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古籍分類
集部
子部
史部
經(jīng)部
精選古籍
拙軒詞話
溫公續(xù)詩話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
二老堂詩話
樂府指迷
后山詩話
白石道人詩說
詩法家數(shù)
石林詩話
山房隨筆
長短經(jīng)(反經(jīng)) 卷四·霸圖十七
作者:
《長短經(jīng)(反經(jīng))》趙蕤
由友及朋,由朋及黨,由黨及群,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滾雪球般越來越多,以自己為中心的勢力范圍逐漸擴大、蔓延,最終如火如荼,發(fā)展成不可遏止的局面。有朝一日,時機成熟,揭竿而起,天下響應(yīng),奪取政權(quán)便如探囊取物一樣了。這就是古代帝王奪取天下的必由之路。
【經(jīng)文】
臣聞周有天下,其理三百余年。成康之隆也,刑措四十余年而不用;及其衰也,亦三百余年。[太公說文王曰:“雖屈于一人之下,則申于萬人之上,唯賢人而后能為之。”于是文王所就而見者六人,求而見者十人,所呼而友者千人,友之友謂之朋,朋之朋謂之黨,黨之黨謂之群,以此友天下賢人者二,人而歸之,故曰:“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贝酥^也。]故五伯更起。伯者常佐天子,興利除害,誅暴禁邪,匡正海內(nèi),以尊天子。五伯既沒,賢圣莫續(xù),天子孤弱,號令不行,諸候恣行,強凌弱,眾暴寡。[吳王問伍胥曰:“伐楚如何?”對曰:“楚執(zhí)政眾而乖,莫適任患。若為三師以肄之,一師至,彼必皆出,彼出即歸,彼歸即出,楚必道敝,亟肄以疲之,多方以誤之。既疲,而后以三軍繼之,必大克?!标H閭從之。楚于是乎始病。
越王勾踐問于大夫種曰:“伐吳如何?”對曰:“伐吳有七術(shù),其略云尊天事鬼,以空其邪;遺之好美,以榮其志;遺之巧工,使起宮室,以盡其財;遺之諛臣,使之易伐;強其諫臣,使之自殺;堅甲利兵,以承其弊。越王于是飾美女西施,獻之吳王。吳王悅之。子胥諫,不受。吳王誅子胥。越又為榮盾,鏤以黃金獻之吳王。吳王受之,而起姑蘇之臺,五年乃成,百姓道死。
越又蒸粟種遺吳王,吳王付人種之,不生,吳大饑。齊桓公欲弱楚,乃鑄錢市生鹿于楚。楚聞之,喜,廢耕而獵鹿,桓公藏粟五倍。楚足錢而乏粟?;腹碎]關(guān),楚降者十四五。及柯之盟,桓公欲倍曹沫之約,管仲因而信之,諸侯由是歸齊。故其稱曰:“知與之,為取政之寶也。鄭桓公欲襲鄶,先問鄶之豪杰、良臣、辯士,書其名姓,擇鄶之良田貽之,為官爵之名而書之,因為疆場郭門之外而埋之以雞狐之血。鄶君以為內(nèi)難也,盡殺之?;腹蛞u鄶。此皆諸候恣行,天子之令不行也。]田常篡齊,六卿分晉,并為戰(zhàn)國。此人之始苦也。[齊侯與晏子坐于露寢,公嘆曰:“美哉!茲室其誰有此乎!”
