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wén
  • 拼音:wen
  • 注音:ㄨㄣˊ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9
  • 漢字結(jié)構(gòu):半包圍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UBD
  • 五筆98:UBD
  • 五行:
  • Unicode:U+95FB
  • 四角號碼:37401
  • 倉頡輸入法:LSSJ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1636
提交資料
  • 聞字拼音(帶聲調(diào))
    wén
  • 聞字筆順
    捺豎折橫豎豎橫橫橫
  • 聞字的組詞
    安于故俗,溺于舊聞 百聞不如一見 爆炸性新聞 爆炸新聞 飽聞 報(bào)聞 備聞 標(biāo)題新聞 表聞 稟聞 兵聞拙速 并聞 博學(xué)洽聞 博學(xué)多聞 博物洽聞 博物多聞 博聞強(qiáng)志 博聞強(qiáng)識 博聞強(qiáng)記 博聞彊志 博聞彊識 博聞多識 博聞辯言 博聞 博識洽聞 博洽多聞 布聞 不相問聞 不相聞問 不問不聞 不聞不問 不求聞達(dá) 慘不忍聞 草根新聞 側(cè)聞 朝聞夕死 朝聞夕改 朝聞道,夕死可矣 陳聞 充耳不聞 丑聞之旅 丑聞 臭不可聞 傳聞異辭 傳聞異詞 傳聞不如親見 傳聞 創(chuàng)聞 達(dá)聞 大聞
  • 與聞相關(guān)的成語
    僾見愾聞 百聞不如一見 兵聞拙速 博聞強(qiáng)識 博學(xué)洽聞 博學(xué)多聞 博物洽聞 博聞強(qiáng)記 博聞辯言 博洽多聞 博物多聞 博聞強(qiáng)志 博聞多識 慘不忍聞 朝聞道,夕死可矣 朝聞夕改 朝聞夕死 充耳不聞 傳聞不如親見 傳聞異辭
  • 基本解釋

    (聞) wén ?ㄨㄣˊ ◎ 聽見:聞診。聞聽。聞訊。博聞強(qiáng)記。聞過則喜。聞雞起舞(聽到荒雞鳴而起舞,喻志士及時奮發(fā))。 ◎ 聽見的事情,消息:新聞。傳聞。見聞。 ◎ 出名,有名望:聞人。聞達(dá)。 ◎ 名聲:令聞(好名聲)。丑聞。 ◎ 用鼻子嗅氣味:你聞聞這是什么味兒? ◎ 姓。

    英文翻譯

    famous   reputation   hear   learn   news   nose   smell   snuffle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聞 wén? 〈動〉 (1) (形聲。從耳,門聲。本義:聽到) (2) 同本義 [hear] 聞,知聲也?!墩f文》 聞耳之聰也?!赌咏?jīng)上》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禮記·大學(xué)》 聞佳人兮召予?!毒鸥琛は娣蛉恕? 夜聞漢軍四面皆 楚歌?!妒酚洝ろ?xiàng)羽本紀(jì)》 妾聞志士不飲盜泉之水?!逗鬂h書·列女傳》 聞屏障中?!队莩跣轮尽で锫曉娮孕颉? 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拙右住杜眯?并序)》 (3) 又如:聞聲不食(聽到動物的叫聲就不忍心吃它的肉);聞所不聞(聽到從未聽過的事情。也說“聞所未聞”);聞風(fēng)響應(yīng)(聽到風(fēng)聲,便起而響應(yīng));聞雷失箸(比喻假借其他不相關(guān)的事來掩飾自己的實(shí)情);聞雞起舞(祖逖與劉琨共被同寢,夜半聞荒雞鳴,乃與琨起身舞劍。后世比喻有志之士及時奮起) (4) 聽說;知道 [be told;know] 聞君行仁政。——《孟子·滕文公上》 其聞道也。——唐· 韓愈《師說》 聞道有先后。 不可得聞?!濉?黃宗羲《柳敬亭傳》 (5) 又如:聞問(通音訊,獲得音訊);聞道(聞知領(lǐng)會道理);聞?wù)f(聽說);聞得(聽說);聞知(聽說;知道) (6) 接受 [accept]。如:聞教(受教;領(lǐng)教);聞命(接受命令或教導(dǎo));聞令(接受教誨) (7) 傳布,傳揚(yáng) [propagate] 賀蘭山下陣如云,羽檄交馳日夕聞?!?王維《老將行》 (8) 又如:聞?wù)b(傳布與稱道) (9) 報(bào)告上級[report]。如:聞達(dá)(向皇帝報(bào)告);聞問(通消息) (10) 趁,乘 [take advantage of]。如:聞早(趁早,趕早) (11) 聞名,出名 [well-known] 名聞天下?!妒酚洝の汗恿袀鳌? 聞于諸侯?!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 聞達(dá)于諸侯。——諸葛亮《出師表》 以義聞于東南。——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12) 嗅;嗅到 [smell] 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孔子家語·六本》 羅襦襟解,微聞薌澤。——《史記·滑稽列傳》 (13) 又如:自不可聞 (14) 通“問”。詢問;問候 [inguire;extend gleetings to] 喪牛之兇,終莫之聞也。——《易·旅象》 謂他人昆,亦莫我聞。——《詩·王風(fēng)·葛藟》 群公先正,則不我聞?!对姟ご笱拧ぴ茲h》詞性變化 聞 wén? 〈名〉 (1) 知識;見聞 [knowledge] 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莊子·秋水》 博聞強(qiáng)志?!妒酚洝でZ生列傳》 (2) 又如:聞見(見聞) (3) 傳聞,聽到的事情;消息 [information] 求聞之若此?!秴问洗呵铩ど餍姓摗? 網(wǎng)羅天下放失舊聞。——漢· 司馬遷《報(bào)任安書》 (4) 又如:新聞;趣聞;要聞;舊聞;奇聞;見聞 (5) 聲望;威望 [popularity;prestige] 令聞令望?!对姟ご笱拧ぞ戆ⅰ? 前時之聞?!巍?王安石《傷仲永》 草野之無聞?wù)??!鳌?張溥《五人墓碑記》 (6) 又如:聞達(dá);聞譽(yù)之施(指身受美名);穢聞(丑惡的名聲)

