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mài
  • 拼音:mai
  • 注音:ㄇㄞˋ
  • 部首筆畫:6
  • 總筆畫:12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TLRE
  • 五筆98:TLRE
  • 五行:
  • Unicode:U+8847
  • 四角號(hào)碼:22132
  • 倉頡輸入法:HTHHV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衇字拼音(帶聲調(diào))
    mài
  • 衇字筆順
    撇豎折豎豎橫撇撇撇折撇捺
  • 衇字的組詞
    洪衇 切衇
  • 基本解釋

    mài ? ㄇㄞˋ ◎ 同“脈1”。

  • 漢語字典

    [①][mài][《集韻》莫獲切,入麥,明。]亦作“脈1”。亦作“衇1”。(1)血管。(2)脈搏,脈息。(3)按脈診病。(4)指地下水。(5)指事物如血管連貫有條理者。(6)血統(tǒng)、宗派等相承的系統(tǒng)。(7)植物葉子、昆蟲翅膀上像血管的組織。[②][mò][《集韻》莫獲切,入麥,明。]亦作“脈2”。(1)通“眽”。審觀;察視。(2)用同“默”。視而不語。(3)見“脈2脈”。

    音韻參考

    [廣 韻]:莫獲切,入21麥,mò,梗開二入耕明[粵 語]:mak6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申集下】【血字部】 衇; 康熙筆畫:12; 頁碼:頁1107第17【唐韻】【集韻】??莫獲切,音麥?!菊f文】血理之分,衺行體者。【集韻】又作胍、脈。註詳肉部脈字。
  • 字源字形
    字形對(duì)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韓國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