晏子曰:“如君之言,其陳氏乎?陳氏雖無大德,而有施于人,豆區(qū)釜鐘之數(shù),其取之公也薄,其施之人也厚。公厚斂焉,陳氏厚施焉,人歸之矣。詩云:‘雖無德與汝,式歌且舞?!愂现烁栉柚?。后世若少墮,陳氏而不亡,則國其國也已?!焙蠊埤R。智伯從韓魏之君伐趙,韓魏陰謀叛。
智果曰:“二王殆將有變,不如殺之;不殺,則遂親之。”智伯曰:“親之奈何?”智果曰:“魏宣子之謀臣趙葭,韓康子之謀臣段規(guī),是皆能移其君之計。君與二君約破趙,則封二子萬家之縣各一。如是,則二主之心可以無變?!敝遣粡?。韓魏果反,殺智伯。]于是強國務(wù)功,弱國務(wù)守,合縱連橫,弛車轂擊,介胄生蟣虱,人無所告訴。
【譯文】
我聽說周朝擁有天下太平元事的時間有三百多年,成康興盛之際,刑罰擱置四十多年不被使用,及其衰落,也是三百多年。[姜太公對周文王說:“僅屈居于一人之下,然而卻高居于萬人之上,只有賢能之士能做到。”于是周文王禮賢下士親近并見到的有六人,經(jīng)過尋找后見到的有十人,一經(jīng)呼喚即成為朋友的有上千人。由友及朋,由朋及黨,由黨及群,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象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多。用這種辦法來接交天下賢能之人有三分之二。人民也都歸順他。所以說:“周文王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仍然向商紂稱臣?!?br>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因此五霸相繼興起。這些霸主常常輔佐天子,興利除害,誅除暴虐,禁止邪惡之事,扶正天下,使天子得到萬人景仰。五霸死后,圣賢之人沒有繼續(xù)出現(xiàn),天子于是孤弱起來。號令不被施行,諸侯恣意罔行,以強凌弱,以眾欺寡。[吳王問伍子胥:“你認為攻打楚國會怎么樣?”伍子胥回答說:“楚國執(zhí)掌大權(quán)的人很多,但卻不團結(jié),沒有一個能在憂患時擔當大任的。如果派三支軍隊騷擾楚軍,一軍到,楚軍必定會全部出動。彼出動,我撤退,彼撤退,我出動,這樣楚軍一定疲敗不堪。多次騷攏楚軍,再多方面對它進行誤導(dǎo)。等到疲乏之后,再以三軍來攻打它。這樣必定能大敗?!?br> 吳王闔閭聽從了伍子胥的建議。楚軍因此開始衰敗。越王勾踐問大夫文種:
“你以為攻打吳國怎么樣?”文種回答:“攻打吳國有七種方法,策略是這樣的:尊天命,事鬼神,控制邪異之說;贈送貴重的東西,取悅吳王的心,使其妄自尊大;贈送能工巧匠,建造華美浩大的宮室,使吳國財物困乏;贈送阿諛奉承的奸臣,向吳王獻媚,使吳王狂妄自大;慫恿進諫的大臣向吳王進言,使吳國內(nèi)部自相殘殺;乘吳國衰弱之時,用精銳的部隊攻打。”鑒于此,越王勾踐把美女西施進獻吳王,吳王很高興。伍子胥進諫阻止,吳王不聽,反而殺了伍子胥。越國又把雕刻著黃金的精美欄桿進獻給吳王,吳王開始建筑姑蘇臺,花了五年時間才建成,老百姓尸橫遍野。越國又蒸粟米種送給吳國。吳國發(fā)給老百姓播種,結(jié)果顆粒不生,于是全國發(fā)生大饑荒。齊桓公想要削弱楚國的勢力,就鑄造大量的錢幣從楚國高價收買大量的活鹿。楚人聞?wù)f鹿貴,大喜,紛紛棄農(nóng)獵鹿。齊桓公儲藏糧食是平常的五倍。楚國人雖然錢多,卻沒有糧食,齊桓公封閉關(guān)門,楚國降齊國的人有十分之四五。
及至在柯地會盟,齊桓公想要背棄信義,不歸還魯國侵地,管仲勸說桓公,不背曹沫之約,樹立齊國的威望。各個諸侯國果然由此歸順齊國,所以說:
知道給予,是獲取政權(quán)的法寶。鄭桓公想要偷襲鄶國,先打聽鄶國豪杰、良臣、善辯之士的姓名,然后挑選鄶國的良田賜給他們,繼而封以高官顯爵,并把這些封賜書寫在冊籍上,埋在城門外的戰(zhàn)場上,用雞狐之血來祭祀。鄶國國君認為國內(nèi)發(fā)生內(nèi)訌,把這些豪杰,良臣、辯士全都誅戳了。鄭桓公于是偷襲鄶國。以上這些都是諸侯恣意罔行,天子的號令不被施行的例子。]
田常篡奪齊國的大權(quán),范、中行、知、趙、魏、韓把持晉國朝政,后來,范、中行、知三家敗亡,趙、魏、韓三家分晉,成為戰(zhàn)國時的諸候國。從此之后,百姓開始遭難。[齊桓公與晏子坐在大堂之上。齊桓公感嘆道:“真美呀,象這樣的宮室還有誰會擁有呢!”晏子說:“你所說的話,是與陳氏相比嗎?
