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仲秋時節(jié)食鴨子

    “秋風起,鴨子肥”。每年入秋后,正是人們品嘗鴨子鮮美味道的大好時令。按舊的傳統(tǒng)習慣,每到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食鴨子的人數最多,可謂全國的“食鴨日”。

    我國南北方均飼養(yǎng)鴨子。鴨子以雄者為良,老者為佳。

    鴨肉鮮嫩肥美,營養(yǎng)豐富。在每100克的鴨肉中,含有水分63.9克,蛋白質15.5克,脂肪19.7克,糖類0.2克,灰分0.7克,維生素A52微克,維生素B10.08毫克,維生素B20.22毫克,尼克酸4.2毫克,鈣6毫克,磷122毫克,鐵2.2毫克,鋅1.33毫克。

    鴨肉是人們秋季愛吃的肉類食品,能制成多種風味各異的佳肴。家庭烹鴨,可燒可烤,可鹵可醬,也可蒸燉,并可用于扒、煮、煨、燜、熏、炸等烹調方法。還可將鴨加工成小件,采用爆、炒等烹飪方法。以鴨入饌適應多種調味方法,咸鮮、甜香、麻辣、酸辣、紅油、五香、香糟、陳皮、芥末、魚香、煙香、咸甜、怪味等均可。鴨子除了可以用作主料外,也可以用作配料,制成冷菜、炒菜、湯羹、火鍋、面點、小吃、粥飯等,還可以充當餡料。

    中醫(yī)認為,鴨肉味甘、咸,性微寒,具有滋陰養(yǎng)胃、清肺補血、利水消腫的功效,適用于治療癆熱骨蒸、血暈頭痛、陰虛失眠、肺熱咳嗽、腎炎水腫、小便不利、低熱等癥?!度沼帽静荨分杏涊d:鴨肉可“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解水,養(yǎng)胃生津”。醫(yī)典《雷公炮制藥性解》強調:“黑嘴白鴨,為大補虛勞之圣物。”我國還有一些醫(yī)書上說,老鴨同豬蹄煮食,能補氣肥體;鴨肉同糯米煮粥吃,有養(yǎng)胃補血生津的功效。

    在我國民間比較常見的有如下幾種食法:①鴨子1只,當歸30克,加水適量,燉食。具有益氣補血、潤腸通便的功效,對于治療老年性貧血、大便秘結等病癥有較好的效果。②鴨子1只,黃精60克,加水適量,清燉,吃肉、喝湯,分3天6次吃完,每周1只。用于治療老年性肺結核等病癥,有較好的療效。③鴨肉適量,同海帶燉食。具有軟化血管、降低血壓的作用,對老年性動脈硬化和高血壓、心臟病等病癥有較好的療效。

    患腫瘤的體質虛弱的病人,可采用冬蟲夏草3~5枚,老雄鴨1只,去肝雜,將鴨頭劈開,納藥于中。以線扎好,蒸爛食用。其藥氣能從頭直貫鴨身。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稱:“凡病后虛損人,每服1鴨,可加人參30克。”

更多中藥材
  • (1)楝邪金湯組成:八月札15克,川楝子9克,大腹皮15克,桔皮12克,桔葉12克,枳殼9克,木香9克,佛手片6克,郁金12克,萊菔子12克。加減:濕熱內蘊加蒲公英、垂盆草、白花蛇苦草、由基黃、茵陳、山梔、黃芩、黃連、石上柏、大青葉、板藍根......
  • (1)氣滯血瘀治法:活血化瘀,行氣消積。處方:柴胡、黃芩、白芍、郁金、桃仁、?蟲、白術、大黃、由三七(先煎)各10克,莪術15克,半枝蓮、鱉甲(先煎)各30克。加減:有尿赤便秘等熱象加七葉一枝花、白花蛇舌草、龍葵;伴苔膩、脈弦滑或濡,胸悶惡......
  • 1、辨證論治(1)肝郁氣滯主癥:胸腹痞滿,食后脹悶更甚,易怒易躁、胃納差、呃逆、惡心、乏力。舌苔黃膩,脈弦。治則:疏肝理氣,和胃解毒。方藥:柴胡疏肝散加減。(2)氣滯血瘀主癥:兩脅脹痛或刺痛,腹部結塊,推之不移,胸悶腹脹,納呆乏力。舌淡紅或......
  • 乙肝患者是否多數要變?yōu)楦斡不蚋伟?,肝炎病人如何防止發(fā)展成肝硬化及肝癌,經專家研究表明,誘發(fā)肝癌的因素有:肝炎病毒感染與黃曲霉素、飲水污染、酗酒、吸煙、亞硝胺、微量元素失調以及遺傳,人體內的肝臟細胞由于上述因素的綜合影響可能會失去正常調控,......
  • 肝癌會傳染嗎 患肝癌的途徑,大家應該知道肝部對我們來說有多重要吧,可是最近幾年來肝癌非常盛行,就小編周圍的人,就有好幾個患乙肝的,聽說乙肝具有傳染性,所以很多人都不敢跟肝癌患者接觸。肝癌患者飲食方面應注意1、避免暴曬醫(yī)學界已經肯定了紫外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