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huái
  • 拼音:huai
  • 注音:ㄏㄨㄞˊ
  • 部首筆畫:7
  • 總筆畫:15
  • 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KHJS
  • 五筆98:KHJS
  • 五行:
  • Unicode:U+8E1D
  • 四角號碼:66194
  • 倉頡輸入法:RMWD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5910
提交資料
  • 踝字拼音(帶聲調(diào))
    huái
  • 踝字筆順
    豎折橫豎橫豎橫豎折橫橫橫豎撇捺
  • 踝字的組詞
    趺踝 孤踝 踝子骨 踝膝 踝體 踝蹄婆 踝脛 踝拐 踝骨 腳踝 膝踝 重踝
  • 基本解釋

    huái ? ㄏㄨㄞˊ ◎ 〔踝骨〕腳腕兩旁凸起的部分。亦稱“踝子骨”。

    英文翻譯

    ankle   talus   tarsus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huái? 〈名〉 (1) (形聲。從足,果聲。本義:小腿與腳之間左右兩側突起部分) (2) 同本義 [ankle;malleolus],在足和小腿之間的關節(jié),相當于前臂腕關節(jié),馬的跗關節(jié),在人類構成屈戌關節(jié),位于上方的脛、腓骨和下方的距骨間 踝,足踝也。從足,果聲。謂足左右隆然圓起者?!墩f文》 (3) 又如:內(nèi)踝;外踝;踝脛(踝骨與脛骨);踝拐(方言。踝骨);踝子骨(方言。踝骨。內(nèi)踝和外踝的統(tǒng)稱) (4) 腳跟 [heel] 負繩及踝以應直?!抖Y記·深衣》。注:“跟也?!? (5) 又如:負繩及踝(將繩帶系于腳跟) (6) 腳 [foot]。如:削踝(古代砍去雙腳的刑罰)詞性變化 huái? 〈動〉 (1) 通“剮”。割 [cut]。如:踝舌(割去舌頭);踝草(割草) (2) 用同“裸” [bare]。如:踝蹄婆(對妓女的貶稱。踝,用同“裸”);踝體(裸體)

  • 漢語字典

    [①][huái][《廣韻》胡瓦切,上馬,匣。](1)小腿與腳之間,左右兩側突起部分。由脛骨和腓骨下端的膨大部分形成。(2)腳跟。(3)腳。(4)膝;膝蓋骨。(5)通“剮”。割。(6)用同“裸”。參見“踝蹄婆”、“踝體”。

    音韻參考

    [廣 韻]:胡瓦切,上35馬,huà,假合二上麻匣[平水韻]:上聲二十一馬[粵 語]:waa5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酉集中】【足字部】 踝; 康熙筆畫:15; 頁碼:頁1228第16【廣韻】胡瓦切【集韻】【韻會】【正韻】戸瓦切,??音跨?!菊f文】足踝也?!踞屆旷?,踴也。居足兩旁,磽確然也。亦因其形踝踝然也?!炯本推]】踝,足之外也?!径Y·深衣】負繩及踝以應直。【註】踝,跟也?!∮帧踞屆旷柞祝瑔为氈砸?。 又【釋名】踝確,堅貌也。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