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漢字
● 辟 bì ? ㄅㄧˋ ◎ 君主:復(fù)辟。 ◎ 指君主招來,授予官職:辟召。辟引。辟書。辟除(征召推舉授官)。辟舉。 ◎ 古同“避”,躲,設(shè)法躲開。 ◎ 古同“睥”,睥睨。
◎ 辟 break keep away
詳細(xì)字義◎ 辟 bì? 〈名〉 (1) (會意。小篆字形,從卩,從辛,從口?!摆唷?音 jié,甲骨文象人曲膝而跪的樣子?!靶痢?甲骨文象古代酷刑用的一種刀具。本義:法律,法度) (2) 同本義 [law] 辟,法也。從卩、從辛,節(jié)制其罪也。從口,用法者也?!墩f文》 “辟言不信”。(法度之言,而不聽信。)——《詩·小雅·雨無止》 (3) 君主 [monarch] 辟遏有德?!稘h書·五行志》。注:“天子也?!? 皇王(指周武王)維(語氣詞)辟?!对娊?jīng)·大雅·文王有責(zé)》 (4) 又如:復(fù)辟 (5) 古稱官吏 [official] 厥辟不辟?!抖Y記·坊記》 三卿一長曰辟?!吨軙の漤槨? 正殿路寢,用朝群辟?!段倪x》 (6) 罪,罪行 [crime] 言奇者見疑,行殊者得辟。——《漢書》詞性變化 ◎ 辟 bì? 〈動〉 (1) 通“避”?;乇?躲避 [avoid] 使咸知王之好惡辟行之?!吨芏Y·掌交》 秦子梁子以公旗辟于下道,是以皆止。——《左傳·莊公九年》 子曰: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墩撜Z·憲問》 行辟人可也?!睹献印? 不辟死傷?!盾髯印s辱》 文王之所辟(后作“避”)風(fēng)雨也?!蹲髠鳌べ夜辍? 高祖嘗(曾經(jīng))辟吏?!妒酚洝堌┫嗔袀鳌? (2) 又如:辟邪(避免或驅(qū)除邪惡) (3) 征召來授予官職 [appoint to an official position] 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逗鬂h書·張衡傳》 (4) 另見 pì?
[①][pì][《廣韻》芳辟切,入昔,滂。][《廣韻》房益切,入昔,並。](1)法,法度。(2)特指刑法。(3)罪;罪過。(4)刑罰。(5)特指處死刑。(6)治理。(7)取法;效法。(8)開;打開。(9)開墾;拓荒。(10)開拓;開辟。(11)周圍。(12)守御。參見“辟宮”。(13)乍進(jìn)乍退貌。參見“辟旋”、“盤辟”。(14)批駁;駁斥。(15)透徹。參見“精辟”。(16)鄙視。(17)幽僻;偏僻。(18)邪僻。(19)邊,側(cè)。(20)偏斜;傾斜。(21)偏執(zhí);偏激。(22)有偏向,偏面。(23)細(xì)小。(24)不符,有差錯。參見“辟名”。(25)工作的程限。(26)對庸賤者或商人的鄙稱。(27)通“擗”。拍胸;捶胸。(28)通“譬”。譬喻。(29)通“譬”。通曉。(30)通“譬”。墨子提出的邏輯推理的方法之一。謂舉旁例以喻所說的論題。(31)通“繴”。一種捕鳥獸的工具。(32)通“霹”。參見“辟歷”。(33)“闢”的簡化字。[②][bì][《廣韻》必益切,入昔,幫。](1)天子;君主。(2)指就君王之位。參見“辟2位”。(3)諸侯。(4)泛指臣下,職官。(5)彰明;顯明。(6)征召;薦舉。(7)績麻。參見“辟2纑”。(8)聚集。(9)除去;消除。(10)特指驅(qū)除。(11)退避;躲避。(12)避免;防止。(13)避忌。(14)通“躄”。瘸腿。(15)通“椑”。內(nèi)棺,貼身之棺。(16)通“壁”。墻壁。(17)通“壁”。壁壘。(18)通“臂”。手臂。(19)通“臂”。臂狀物。(20)通“襞”。襞積。衣服上的褶子。參見“襞積”。(21)通“襞”。重復(fù);反復(fù)多次。(22)通“襞”。折疊。(23)通“襞”。閉合。(24)通“嬖”。逢迎,邀寵。(25)通“璧”。參見“辟2雍”、“辟2廱”。(26)通“弼”。輔佐。參見“辟2拂”。(27)通“卑”。參見“辟2耳”。[②][mǐ][《集韻》母婢切,上紙,明。]通“弭1”。停止;平息。[③][bò][《集韻》博厄切,入麥,幫。]通“擘1”。(1)(用刀、剪等)分開。(2)分別;區(qū)別。[④][pí][《集韻》賔彌切,平支,並。]通“紕1”??椢镞吘壍难b飾。
[上古音]:錫部滂母,phiek[廣 韻]:房益切,入22昔,bí,梗開三入清並[平水韻]:入聲十一陌[粵 語]:bik1pik1[閩南語]:phek4,phia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