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zhì
  • 拼音:zhi
  • 注音:ㄓˋ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8
  • 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ICKG
  • 五筆98:ICKG
  • 五行:
  • Unicode:U+6CBB
  • 四角號碼:33160
  • 倉頡輸入法:EIR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1264
提交資料
  • 治字拼音(帶聲調)
    zhì
  • 治字筆順
    捺捺橫折捺豎折橫
  • 治字的組詞
    案治 按治 安邦治國 靶向治療 擺治 辦公室政治 班治 半部論語治天下 辦治 邦治 保治 北京市交通治堵方案 焙治 本治 辟治 賁治 閉治 辯治 辨治 辨證論治 砭治 撥亂為治 撥亂反治 捕治 補治 布治 不治之癥 不治 裁治 參治 操揉磨治 長治久安 懲治 乘治 城治 飭治 鋤治 除治 處治 出治 穿治 垂拱而治 達治 大治 大禹治水 逮治 彈治 搗治 地方自治 點治
  • 與治相關的成語
    半部論語治天下 標本兼治 撥亂為治 撥亂反治 操揉磨治 長治久安 垂拱而治 分而治之 勵精圖治 歷精為治 厲精圖治 歷精圖治 閔亂思治 目治手營 平治天下 冗不見治 繕甲治兵 唐虞之治 頭痛治頭,足痛治足 剸繁治劇
  • 基本解釋

    zhì ? ㄓˋ ◎ 管理,處理:治理。治家。治喪。治標。治本。治國安邦。自治。統(tǒng)治(a.管理;b.分配)。 ◎ 整理:治河。治水。 ◎ 懲辦:治罪。處(chǔ)治。 ◎ 醫(yī)療:治病。治療。醫(yī)治。 ◎ 消滅農作物的病蟲害:治蝗。治蚜蟲。 ◎ 從事研究:治學。治史。 ◎ 安定:治世。治安(社會的秩序)。天下大治。 ◎ 舊稱地方政府所在地:府治。治所。 ◎ 姓。

    反義詞

    英文翻譯

    control   cure   govern   manage   punish   rule

  • 詳細解釋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zhì? 〈動〉 (1) (形聲。從水,臺聲。①( chí)本義:水名。②引申義:治水;整治;修治) (2) 同引申義 [prevent flood by water control;dredge a river;rebuild;repair] 昔禹治洪水?!?酈道元《水經注》 民治渠?!疑賹O《西門豹治鄴》 遂治別院,使夫婦成禮?!读凝S志異·小翠》 其后治裝行,東入海求其師云?!妒酚洝ば⑽浔炯o》 (3) 又如:治酒(置辦酒食);治步(修整儀容,舉止合乎法度);治任(整理行裝);治行(治嚴。整理行裝);治繕(修繕);治茸(修繕) (4) 治理;管理;統(tǒng)治 [administer;govern] 治國無法則亂?!秴问洗呵铩げ旖瘛? 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睹献印る墓稀? 伯樂善治馬?!肚f子·馬蹄》 衡下車,治威嚴,整法度。(治威嚴,樹立威信。)——《后漢書·張衡傳》 (5) 又如:天下大治;法治;人治;自治;根治;治公(治理公務;辦公);治戎(治軍,用兵);治具(治理國家的各項措施);治術(治理國家的方法);治制(治理國家的法制、體制);治道(治理國家的方針、政策、措施等);治亂(治理混亂的局面,使國家安定、太平);治掌(掌管);治市(古代掌管市場貿易的官員) (6) 辦理;處理 [handle;treat] 后頻歷武威二郡太守,隨俗化導,各得治宜?!逗鬂h書·廉范傳》 皆尚威嚴,有治辦名?!稘h書·酷吏傳·尹賞》 (7) 又如:治辦(善于辦理事物);治劇(辦理繁雜的工作);治事(辦理公事);治數(shù)(處理各種事務);治宜(處理事務合宜);治干(處理政務的才干) (8) 經營 [manage] 父子治產,居無幾何,致產數(shù)十萬?!妒酚洝ぴ酵豕篡`世家》 (9) 又如:治產(經營產業(yè)) (10) 治;治療 [cure] 如人有疾,不治則寢以深?!尔}鐵論·世務》 (11) 又如:治得病治不得命(迷信指命定該死,怎么治療也不行);他的病不久就治好了;治聾(醫(yī)治耳聾) (12) 懲處;懲辦 [punish] 治古無肉刑,而有象刑?!盾髯印ふ摗? 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妒酚洝っ商窳袀鳌? 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T葛亮《出師表》 (13) 又如:懲治;治釋(懲治與赦免) (14) 審理 [try]。如:治獄(審理案件);治問(猶審問);治驗(審問證實) (15) 修筑 [build;construct] 又治秦中。——《漢書·高帝紀》。注:“謂都之也?!? 治居第于封丘門內?!巍?司馬光《訓儉示康》 (16) 整頓,訓練 [drain] 治其大禮?!吨芏Y·大宗伯》。注:“猶簡習也?!? 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于吳?!顿Y治通鑒》 (17) 又如:治禮(講習禮儀) (18) 研究 [rearch;study] 此真治異國語言文字者之至樂也?!獓缽汀蹲g天演論序》 (19) 又如:治經(研究經學)詞性變化 zhì? 〈名〉 (1) 一個較大地區(qū)政府的所在地 [seat of a local government]。如:省治;縣治 (2) 政治 [political affairs] 冢宰掌邦治,統(tǒng)百官,均四海。——《書·周官·太宰》 (3) 又如:治體(政治法度);治號(治令; 政令); 治務(政務); 治績(政績) (4) 姓 ◎ zhì? 〈形〉 (1) 社會安定、太平(跟“亂”相對) [stable] 禹以治, 桀以亂,治亂非天也。——《荀子·天論》 (2) 又 受時與治世同,而殃禍與治世異》 是以厚賞不行,重罰不用,而民自治?!俄n非子·五蠹》 君子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亂?!兑住は缔o下》 治平至百余年?!濉?洪亮吉《治平篇》 (3) 又如:治強(安定強盛);治康(國家太平安寧);治亂(安定與動亂)