  • 漢語字典

    [①][wén][《廣韻》無分切,平文,微。]“聞1”的繁體字。(1)聽見。(2)指聽說,知道。(3)知識;見聞;消息。(4)接受。(5)傳布;傳揚(yáng);傳告。(6)指使君主聽見,謂向君主報(bào)告。亦泛指向上級或官府報(bào)告。(7)有名;著稱。(8)嗅。(9)趁。表示及時。(10)用同“模”。效法;學(xué)習(xí)。(11)用同“模”。模樣,形狀。參見“聞樣”。(12)姓。[②][wèn][《廣韻》亡運(yùn)切,去問,微。]“聞2”的繁體字。(1)聲譽(yù),名聲。(2)通“問”。慰問。(3)通“問”。詢問。

    音韻參考

    [平水韻]:上平十二文·去聲十三問[粵 語]:man4[閩南語]:bun5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中】【耳字部】 聞; 康熙筆畫:14; 頁碼:頁1343第12〔古文〕????????【唐韻】【集韻】??無分切,音文?!菊f文】知聞也?!緯虻洹康墼唬簝?,予聞如何?!径Y·少儀】聞始見君子者?!臼琛恐^作記之人,不敢自專制其儀,而傳聞舊說,故云。 又【禮·玉藻】凡於尊者,有獻(xiàn)而弗敢以聞。【前漢·武帝紀(jì)】舉吏民能假貸貧民者以聞。 又姓。【正字通】宋咸平進(jìn)士聞見。明尚書聞淵。又聞人,複姓?!踞釢h·靈帝紀(jì)】太僕沛國聞人襲爲(wèi)太尉?!驹]】姓聞人,名襲,風(fēng)俗通曰:少正卯,魯之聞人,其後氏焉?!∮肢F名?!旧胶=?jīng)】杳山有獸焉,其狀如彘,黃身白頭白尾,名曰聞??,見則天下大風(fēng)?!∮帧緩V韻】亡運(yùn)切【集韻】【韻會】【正韻】文運(yùn)切,??音問?!卷崟柯曀烈?。【詩·小雅】聲聞于天?!緯??】??發(fā)聞惟腥?!踞屛摹柯?,音問,又如字。 又【廣韻】名達(dá)。【書·微子之命】爾惟踐修厥猷,舊有令聞?!驹姟ご笱拧苛盥劻钔!局煸]】令聞,善譽(yù)也。 又通作問?!厩皾h·匡衡傳】淑問揚(yáng)乎疆外?!∮帧卷嵮a(bǔ)】葉無沿切,音近眠?!境o·九章】孤臣唫而抆淚兮,放子出而不還。孰能思而不隱兮,昭彭咸之所聞。還音旋。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