jīng)》《脈訣》內(nèi)容加以論述,精煉了脈學。

    1208-24宋太醫(yī)局《小兒衛(wèi)生總微論方》

    成就:由南宋太醫(yī)局刊刻,又名《保幼大全》。收編了南宋以前的兒科數(shù)據(jù),總結(jié)精髓并加以系統(tǒng)論述。

    1217-21張從正《儒門事親》

    成就:提倡 「六門三法」。

    1220王執(zhí)中《針灸資生經(jīng)》

    成就:首創(chuàng)以因證配穴,來指導臨床針灸治療。

    1224張杲《醫(yī)說》

    成就:較早的中醫(yī)史專著,廣泛匯錄南宋以前記載于各種文史著作中,有關醫(yī)學典故、傳說等史料。

    1226聞人耆年《備急灸法》

    成就:討論常見急性病證的灸治法專著。

    1237陳自明《婦人大全良方》

    成就:一部內(nèi)容豐富的總結(jié)性婦產(chǎn)科專著,長期為后人所應用。

    1247李杲《內(nèi)外傷辨惑論》

    成就:發(fā)揮了張元素(1151-1234AD)臟腑辨證之長,書內(nèi)區(qū)分了外感與內(nèi)傷病證。

    宋慈《洗冤錄》

    成就:法醫(yī)學專著,為處理死傷獄斷案的法典和依據(jù)。

    1249李杲《脾胃論》

    成就:內(nèi)科脾胃病專書,很有實用價值。

    1253嚴用和《濟生方》

    成就:個人著作,為嚴氏50余年經(jīng)驗的總結(jié),收載藥方400首。

    1254陳文中《小兒痘疹方論》

    成就:論述痘疹病因治法,并附有方藥。

    1263陳自明《外科精要》

    成就:本書標志當時外、傷科的確立。

    金、元(公元1115-1368年):

    年份 人物/主持

    事項:

    1294曾世榮《活幼心書》

    成就:元代專書,選錄了切于實用的兒科驗方。

    1306王好古《湯液本草》

    成就:介紹藥理、各病主治藥、用法和炮制。

    1330忽思慧《飲膳正要》

    成就:以正常人膳食標準立論,制定了一般飲食衛(wèi)生法則。

    1335齊德之《外科精義》

    成就:對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機和診斷方面都有一些新觀點。

    1343危亦林《世醫(yī)得效方》

    成就:設有骨折脫位的整復及固定專論,對骨傷科有重要貢獻。

    1347朱震亨《格致余論》

    成就:力倡「相火論」,「陽常有余,陰常不足」的學說。

    《局方發(fā)揮》

    成就:反對忽略辨證,機械地搬用「局方」和濫用辛燥藥物的風氣。

更多中藥材
  • 如果白天經(jīng)常出汗,稍有活動就會加重,稱為自汗,主要是由脾肺氣虛引起的。常表現(xiàn)為氣短乏力、身體疲勞、易感冒、面白少華,或伴有畏寒等癥狀。如果你在睡覺時出汗,醒來后停止,甚至弄濕衣服和被子,這被稱為盜汗,主要是由陰虛引起的。常伴有手腳熱、口干咽......
  • 68歲的老李患有大量夜尿癥。他平均每晚起床5-6次,嚴重影響了他的夜間睡眠,白天沒有精神。即使他白天去公園,他也只敢在公共廁所周圍活動,嚴重影響了他的生活質(zhì)量。和大多數(shù)病人一樣,老李一開始只認為這是由于老年腎缺乏癥,這是一種正常的現(xiàn)象,直到......
  • 中醫(yī)藥膳,簡稱藥膳,是指在中醫(yī)理論指導下,按照一定原則組織不同藥物(中藥)和食品,采用傳統(tǒng)飲食烹飪技術和現(xiàn)代加工方法,形成具有獨特特色、香味、味道、形狀、效果、防病治病、康復保健、養(yǎng)生延年益壽的特殊飲食。藥膳將藥物與食物融為一體,取藥性,用......
  • 說到腎虛,大家都很熟悉。腰痛是腎虛嗎?腎虛是腎臟問題嗎?腎虛會導致透析嗎?什么是腎虛,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腎虛。腎臟是人體的先天性基礎,任何疾病在特異性表現(xiàn)中,或多或少都會有腎臟缺乏的表現(xiàn)。腎臟精氣的強度是影響人類衰老的重要物質(zhì)基礎。而長期疾......
  • 蜂蜜,也被稱為冬季釀造。這主要是因為蜜蜂收集和釀造的困難。宋代大詩人蘇哲在《第二韻王適元日,曹煥的第二首歌》中寫道:井底屠酥浸泡老方,冬季在床頭釀造瓊漿。蜂蜜采用百花精華,被稱為女性美容圣藥。經(jīng)常吃蜂蜜可以讓人們臉像桃花。它對婦女、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