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kǎi
  • 拼音:kai
  • 注音:ㄎㄞˇ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9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FMNN
  • 五筆98:FMNN
  • 五行:
  • Unicode:U+57B2
  • 四角號碼:42117
  • 倉頡輸入法:GUSU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6819
提交資料
  • 塏字拼音(帶聲調(diào))
    kǎi
  • 塏字筆順
    橫豎橫豎折豎折橫折
  • 塏字的組詞
    乘塏 高塏 高塏 塏壤 塏塏 寬塏 爽塏 幽塏
  • 基本解釋

    (塏) kǎi ?ㄎㄞˇ ◎ 地勢高而干燥:“處甘泉之爽塏”(“甘泉”,地名;“爽”,明)。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塏 kǎi? 〈形〉 (1) 地勢高而干燥的 [(of land) high and dry] 請更諸爽塏者?!蹲髠鳌ふ压辍? (2) 又如:塏塏(干燥的樣子)

  • 漢語字典

    [①][kǎi][《廣韻》苦亥切,上海,溪。]“塏1”的繁體字。高燥;干燥。

    音韻參考

    [平水韻]:上聲十賄[國 語]:kǎi[粵 語]:hoi2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丑集中】【土字部】 塏; 康熙筆畫:13; 頁碼:頁228第29【廣韻】苦亥切【集韻】【韻會】【正韻】可亥切,??音愷?!菊f文】高燥地?!咀髠鳌は迦辍烤肮套又?,請更諸爽塏者?!緩埡狻の骶┵x】處甘泉之??塏。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