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pi
  • 注音:ㄆㄧˊ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12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EMGJ
  • 五筆98:EMGJ
  • 五行:
  • Unicode:U+8157
  • 四角號(hào)碼:75221
  • 倉頡輸入法:XBLWL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腗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腗字筆順
    撇折橫橫豎折橫豎橫橫撇豎
  • 基本解釋

    pí ? ㄆㄧˊ ◎ 古同“脾”。

  • 漢語字典

    [①][pí][《廣韻》符支切,平支,並。]亦作“腗1”。(1)人或高等動(dòng)物的內(nèi)臟之一。在胃的左側(cè)。其功能在制造血球、破壞血球,調(diào)節(jié)血量,產(chǎn)生淋巴球與抗體等。(2)通“膍”。牛胃。[②][pái][《集韻》蒲街切,平佳,並。]亦作“腗2”。用同“牌”。[③][bì][《集韻》部禮切,上薺,並。][《廣韻》補(bǔ)弭切,上紙,幫。]亦作“腗3”。通“髀1”。(1)大腿。(2)劍近刃處。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備考】【未集】【肉字部】 腗; 康熙筆畫:14; 頁碼:頁987第23【字彙補(bǔ)】同脾。
  •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