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復方丹參滴丸聯(lián)用體外反搏治療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

    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是自發(fā)性心絞痛的特殊類型,又稱變異型心絞痛。日前,廣東省中山市人民醫(yī)院陳碧蓮醫(yī)生采用復方丹參滴丸聯(lián)合體外反搏的方法治療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陳碧蓮醫(yī)生收集該院近期門診及住院病人38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均采用靜滴或口服硝酸脂類藥如硝酸甘油、消心痛和長效異樂定等,口服小劑量阿司匹林,并酌情加用巰甲丙脯酸、心得安或美多心安等常規(guī)治療。同時消除不利因素如戒煙酒、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和糾正心律失常等。治療1周后,對照組按上述方法不變繼續(xù)治療3個療程,每療程12天;治療組則在此基礎上加用復方丹參滴丸及體外反搏療法,同樣連續(xù)治療3個療程,每療程12天。復方丹參滴丸為每日3次口服,每次10粒;體外反搏(壓力取0.4~0.45/千克/平方厘米)為每天1次,每次1個小時。

    結果表明,在心絞痛癥狀改善方面,治療組顯效7例,有效11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0﹪;對照組顯效3例,有效5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為44.4﹪。在心電圖比較方面,治療組顯效5例,有效10例,無效5例,加重0例,總有效率為75﹪;對照組顯效2例,有效3例,無效13例,加重0例,總有效率為28﹪。兩組差異有顯著性。

    復方丹參滴丸是由丹參、田七和冰片組成的復方中成藥制劑,具有表面積大,溶解速度快和生物利用度高等優(yōu)點。祖國醫(yī)學認為丹參性味苦,微寒,具有活血化瘀、清心除煩和調經(jīng)之功效;田七性味甘,溫,微苦,具有活血祛瘀、消腫止痛和止血之功效;冰片性味辛,苦,微寒,具有通竅、散熱、明目和止痛之功效。

    陳碧蓮介紹,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證實,丹參含有丹參酮Ⅰ及其異構體、丹參酮ⅡA及其異構體、丹參酮ⅡB、丹參酮Ⅲ、隱丹參酮及其異構體,另外還含有丹參酸、丹參新酮、丹參酚Ⅰ、丹參酚Ⅱ、鼠尾草酚和維生素E等化學成分;田七含有田七皂苷A、田七皂苷B、三帖皂苷、生物堿和黃酮苷等化學成分;冰片含有消旋龍腦(機制冰片)和左旋龍腦(艾片)。三藥均有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作用。而體外反搏則是在心臟舒張期時給下肢和臀部序貫加氣加壓,在收縮期到來前迅速排氣,以使受壓的動脈迅速擴張,更易于接受心臟所搏出的血液;使主動脈收縮壓和心室射血阻力下降,減輕心臟后負荷,減少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輸出量;使冠狀動脈血液灌注增加,有利于冠狀動脈側枝循環(huán)的形成,防止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進一步發(fā)展為心肌梗死。

更多中藥材
  • “鄒潤安論柴胡”作者為四川自貢怡康中醫(yī)診所王昆文?!侗窘?jīng)》謂柴胡“味苦,平,主心腹,去腸胃中積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出新”。在《傷寒雜病論》中,組成含柴胡的經(jīng)方共9個,而且至今仍是臨床常用方,其中最著名的有大、小柴胡湯,四逆散,鱉甲煎......
  • 急性肝功能衰竭系由多種原因引起的急性大量肝細胞壞死,或肝細胞內細胞器嚴重功能障礙,致短期內進展至肝性腦病的一種綜合征。病情兇險,發(fā)病后12~24小時發(fā)生黃疸,2~4天后昏迷,并有出血傾向,見于暴發(fā)性病毒性肝炎、對乙酰氨基酚中毒、氟烷麻醉中毒......
  • 龐國明 河南省開封市中醫(yī)院膏方制作好之后,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充分消化吸收是關鍵。對于脾功能不好的人,服用膏方前需要先服用運脾健胃的“開路藥”,如一些經(jīng)典處方六君子湯、平胃散、保和丸等,也可以先進行試探性調補,觀察其服藥后的反應。而對于脾胃功......
  • 王金亮 侯紅霞 山西省平遙縣中醫(yī)院組成 青蒿12克,銀柴胡9克,桔梗9克,黃芩9克,連翹9克,金銀花15克。主治 本方適應于臨床多種發(fā)熱證,如久熱不退、外科術后感染、婦科熱入血室、產(chǎn)后發(fā)熱、妊娠發(fā)熱,或原因不明的發(fā)熱,癥見高熱寒戰(zhàn),寒熱往來......
  • 商本平 張海燕 山東省榮成市人和中心衛(wèi)生院大青龍湯有關條文見于《傷寒論》38、39兩條。38條曰“太陽中風,脈浮緊……”39條曰“傷寒,脈浮緩……”聯(lián)系《傷寒論》1、2、3三條不免使人疑竇重重。太陽中風脈本浮緩,傷寒脈本浮緊,如何又言“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