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fu
  • 注音:ㄈㄨˊ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9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AWDU
  • 五筆98:AWDU
  • 五行:
  • Unicode:U+832F
  • 四角號碼:44284
  • 倉頡輸入法:TOIK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4120
提交資料
  • 茯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茯字筆順
    橫豎豎撇豎橫撇捺捺
  • 茯字的組詞
    白土茯苓 茯芩 茯神 茯蕶 茯苓 土茯苓
  • 基本解釋

    fú ? ㄈㄨˊ ◎ 〔茯苓〕寄生在松樹根上的一種塊狀菌類植物,皮黑色,有皺紋,內(nèi)部白色或粉紅色;包含松根的稱“茯神”,均可入藥,亦可食。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fú?

  • 漢語字典

    [①][fú][《廣韻》房六切,入屋,奉。]見“茯苓”。

    音韻參考

    [廣 韻]:房六切,入1屋,fú,通開三入東並[平水韻]:入聲一屋[粵 語]:fuk6[閩南語]:hok8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申集上】【艸字部】 茯; 康熙筆畫:12; 頁碼:頁1028第24【唐韻】房六切,音伏。茯苓?!静┪镏尽克砂刂氲厍昊癄?wèi)茯苓,茯苓化爲(wèi)琥珀。今泰山出茯苓而無琥珀,益州永昌出琥珀而無茯苓?!颈静荨慷嗄觊皂街?,根之氣味抑鬱未絕,精英未淪,其精氣盛者,發(fā)泄於外,結(jié)爲(wèi)茯苓,故不抱根,離其本體,有零之義也。精氣不盛,止?fàn)?wèi)附結(jié)本根,旣不離本,故曰茯神。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