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chǔ
  • 拼音:chu
  • 注音:ㄔㄨˇ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13
  • 漢字結構:上下結構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SSNH
  • 五筆98:SSNH
  • 五行:
  • Unicode:U+695A
  • 四角號碼:44801
  • 倉頡輸入法:DDNYO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2864
提交資料
  • 楚字拼音(帶聲調)
    chǔ
  • 楚字筆順
    橫豎撇捺橫豎撇捺折豎橫撇捺
  • 楚字的組詞
    哀楚 霸楚 榜楚 悲楚 北轅適楚 北楚 鞭楚 慘楚 傖楚 惻楚 萇楚 朝秦暮楚 晨秦暮楚 愁楚 楚昭公 楚漢鴻溝 楚人養(yǎng)狙 楚漢之爭 楚岫 楚咻 楚榭 楚鞋 楚些 楚簫 楚項 楚襄 楚相斷蛇 楚相 楚鄉(xiāng) 楚羨 楚絃 楚弦 楚鮮 楚夏 楚峽 楚杌 楚舞吳歌 楚舞 楚巫鬟 楚巫娥 楚巫 楚烏 楚味 楚尾吳頭 楚尾 楚望臺 楚望 楚王臺 楚王神 楚王山
  • 與楚相關的成語
    北轅適楚 朝秦暮楚 晨秦暮楚 楚楚可憐 楚弓楚得 楚囚對泣 楚云湘雨 楚越之急 楚雨巫云 楚腰衛(wèi)鬢 楚腰蠐領 楚舞吳歌 楚水吳山 楚囚相對 肝膽楚越 另楚寒巫 南冠楚囚 秦樓楚館 秦女楚珠 秦樹楚天
  • 基本解釋

    chǔ ?ㄔㄨˇ ◎ 落葉灌木,鮮葉可入藥。枝干堅勁,可以做杖。亦稱“牡荊”。 ◎ 古代的刑杖,或學校撲責學生的小杖:捶楚。夏楚。楚掠(拷打)。楚撻(拷打)。 ◎ 中國春秋時國名:楚天(楚地的天空。因楚在南方,亦泛指南方天空)。楚聲。楚歌(楚人之歌)。楚狂。楚腰(泛稱女子的細腰)。楚辭。四面楚歌。楚材晉用(指使用他國人才,或指人才外流)。 ◎ 指中國湖北省和湖南省,特指湖北?。撼 ? ◎ 痛苦:苦楚。痛楚。凄楚。酸楚。 ◎ 清晰,鮮明,整潔:清楚。衣冠楚楚。 ◎ 姓。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chǔ? 〈名〉 (1) (形聲。從林,疋( shū)聲。本義:灌木名。又名荊,牡荊) (2) 同本義 [thistle]。落葉灌木,開青色或紫色的穗狀小花,鮮葉可入藥,或小喬木,枝干堅韌,可做杖 楚,叢木也。一名荊?!墩f文》 言刈其楚?!对姟ぶ苣稀h廣》 不流束楚?!对姟ね躏L·揚之水》 夏楚二物?!抖Y記·學記》 楚撲長如笴?!秲x禮·鄉(xiāng)射禮》 民無箠楚之憂?!稘h書·漢延壽傳》 (3) 又如:楚棘(荊棘);楚焞(古時占卜用以灼龜的木棒。以荊木制成);楚藿(用荊條做的捕魚籠);楚楚(叢生的樣子;鮮明的樣子);楚木(叢生之木);楚林(叢林) (4) 周朝時國名 [Chu state] (5) 周代諸侯國,戰(zhàn)國時七雄之一。熊繹受封于周成王,立國于荊山一帶,都丹陽(今湖北秭歸東南)。周人稱為荊蠻。后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紀王城)。春秋戰(zhàn)國時國勢強盛,疆域由湖北、湖南擴展到今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和四川。戰(zhàn)國末,屢敗于秦,公元前223年為秦所滅 (6) 秦楚之際,陳勝在陳縣(今河南淮陽)建立張楚政權,自號楚王;漢元年,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都下邳(今江蘇睢寧西北),漢六年,國除 (7) 五代十國之一。馬殷據今湖南,都長沙,稱楚王。后為南唐所滅 (8) 姓詞性變化 chǔ? 〈形〉 (1) 酸辛痛苦 [aching;grieved] 慷慨含辛楚。——陸機詩 婦始楚而謝,終泣而對曰…——李朝威《柳毅傳》 (2) 又如:楚辱(苦痛與恥辱);楚痛(痛苦);楚酷(痛楚) (3) 齊整;清晰 [in good order;neat;clear] 籩豆有楚?!对姟ば⊙拧べe之初筵》 (4) 又如:一清二楚;楚潔(整潔);楚楚可愛(形容陳設整齊,令人喜愛) (5) 鮮艷,華麗 [bright-coloured] 不韋使楚服而見。——《戰(zhàn)國策·秦策》 衣裳楚楚。——《詩·曹風·蜉蝣》 (6) 又如:楚服(美盛的服飾);楚麗(華美絢麗) (7) 傖俗,粗俗 [vulgar]。如:楚鞋(粗糙的鞋,草鞋);楚剌(粗莽乖戾) ◎ chǔ? 〈動〉 (1) 拷打 [flog;torture] 入獄楚掠?!缎绿茣累珎鳌? 方趑趄間,鬼力楚之,痛甚而蹶?!阉升g《聊齋志異之三生》 (2) 又如:楚撻(笞打,拷打);楚拷(拷打)