  • 漢語字典

    漢語字典

    [①][zhì][《廣韻》直吏切,去志,澄。][《廣韻》直利切,去至,澄。][《廣韻》直之切,平之,澄。]“乿1”的今字。(1)治理;統(tǒng)治。(2)政績。(3)整治;整理。(4)有規(guī)矩;嚴整。(5)作;為。(6)修建;修繕。(7)備辦。(8)指設置。(9)懲處。(10)醫(yī)治;醫(yī)療。(11)攻讀;研究。(12)修養(yǎng);修飾。(13)求乞,求取。(14)指心緒安寧平靜。(15)指政治清明,社會安定。與“亂”相對。(16)平順;和順。(17)旺盛。(18)較量,匹敵。(19)古代指王都或地方官署所在地。(20)指建立治所。(21)指道家居住的祠廟。(22)通“磚”。(23)通“似”。好像。(24)通“辭”。言辭。(25)通“辭”。指訴訟;告狀。(26)通“司”。主管。(27)通“殆”。危及。(28)姓。明代有治國器。見《明史·王肇坤傳》。[②][yí][《集韻》盈之切,平之,以。]古水名。發(fā)源于山西省寧武縣。上游即今山西、河北境內的桑干河。下游東流入渤海。參閱《漢書·地理志下》。

    音韻參考

    [廣 韻]:直之切,上平7之,chí,止開三平之澄[平水韻]:上平四支·去聲四寘[唐 音]:djhi?,djhi??,djhi?[國 語]:zhì,chí,yí[粵 語]:ci4zi6[閩南語]:ti7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巳集上】【水字部】 治; 康熙筆畫:9; 頁碼:頁614第07〔古文〕乿【唐韻】直之切【集韻】【韻會】澄之切【正韻】陳知切,??音持。水名?!菊f文】水,出東萊曲城陽丘山,南入海。 又水,出泰山。【前漢·地理志】泰山郡南武陽冠石山,治水所出,南至下邳入泗?!∮帧炯崱繙珌砬?,音胎。水名。水出鴈門郡?!厩皾h·地理志】鴈門郡隂館累頭山,治水所出,東至泉州入海?!∮掷硪?。【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職任萬民,七日嬪婦,化治絲枲。 又盈之切,音怡。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直利切【正韻】直意切,??音穉。亦理也?!拒髯印ば奚砥可俣碓恢?。 又??習也。【周禮·春官·大宗伯】治其大禮?!∮中R?。【戰(zhàn)國策】皆無敢與趙治?!∮钟兴笃蛞?。【周禮·地官·旅師】凡新甿之治,皆聽之?!∮直O(jiān)督也。【周禮·地官·鄕師】用役則帥其民而至,遂治之?!∮致牚z之成辭亦曰治?!局芏Y·秋官·方士】凡都家之士所上治,則主之。【註】所上治,謂獄訟之小事,不附罪者也。 又才多亦曰治?!咀髠鳌でf九年】鮑叔曰:管夷吾治于高傒,使相可也?!驹]】言管仲治理政事之才多于敬仲?!∮值兰异o室曰治?!玖娫挕克椭x靈運於杜治,猶今之宮觀也?!∮炙贾幵恢??!厩皾h·田儋傳】更王膠東,治卽墨?!驹]】治,謂都之也。 又州郡所駐曰治,如蜀刺史曰治成都,揚刺史曰治會稽?! 久享嵲觥恐巫直酒铰?,脩治字借爲去聲,經典釋文治字平聲皆無音,假借治道平治字,??直吏切??甲C:〔【周禮·春官·大宗伯】治其大體。〕 謹照原文體改大禮。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