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tuó
  • 拼音:tuo
  • 注音:ㄊㄨㄛˊ
  • 部首筆畫:11
  • 總筆畫:16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QOPX
  • 五筆98:QOPX
  • 五行:
  • Unicode:U+9B80
  • 四角號(hào)碼:23312
  • 倉頡輸入法:NFJP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7710
提交資料
  • 鮀字拼音(帶聲調(diào))
    tuó
  • 鮀字筆順
    撇折豎折橫豎橫捺捺捺捺捺捺折撇折
  • 鮀字的組詞
    鰍鮀 祝鮀之佞
  • 與鮀相關(guān)的成語
    祝鮀之佞
  • 基本解釋

    tuó ? ㄊㄨㄛˊ ◎ 古代一種生活在淡水中的吹沙小魚。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tuó? 〈名〉 (1) 鲇類魚 [siluroid] 鮀魚,俗稱肥鮀?!墩f文》:“鮀,鲇也?!薄洱R民要術(shù)》有鮀臛湯法。按,吾縣所稱為肥鮀者,口腹俱大,背黃腹白,身滑無鱗。——民國二十八年修《巴縣志》 (2) 動(dòng)物名。即揚(yáng)子鱷 [Chinese aligator] 《圖經(jīng)》曰:“鮀,生南海地澤,今江湖極多…形似守宮陵鯉輩而長一二丈,背尾俱有鱗甲,善攻鮀岸,夜則鳴吼,舟人甚畏之。”——《重修政和證類本草》 (3) 吹沙小魚 [a kind of small fish] 鯊,鮀?!稜栄拧?。郭璞注:“今吹沙小魚。體圓而有點(diǎn)文?!?

  • 漢語字典

    [①][tuó][《廣韻》徒河切,平歌,定。](1)鲇魚。(2)吹沙小魚。(3)鱷魚。

    音韻參考

    [廣 韻]:徒河切,下平7歌,tuó,果開一平歌定[平水韻]:下平五歌[粵 語]:to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中】【魚字部】 鮀; 康熙筆畫:16; 頁碼:頁1467第12【唐韻】徒何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唐何切,??音駝。【爾雅·釋魚】鯊鮀?!驹]】今吹沙小魚,體圓而有點(diǎn)文?!菊滞ā旷D卽小沙魚別名,說文以鮀爲(wèi)鮎,以鰋爲(wèi)鮀,??非。詳後鰋字註。又【本草圖經(jīng)】鮀魚生湖畔土窟中,形似守宮而大,長丈餘,背尾俱有鱗甲。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duì)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