陳氏雖然沒有大的功德,卻有恩惠于別人,官爵奉祿這些東西,他從你這兒索取的少,施與別人的卻很多。你厚征暴斂,陳氏優(yōu)厚施與,所以人民都歸順他?!对娊?jīng)》說:‘雖無德與汝,式歌且舞。’陳氏施恩的行為,必定得到人民的贊揚。你的后代如果稍微一怠惰衰落,陳氏那時還健在,那么齊國將成為陳氏的了?!焙髞黻愂瞎淮蹔Z齊國大權(quán)。智伯令韓、魏的君主跟隨自己攻打趙國,韓魏兩國陰謀造反。智果對智伯說:“韓、魏二王大概要反叛,不如殺掉他們,不然就親近他們?!敝遣f:“親近他們該怎么辦?”
智果說:“魏宣子的謀臣趙葭,韓康子的謀臣段規(guī),都是能勸說其君主改變計策的人,你與這兩個人約定一同攻打趙國,然后再分封這兩個人萬戶之縣各一。如果這樣,韓魏二王就不會背叛。”智伯不聽智果的計策。后來韓魏兩家果然造反,殺了智伯。]當此之際,強國致力攻打弱國,弱國忙于嚴守。
合縱連衡,戰(zhàn)火四起,士兵的鎧甲頭盔長滿了虱子,百姓的冤苦無處訴說?! 景凑Z】
身為一方霸主,欲稱霸天下,節(jié)制諸候,除了要靠軍事實力以外,更要修行仁德,講求信義。齊桓公接受管仲的建議,不背曹沫之約就是很好的例子。
齊桓公歸國即位后,想要成就霸業(yè),于是任用管仲、鮑叔、隰朋等賢人治理國家加強軍事實力。齊國逐漸強大,開始吞并鄰國。齊桓公五年,桓公派兵攻打魯國。魯國此時正是莊公在位。莊公派自己的大將曹沫與齊國交戰(zhàn),結(jié)果連連失利。莊公害怕了,請求割地求和,桓公同意了,于是雙方會盟柯地。齊桓公與魯莊公坐在盟壇上談判,曹沫突然拿著匕首劫持齊桓公。齊桓公的左右一時都愣住了不敢輕舉妄動,同曹沫:“你想要干什么!”曹沫回答:“齊國強大,魯國弱小,你們以大欺小強占我們魯國土地,太過分了!”
