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肺癌是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增長最快,對人類健康和生命威脅最大的腫瘤。近年人們研究通過刺激免疫系統(tǒng)來抵抗癌癥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免疫治療成為治療肺癌的有效新方法。自1982年Oldham提出生物反應調(diào)節(jié)劑(BRM)的概念以來,腫瘤的免疫治療受到國內(nèi)外專家的重視,使免疫治療成為繼手術(shù)、放射和化學療法后的又一新的治療模式。免疫治療有時單獨使用,但多數(shù)情況下用作輔助治療?,F(xiàn)就肺癌的免疫治療進展簡述如下:
細胞因子治療
細胞因子使免疫效應細胞活性增加,機體的免疫能力增強,對腫瘤細胞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和殺傷作用,并改變腫瘤細胞表面抗原結(jié)構(gòu),提高腫瘤細胞免疫原性,刺激免疫活性細胞增殖、成熟,并增強其活性。
干擾素類(IFN)。包括IFNα、β、γ及其他亞型,它們通過誘導細胞的終末分化,逆轉(zhuǎn)細胞的惡性表型,增強腫瘤細胞的主要組織相容性抗原的表達,增強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巨噬細胞、細胞毒T細胞(CTL細胞)活性,抑制癌基因的表達等途徑而顯示抗腫瘤作用。對C57BL/61Leuwis肺癌荷瘤小鼠動物模型應用卡鉑及局部應用TNF-α、IFN-γ,發(fā)現(xiàn)不同的聯(lián)用方案對T細胞功能影響不同,卡鉑與細胞因子聯(lián)用為最佳方案。
腫瘤壞死因子(TNF)。由淋巴細胞分泌的TNF-β具有較胞和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TNF對肺腺癌A549細胞株有一定的抑制增殖作用,烏體林斯和TNF具有協(xié)同抗腫瘤作用。
白細胞介素-2(IL-2)。IL-2有誘導T淋巴細胞、CTL細胞(包括腫瘤浸潤淋巴細胞即TIL細胞)和B細胞的增殖分化,促進多種細胞因子分泌,激活NK細胞、淋巴因子激活殺傷細胞(LAK細胞)和TIL細胞,增強單核細胞的免疫活性等作用。癌性胸水是晚期腫瘤較為常見的并發(fā)癥,多見于晚期肺癌和轉(zhuǎn)移肺癌,IL-2胸腔內(nèi)灌注的臨床癥狀緩解有效率達80.0%。
集落刺激因子(CSF)。與肺癌治療關(guān)系密切者是GM-CSF和G-CSF。盡管CSF不具備抗腫瘤作用,但它在預防和治療化療藥物所致的粒細胞減少,確?;煼桨傅娜缙谶M行,減少感染發(fā)生率方面,有肯定的治療價值。
過繼免疫治療
過繼免疫治療是將體外培養(yǎng)的免疫活性細胞和細胞因子過繼性地輸注到宿主體內(nèi),以發(fā)揮其抗腫瘤作用。1987年Yasumoto首次采用IL-2胸內(nèi)注射誘導LAK細胞治療肺癌性胸液11例,9例有效。目前用于臨床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LAK細胞。實驗和臨床都已證明,LAK細胞和重組IL-2的過繼免疫療法具有顯著的抗腫瘤作用。以消炎痛為免疫修飾因子,LAK-IL-2/IN療法治療后晚期肺癌,癥狀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LAK細胞過繼免疫治療還可有效控制胸水積聚。
TIL細胞。TIL細胞不僅抗腫瘤效應強于LAK細胞,而且所需IL-2的劑量小。其他因子如TNF、IFN等能協(xié)同IL-2激活TIL細胞,化療和放療又能增強TIL細胞的抗腫瘤作用。中藥黃芪、人參皂苷都能顯著增強TIL細胞的體外殺傷活性,兩者合用對TIL細胞具有協(xié)同正向調(diào)節(jié)作用,是較為理想的替代細胞因子。
單克隆抗體療法
單抗單獨療法。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單克隆抗體能抑制肺癌細胞成瘤,明顯延緩已成瘤的肺癌生長,具有一定的抗肺癌作用??笴D3單克隆抗體及重組白介素-2(rIL-2)刺激培養(yǎng)CD3/AK細胞對人肺癌細胞株的殺傷能力明顯優(yōu)于LAK細胞。
