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是自發(fā)性心絞痛的特殊類型,又稱變異型心絞痛。日前,廣東省中山市人民醫(yī)院陳碧蓮醫(yī)生采用復方丹參滴丸聯(lián)合體外反搏的方法治療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陳碧蓮醫(yī)生收集該院近期門診及住院病人38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均采用靜滴或口服硝酸脂類藥如硝酸甘油、消心痛和長效異樂定等,口服小劑量阿司匹林,并酌情加用巰甲丙脯酸、心得安或美多心安等常規(guī)治療。同時消除不利因素如戒煙酒、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和糾正心律失常等。治療1周后,對照組按上述方法不變繼續(xù)治療3個療程,每療程12天;治療組則在此基礎上加用復方丹參滴丸及體外反搏療法,同樣連續(xù)治療3個療程,每療程12天。復方丹參滴丸為每日3次口服,每次10粒;體外反搏(壓力取0.4~0.45/千克/平方厘米)為每天1次,每次1個小時。
結果表明,在心絞痛癥狀改善方面,治療組顯效7例,有效11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0﹪;對照組顯效3例,有效5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為44.4﹪。在心電圖比較方面,治療組顯效5例,有效10例,無效5例,加重0例,總有效率為75﹪;對照組顯效2例,有效3例,無效13例,加重0例,總有效率為28﹪。兩組差異有顯著性。
復方丹參滴丸是由丹參、田七和冰片組成的復方中成藥制劑,具有表面積大,溶解速度快和生物利用度高等優(yōu)點。祖國醫(yī)學認為丹參性味苦,微寒,具有活血化瘀、清心除煩和調經(jīng)之功效;田七性味甘,溫,微苦,具有活血祛瘀、消腫止痛和止血之功效;冰片性味辛,苦,微寒,具有通竅、散熱、明目和止痛之功效。
陳碧蓮介紹,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證實,丹參含有丹參酮Ⅰ及其異構體、丹參酮ⅡA及其異構體、丹參酮ⅡB、丹參酮Ⅲ、隱丹參酮及其異構體,另外還含有丹參酸、丹參新酮、丹參酚Ⅰ、丹參酚Ⅱ、鼠尾草酚和維生素E等化學成分;田七含有田七皂苷A、田七皂苷B、三帖皂苷、生物堿和黃酮苷等化學成分;冰片含有消旋龍腦(機制冰片)和左旋龍腦(艾片)。三藥均有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作用。而體外反搏則是在心臟舒張期時給下肢和臀部序貫加氣加壓,在收縮期到來前迅速排氣,以使受壓的動脈迅速擴張,更易于接受心臟所搏出的血液;使主動脈收縮壓和心室射血阻力下降,減輕心臟后負荷,減少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輸出量;使冠狀動脈血液灌注增加,有利于冠狀動脈側枝循環(huán)的形成,防止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進一步發(fā)展為心肌梗死。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是自發(fā)性心絞痛的特殊類型,又稱變異型心絞痛。日前,廣東省中山市人民醫(yī)院陳碧蓮醫(yī)生采用復方丹參滴丸聯(lián)合體外反搏的方法治療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陳碧蓮醫(yī)生收集該院近期門診及住院病人38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均采用靜滴或口服硝酸脂類藥如硝酸甘油、消心痛和長效異樂定等,口服小劑量阿司匹林,并酌情加用巰甲丙脯酸、心得安或美多心安等常規(guī)治療。同時消除不利因素如戒煙酒、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和糾正心律失常等。治療1周后,對照組按上述方法不變繼續(xù)治療3個療程,每療程12天;治療組則在此基礎上加用復方丹參滴丸及體外反搏療法,同樣連續(xù)治療3個療程,每療程12天。復方丹參滴丸為每日3次口服,每次10粒;體外反搏(壓力取0.4~0.45/千克/平方厘米)為每天1次,每次1個小時。
結果表明,在心絞痛癥狀改善方面,治療組顯效7例,有效11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0﹪;對照組顯效3例,有效5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為44.4﹪。在心電圖比較方面,治療組顯效5例,有效10例,無效5例,加重0例,總有效率為75﹪;對照組顯效2例,有效3例,無效13例,加重0例,總有效率為28﹪。兩組差異有顯著性。
復方丹參滴丸是由丹參、田七和冰片組成的復方中成藥制劑,具有表面積大,溶解速度快和生物利用度高等優(yōu)點。祖國醫(yī)學認為丹參性味苦,微寒,具有活血化瘀、清心除煩和調經(jīng)之功效;田七性味甘,溫,微苦,具有活血祛瘀、消腫止痛和止血之功效;冰片性味辛,苦,微寒,具有通竅、散熱、明目和止痛之功效。
陳碧蓮介紹,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證實,丹參含有丹參酮Ⅰ及其異構體、丹參酮ⅡA及其異構體、丹參酮ⅡB、丹參酮Ⅲ、隱丹參酮及其異構體,另外還含有丹參酸、丹參新酮、丹參酚Ⅰ、丹參酚Ⅱ、鼠尾草酚和維生素E等化學成分;田七含有田七皂苷A、田七皂苷B、三帖皂苷、生物堿和黃酮苷等化學成分;冰片含有消旋龍腦(機制冰片)和左旋龍腦(艾片)。三藥均有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作用。而體外反搏則是在心臟舒張期時給下肢和臀部序貫加氣加壓,在收縮期到來前迅速排氣,以使受壓的動脈迅速擴張,更易于接受心臟所搏出的血液;使主動脈收縮壓和心室射血阻力下降,減輕心臟后負荷,減少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輸出量;使冠狀動脈血液灌注增加,有利于冠狀動脈側枝循環(huán)的形成,防止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進一步發(fā)展為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