齊桓公君臣見狀于是答應(yīng)全部歸還魯國侵地。曹沫于是放下匕首,走下盟壇,歸到臣子的位置上,神色不變。齊桓公大怒,想要毀約,管仲勸他說:“如果因為貪圖小利而失信于天下諸候,我們就會處于被動,孤助無援,不如歸還侵地,以此來取信天下諸侯,樹立我們齊國的信譽?!饼R桓公聽從了管仲的勸告,把戰(zhàn)勝得到的土地都歸還魯國。齊國因此威望大增,各諸候國也都想歸附齊國。
齊桓公因為遵守信譽,肯于放棄小利,顧全大體,得到各諸候的信任,最終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所以說不論是國家、公司還是個人,要想成就事業(yè),除了靠實力之外,還要講求信譽,以信取人,不要顧小利忘大局。
【經(jīng)文】
及至秦蠶食天下,并吞戰(zhàn)國,一海內(nèi)之政,壞諸侯之城,法嚴政峻,諂諛者眾。使蒙恬將兵北攻胡,尉佗將卒以戍粵,宿兵無用之地,人不聊生。
始皇崩,天下大叛,陳勝、吳廣舉于陳[陳涉、吳廣戍漁陽,屯大澤。會天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當斬。二人乃謀曰:“今已失期當斬。今舉大計亦死,死為國可乎?”乃先說鬼神威眾,因斬尉。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藉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耳。壯士不死,則亡已;死則舉大名。侯王將相,寧有種乎?”徒屬皆曰:“敬受命?!彼旆謱⑨叩?,自立為陳王。]武臣張耳舉于趙,[武臣略定趙地,號武信君。蒯通說范陽令徐公曰:“范陽百姓,蒯通也。竊憫公之將死,故吊。雖然賀公得通而生也。”徐公再拜曰:“何以吊之?”通曰:“足下為令十年矣,殺人之父,孤人之子,斷人之足,黥人之手,甚眾。然而慈父孝子所以不敢事刃公之腹中者,畏秦法也。今天下大亂,秦政不施,然而慈父、孝子將爭接刃公之腹,以復(fù)其怨,而成其名,此通之所以吊也?!痹唬骸昂我再R得子而生也?”
通曰:“趙武信君不知通不肖,使人候通,問其死生,通見武信君而說之曰:
‘必將戰(zhàn),勝而后略地,攻得而后取天下城,臣竊以為殆矣。用臣之計,無戰(zhàn)而略地,不攻而下城,傳檄而千里可定矣?!藢⒃唬骸沃^也?’臣因說曰:‘范陽令宜整頓其士卒,以守戰(zhàn)者也。怯而畏死、貪而好富者,故欲以其城先下君,先下君而不利,則邊地之城皆將相告曰:范陽令先降而身死。
必將嬰城固守,皆若金城湯池,不可攻矣。為君計者,莫如以黃屋朱輪迎范陽令,使馳鶩于燕趙之郊,則邊城皆將相告曰:范陽令先下而身富貴矣。必相率而降,猶如坂上走丸也。’此臣之所謂傳檄而千里定者也?!毙旃侔?,具車馬遣通。通遂以此說武臣。武臣以車百乘、騎二百、侯印,迎徐公。燕趙聞之,降者三十余城,如蒯通策也。]項粱舉吳,[梁令項羽殺假守通,便舉兵起吳。]田儋舉齊,景駒舉郢,周市舉魏,韓廣舉燕。窮山通谷,豪杰并起,而亡秦族矣。
【譯文】