以單抗為載體的免疫導向療法。應用異型雙功能連接劑SPDP將抗人肺腺癌單克隆抗體CMU15A與天花粉蛋白(TCS)交聯(lián),制備的新型免疫毒素具有高效靶向殺傷肺腺癌細胞的能力。
雙特異性抗體療法。用化學交聯(lián)法制備的同時識別人小細胞型肺癌表面相關(guān)抗原和人CD3抗體的雙特異性抗體——2D6-UCHT1,可顯著增強LAK細胞對靶瘤細胞的毒性,增強效應與加入雙特異性抗體的濃度相關(guān)。
基因治療
殺傷基因。HSV-TK/GCV(單純皰疹病毒胸苷激酶/更昔洛韋)系統(tǒng)是最有希望在臨床上用于腫瘤基因治療的方法之一。有人以4種人體肺癌細胞株(A459、LAX、SPC和SKY)為實驗材料,以腺病毒為載體介導HSV-TK基因結(jié)合GCV作用,對腫瘤細胞有強殺傷性。
反義基因。P53基因突變是腫瘤發(fā)生的重要事件之一。利用能表達反義P53基因的逆轉(zhuǎn)錄病毒載體,導入人肺癌細胞系GLC-82細胞系后的反義P53基因,對GLC-82細胞的生長速度及突變的P53蛋白有抑制作用。
腫瘤疫苗
目前,也有用腫瘤疫苗來誘導機體產(chǎn)生特異性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反應,增強機體抗癌能力,阻止腫瘤的生長、擴散和復發(fā)。腫瘤疫苗多在初創(chuàng)或臨床Ⅰ期、Ⅱ期試驗中。CellGenesys公司報道,Gvax疫苗用于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參與研究的90%以上患者已成功地獲得了肺癌免疫力。國內(nèi)目前使用的腫瘤疫苗主要有抗腺癌腫瘤疫苗、溶癌因子和樹突狀細胞腫瘤疫苗。已證實,抗腺癌腫瘤疫苗、樹突狀細胞腫瘤疫苗對小鼠高轉(zhuǎn)移性Lewis肺癌有一定抑癌和抗轉(zhuǎn)移作用。樹突狀細胞疫苗能有效清除血源性播散的肺癌細胞,抗癌機制是形成強有力的特異性細胞免疫應答。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肺癌是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增長最快,對人類健康和生命威脅最大的腫瘤。近年人們研究通過刺激免疫系統(tǒng)來抵抗癌癥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免疫治療成為治療肺癌的有效新方法。自1982年Oldham提出生物反應調(diào)節(jié)劑(BRM)的概念以來,腫瘤的免疫治療受到國內(nèi)外專家的重視,使免疫治療成為繼手術(shù)、放射和化學療法后的又一新的治療模式。免疫治療有時單獨使用,但多數(shù)情況下用作輔助治療?,F(xiàn)就肺癌的免疫治療進展簡述如下:
細胞因子治療
細胞因子使免疫效應細胞活性增加,機體的免疫能力增強,對腫瘤細胞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和殺傷作用,并改變腫瘤細胞表面抗原結(jié)構(gòu),提高腫瘤細胞免疫原性,刺激免疫活性細胞增殖、成熟,并增強其活性。
干擾素類(IFN)。包括IFNα、β、γ及其他亞型,它們通過誘導細胞的終末分化,逆轉(zhuǎn)細胞的惡性表型,增強腫瘤細胞的主要組織相容性抗原的表達,增強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巨噬細胞、細胞毒T細胞(CTL細胞)活性,抑制癌基因的表達等途徑而顯示抗腫瘤作用。對C57BL/61Leuwis肺癌荷瘤小鼠動物模型應用卡鉑及局部應用TNF-α、IFN-γ,發(fā)現(xiàn)不同的聯(lián)用方案對T細胞功能影響不同,卡鉑與細胞因子聯(lián)用為最佳方案。
腫瘤壞死因子(TNF)。由淋巴細胞分泌的TNF-β具有較胞和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TNF對肺腺癌A549細胞株有一定的抑制增殖作用,烏體林斯和TNF具有協(xié)同抗腫瘤作用。