  • 漢語字典

    [①][chǔ][《廣韻》創(chuàng)舉切,上語,初。][《廣韻》瘡據切,去御,初。]亦作“椘1”。亦作“檚1”。(1)木名。又名牡荊。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枝干堅勁,可做杖。(2)泛指叢莽。(3)古代的刑杖或督責生徒的小杖。(4)拷打。(5)痛苦。(6)酸痛、疼痛。(7)齊整;清晰。(8)鮮艷,華麗。(9)傖俗,粗俗。(10)謂粗糙。參見“楚鞋”、“楚服”。(11)叢生。參見“楚木”。(12)古國名。羋姓。始祖鬻熊。西周時立國于荊山一帶,都丹陽(今湖北秭歸東南)。周人稱為荊蠻。后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紀王城)。春秋戰(zhàn)國時國勢強盛,疆域由湖北、湖南擴展到今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和四川。為五霸七雄之一。戰(zhàn)國末,漸弱,屢敗于秦,遷都陳(今河南淮陽),又遷壽春(今安徽壽縣)。公元前223年為秦所滅。參閱《史記·楚世家》。(13)古國名。秦楚之際,自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至漢六年(公元前201年),八年之間,先陳勝起兵于蘄,在陳縣(今河南淮陽)建立張楚政權,自號楚王;后襄彊、景駒及熊心(即懷王)亦自號楚王;漢元年,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都下邳(今江蘇睢寧西北),漢六年國除。參閱《文獻通考·封建六》。(14)古國名。五代時十國之一。馬殷開創(chuàng)。馬殷據今湖南之地,受後梁封為楚王,都長沙,疆域曾達廣西東部。后為南唐所滅。歷六主、四十五年(公元907--951年)。參閱《新五代史·楚世家》。(15)姓。春秋晉有楚隆。見《左傳·哀公二十年》。宋有楚建中。見《宋史》本傳。

    音韻參考

    [上古音]:魚部穿二母,tshia[廣 韻]:創(chuàng)舉切,上8語,chǔ,遇開三上魚初[平水韻]:上聲六語·去聲六御[唐 音]:*chriu?[國 語]:chǔ[粵 語]:co2[閩南語]:chhoD2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辰集中】【木字部】 楚; 康熙筆畫:13; 頁碼:頁539第23〔古文〕??【唐韻】【正韻】創(chuàng)舉切【集韻】創(chuàng)阻切,??粗上聲。或作??!菊f文】叢木也。一曰荊?!驹姟ば⊙拧砍叽模猿槠浼?。【註】楚楚,茨棘貌。 又【詩·召南】翹翹錯薪,言刈其楚?!臼琛壳G屬。薪雖皆高,楚尤翹翹而高也?!∮帧径Y·學記】夏楚二物,收其威也。【註】楚,荊也。撲撻犯禮者?!∮秩O楚,草名。羊桃也?!驹姟u風】隰有萇楚,猗儺其枝?!∮殖?,鮮明貌?!驹姟u風】蜉蝣之羽,衣裳楚楚?!∮中脸?,痛也,別作憷?!娟憴C·與弟士衡詩】慷慨含辛楚?!∮謬??!緯び碡暋壳G州之域,周熊繹始封?!∮秩?,地名?!臼酚洝へ浿硞鳌炕幢笨?、??汝南郡,西楚也。彭城以東,東海、吳廣陵,東楚也。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長沙,南楚也?!∮帜戏皆怀??!踞釢h·史岑出師頌】朔風變楚。【李善註】朔,北方也,楚,南方也?!∮中?。【左傳】晉龜卜楚丘,趙襄子家臣楚隆?!∮帧咎祈崱俊卷崟??瘡據切,粗去聲。楚利也。 又木名。出歷山?!∮帧绢惼可届肚?,音疎?!径鸥Αに兔鲜姟壳镲L楚竹冷,夜雪鞏梅春?!∮秩~弭沼切,音杪?!厩皾h·楚元王傳】太上四子,伯兮早夭。仲氏王代,斿宅是楚。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