等到秦國蠶食天下,并吞六國,天下政權(quán)統(tǒng)歸秦國,各諸侯的城池都遭到破壞。秦法律嚴酷,政治殘暴,阿諛諂媚的朝臣多。秦派大將蒙恬北攻匈奴,派大將尉佗戍衛(wèi)南海,駐兵荒涼毫無用處之地,民不聊生。秦始皇駕崩后,天下大亂,叛軍蜂起,陳勝吳廣在陳地起義,[陳涉、吳廣去漁陽服徭役,路經(jīng)大澤時,趕上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計已經(jīng)超過預(yù)定期限。按秦朝法律,超期要被斬首。陳、吳二人商議:“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期,按法律當斬。現(xiàn)在起義是死,可是為了奪取國家政權(quán)而死不是更值得嗎?”于是二人先用鬼神之事讓眾人由衷信服,然后殺了押送他們的官吏。二人招呼一同戍邊的屬眾說:“大家在這里遇大雨,已經(jīng)超期,按法律當被斬首,假使不必斬首,那么戍邊而死的人也有十分之六七,在這種情況下,壯士不死便罷,死也應(yīng)當成就大名,死得豪壯。王侯將相難道都是天生的嗎?”屬眾都贊同道:“愿意聽從你的命令?!庇谑嵌朔峙蓪㈩I(lǐng),攻占土地。陳勝自立為陳王。]武臣張耳在趙地起義,[武臣剛剛平定趙地,自封為武信君。蒯通游說范陽縣令徐公:“我蒯通是范陽一個普通百姓,因私下憐憫你快要死了,所以來吊唁。
雖然如此還是祝賀你遇到我而得以起死回生?!毙旃俅伟葜x問道:“你憑什么吊唁呢?蒯通回答:“你在范陽做縣令已經(jīng)十年了,殺害別人的老父,使別人的幼子成為孤兒,砍斷別人的手腳,傷天害理之事干得太多了。但是慈父孝子之所以不敢殺掉你,是畏懼秦朝的法律?,F(xiàn)在天下大亂,秦朝的政治法律不被施行,慈父孝子必定乘此機會爭先恐后要來殺掉你,來平復(fù)他們心中的怨氣,成就他們的美名。這就是我來吊唁你的原因。”徐公又問:“憑什么祝賀我得到你又可以起死回生呢?”蒯通回答道:“趙武信君不知道我蒯通無才,所以派人來拜訪我,詢問將來成敗之事,我將去拜見并游說他:
‘通過戰(zhàn)爭來奪取土地,獲得天下的城池。以愚見,這是很危險的事。如果你使用我的計策,可以不必通過戰(zhàn)爭就能奪取土地,攻下城池。只要傳遞檄文,千里之地就可以安定了?!w武信君一定會問:‘這是什么意思?’我就說:‘你前來攻打范陽,范陽令當然要整頓軍隊,守衛(wèi)城池,準備作戰(zhàn)。
而城中貪生怕死、貪圖富貴的人,必定想讓范陽先投降你,先投降卻沒得到好處,邊地的其它城池就會相互轉(zhuǎn)告:范陽令先投降而被殺,我們一定要繞城固守,使城池固若金湯,不能被攻破?,F(xiàn)在你的權(quán)宜之計,不如用高大的宮室、華貴的馬車結(jié)交范陽令,讓他奔走燕趙周圍,那樣邊地的其它地區(qū)就會相互轉(zhuǎn)告:范陽令先投降而身著富貴。他們必定會如坡地上滾動的泥丸相繼投降你?!@就是我所說的傳遞檄文,千里之地可成安定的計策。”徐公再次感謝。于是準備車輛馬匹派遣蒯通游說武信君。蒯通就以前事來勸說趙武信君。趙武信君用車二百乘、馬匹二百、侯爵的印綬拜迎徐公。燕趙之地的其它城池聽說后,歸降的有三十多個城池。一切都如蒯通的計策那樣。]
項梁在吳地舉兵,[項梁命令項羽殺掉代理郡守殷通,便從吳地舉兵起義]田儋在齊地舉兵,景駒在郢地舉兵,周市在魏地舉兵,韓廣在燕地舉兵,普天之下,豪杰并起,最終滅掉了秦朝。 【按語】