白細胞介素-2(IL-2)。IL-2有誘導T淋巴細胞、CTL細胞(包括腫瘤浸潤淋巴細胞即TIL細胞)和B細胞的增殖分化,促進多種細胞因子分泌,激活NK細胞、淋巴因子激活殺傷細胞(LAK細胞)和TIL細胞,增強單核細胞的免疫活性等作用。癌性胸水是晚期腫瘤較為常見的并發(fā)癥,多見于晚期肺癌和轉(zhuǎn)移肺癌,IL-2胸腔內(nèi)灌注的臨床癥狀緩解有效率達80.0%。
集落刺激因子(CSF)。與肺癌治療關(guān)系密切者是GM-CSF和G-CSF。盡管CSF不具備抗腫瘤作用,但它在預防和治療化療藥物所致的粒細胞減少,確?;煼桨傅娜缙谶M行,減少感染發(fā)生率方面,有肯定的治療價值。
過繼免疫治療
過繼免疫治療是將體外培養(yǎng)的免疫活性細胞和細胞因子過繼性地輸注到宿主體內(nèi),以發(fā)揮其抗腫瘤作用。1987年Yasumoto首次采用IL-2胸內(nèi)注射誘導LAK細胞治療肺癌性胸液11例,9例有效。目前用于臨床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LAK細胞。實驗和臨床都已證明,LAK細胞和重組IL-2的過繼免疫療法具有顯著的抗腫瘤作用。以消炎痛為免疫修飾因子,LAK-IL-2/IN療法治療后晚期肺癌,癥狀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LAK細胞過繼免疫治療還可有效控制胸水積聚。
TIL細胞。TIL細胞不僅抗腫瘤效應強于LAK細胞,而且所需IL-2的劑量小。其他因子如TNF、IFN等能協(xié)同IL-2激活TIL細胞,化療和放療又能增強TIL細胞的抗腫瘤作用。中藥黃芪、人參皂苷都能顯著增強TIL細胞的體外殺傷活性,兩者合用對TIL細胞具有協(xié)同正向調(diào)節(jié)作用,是較為理想的替代細胞因子。
單克隆抗體療法
單抗單獨療法。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單克隆抗體能抑制肺癌細胞成瘤,明顯延緩已成瘤的肺癌生長,具有一定的抗肺癌作用??笴D3單克隆抗體及重組白介素-2(rIL-2)刺激培養(yǎng)CD3/AK細胞對人肺癌細胞株的殺傷能力明顯優(yōu)于LAK細胞。
以單抗為載體的免疫導向療法。應用異型雙功能連接劑SPDP將抗人肺腺癌單克隆抗體CMU15A與天花粉蛋白(TCS)交聯(lián),制備的新型免疫毒素具有高效靶向殺傷肺腺癌細胞的能力。
雙特異性抗體療法。用化學交聯(lián)法制備的同時識別人小細胞型肺癌表面相關(guān)抗原和人CD3抗體的雙特異性抗體——2D6-UCHT1,可顯著增強LAK細胞對靶瘤細胞的毒性,增強效應與加入雙特異性抗體的濃度相關(guān)。
基因治療
殺傷基因。HSV-TK/GCV(單純皰疹病毒胸苷激酶/更昔洛韋)系統(tǒng)是最有希望在臨床上用于腫瘤基因治療的方法之一。有人以4種人體肺癌細胞株(A459、LAX、SPC和SKY)為實驗材料,以腺病毒為載體介導HSV-TK基因結(jié)合GCV作用,對腫瘤細胞有強殺傷性。
反義基因。P53基因突變是腫瘤發(fā)生的重要事件之一。利用能表達反義P53基因的逆轉(zhuǎn)錄病毒載體,導入人肺癌細胞系GLC-82細胞系后的反義P53基因,對GLC-82細胞的生長速度及突變的P53蛋白有抑制作用。
腫瘤疫苗
目前,也有用腫瘤疫苗來誘導機體產(chǎn)生特異性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反應,增強機體抗癌能力,阻止腫瘤的生長、擴散和復發(fā)。腫瘤疫苗多在初創(chuàng)或臨床Ⅰ期、Ⅱ期試驗中。CellGenesys公司報道,Gvax疫苗用于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參與研究的90%以上患者已成功地獲得了肺癌免疫力。國內(nèi)目前使用的腫瘤疫苗主要有抗腺癌腫瘤疫苗、溶癌因子和樹突狀細胞腫瘤疫苗。已證實,抗腺癌腫瘤疫苗、樹突狀細胞腫瘤疫苗對小鼠高轉(zhuǎn)移性Lewis肺癌有一定抑癌和抗轉(zhuǎn)移作用。樹突狀細胞疫苗能有效清除血源性播散的肺癌細胞,抗癌機制是形成強有力的特異性細胞免疫應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