用鬼神之事威眾,是歷來封建統(tǒng)治者常采用的一種方法。這種讖緯之說其實是一種虛妄之談,但是統(tǒng)治者常利用它來麻痹人民,以此來作為上天、鬼神對自己身分地位的一種承諾。陳勝、吳廣也正是憑此首先起義的。
陳勝、吳廣因為成邊遇雨失期,將要被斬首,于是準備起義,但害怕不成功,又苦于沒有好的借口,于是請算卦人卜卦,算卦的人知道他們的意圖,就順意說道:“你們要做的事肯定會成功?!蓖瑫r又教給陳勝、吳廣威服眾人的方法:把“陳勝王”三個字書寫在丹帛上,放在魚腹中。士兵買魚準備做飯,發(fā)現(xiàn)了魚腹中的丹帛,感到非常奇怪。陳勝又暗地讓吳廣到附近的宗祠里,趁士兵在篝火旁取暖,學著狐貍叫:“大楚興,陳勝王?!笔勘牭胶笠捕挤浅s@愕。陳勝、吳廣趁機扇動士兵殺了押送他們的官吏,舉兵起義。
一同戍邊的人因此也都真心跟隨陳勝、吳廣。
不僅陳勝如此,歷代封建統(tǒng)治者為了使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合法,也都靠鬼神來愚弄人民,本卷后面提到王莽利用銅匱符命建立新朝是又一個利用鬼神讖緯的例子,這里不再細說。
圖讖鬼神是一種虛妄之談,不少統(tǒng)治者利用它站穩(wěn)了腳跟,得到了人民的許可,從中我們是否可以得到這樣一種啟示:一個公司,一個企業(yè)要想在市場經(jīng)濟的大潮中站穩(wěn)腳跟,擴大市場,必須讓廣大消費者認識你,買你的帳。除了產(chǎn)品的質(zhì)量和信譽以外,還需要宣傳,讓消費者從心目中認可你,喜歡你,當然這種宣傳必須建立在屬實的基礎(chǔ)上,不能是自吹自擂虛妄之說。
【經(jīng)文】
漢高祖名邦,字季,姓劉氏,沛國豐邑人,為泗上之亭長。秦二世元年,陳勝等起,勝自立為楚王。[張耳陳余諫曰:“將軍出萬死之計,為天下除害,今始至陳,而自立為王,是示天下之私也。不如立六國后,自為樹黨,進師而西,則野無交兵,城無守墻,誅暴秦,據(jù)咸陽,以令諸侯,天下可圖也?!?br> 勝不聽。]沛人殺其令,立高祖為沛公。時,項梁止薛,沛公往從之,共立義帝。[范增說項梁曰:“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
故語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今陳勝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勢不長。今君起江東,楚鋒起之,將皆爭附君者,以君代代楚將,為將復(fù)立楚后也。”梁因求懷王孫心立之。]約曰:先入咸陽者王之。
【譯文】
漢高祖劉邦,字季,沛國豐邑人,早年擔任泗水亭長之職,秦二世元年陳勝等人起義,陳勝自立為楚王。[張耳、陳余進諫道:“將軍你冒著生命危險,為天下百姓除害,現(xiàn)在剛剛到陳地,就自立為王,這是告訴人們天下是你私有的財產(chǎn),對你是很不利的。不如立六國的后代為王,讓他們自樹黨羽,你向西進軍,不必交兵就會暢通無阻。誅戮殘暴之秦,據(jù)守咸陽,傳令諸侯,天下可以掌握在你的手中了。”陳勝不聽從這一建議。]沛地人殺掉他們的縣令,立劉邦為沛公。此時,項梁駐軍薛地,劉邦去跟隨他,共立楚懷王孫子為義帝,[范增勸說項梁:“秦朝消滅六國,楚國最沒有罪過,不應(yīng)當滅,自從楚王作為人質(zhì)入秦國,沒返回楚國,天下百姓都憐憫他。所以說‘楚國哪怕只剩三戶了,那么滅掉秦朝的,必定是楚國’。現(xiàn)在,陳勝首先起事,不立楚國后代,其勢焰肯定不會長久。你從江東舉事,楚地之人蜂起歸附你,是因為你家世代為楚將,即將立楚國的后代為王?!表椓河谑菍ふ页淹醯膶O子心,立為懷王。]約定:先攻打進咸陽的,就做關(guān)中王。
【經(jīng)文】
秦將章邯,大敗項梁于定陶。梁死,章邯以為楚不足憂,乃北伐趙。楚使項羽等救趙,遣沛公別將西入關(guān)。沛公遂攻宛,降之。[沛公攻宛,南陽太守呂..保城不下。沛公欲遂西,張良曰:“強秦在前,宛兵在后,此危道也。”
乃圍宛,宛急,..欲自殺,有舍人陳恢,逾城見沛公曰:“宛吏人懼降必死,固堅守,足下盡日攻之,死殞者必眾,引兵而去,宛必隨之。足下前失咸陽之約,后有強宛之患。不如約降,封其守,引其甲卒而西,諸城未下者,必開門而待足下?!迸婀唬骸吧啤!狈鈪?.為殷侯。]攻武關(guān),大破秦軍。[趙高殺二世,立子嬰,遣兵拒關(guān)。張良曰:“秦兵尚強,未可輕也。愿益張旗幟諸山上,為疑兵。令酈食其持重寶啖秦將?!鼻貙⒐B和俱西。沛公欲聽之。良曰:“此獨其將欲叛,恐士卒不從。士卒不從,必危。不如因其懈而擊之。乃擊秦軍,破叛。]入咸陽,與秦人約法三章。[秦人獻牛、酒。沛公讓,不受。于是人知德矣。]遣兵拒關(guān),欲王關(guān)中。是時項羽破秦軍于河北,率諸侯兵四十萬至鴻門,欲擊沛公,沛公因項伯自解于羽。
【譯文】
秦將章邯在定陶大敗項梁的軍隊。項梁死,章邯認為楚軍不值得憂慮,于是北攻趙地。楚王派項羽等率軍解趙地之圍,派沛公為別將向西入關(guān)。沛公于是攻打宛城。宛城投降。[沛公攻打宛城,南陽太守呂..堅守城池,一時攻打不下。沛公想舍棄宛城繼續(xù)向西進兵。張良進諫:“前有強大秦兵,后有宛兵追擊,此時向西,必要處于危險的境地。”于是沛公圍定宛城。宛城告急,呂太守想要自殺,呂有個舍人陳恢,跳出城來見沛公:“宛城官吏怕投降后仍是死,于是堅守城池。你如果整天攻打它,死傷的人必定很多。如果你率軍撤退,宛兵必定從后追趕你的軍隊。這樣你一方面失掉先人咸陽為王的機會,另一方面又有強大的宛軍為后患,不如招宛投降,封宛城的將領(lǐng),然后帶宛兵向西入關(guān),其余各城未被攻下的,必定開門迎接你?!迸婀f:
“好!”封呂..為殷侯。]攻打武關(guān),大敗秦軍[趙高殺了秦二世,立子嬰為皇帝,派兵拒守武關(guān)。張良對沛公說:“秦軍現(xiàn)在還很強大,不可輕敵。希望多用旗幟插在各山上,來迷惑秦軍。再派酈食其帶貴重的禮物賄賂秦將領(lǐng)?!鼻爻瘜㈩I(lǐng)果然想連和沛公一同向西人咸陽。沛公想要答應(yīng)這一建議。
張良進諫:“這只是將帥想要背叛秦朝,恐怕士卒不會隨從。士兵不跟從,必定會出現(xiàn)危險,不如乘著現(xiàn)在懈怠攻打它?!庇谑桥婀绍姽ゴ蚯剀?,大勝秦軍。]沛公攻入咸陽,與秦人約法三章。[秦人送牛肉、美酒給沛公,沛公不要。秦人知道沛公是有德行的人。]沛公派兵拒守武關(guān),想要稱王關(guān)中。
此時,項羽在黃河北大敗秦軍,率各諸侯士兵四十萬到達鴻門,想要攻打沛公。沛公由于項伯相救,得以逃脫?! 窘?jīng)文】
羽遂殺子嬰而東都彭城。立沛公為漢王,王巴、漢。[漢王不肯就國,欲攻楚。蕭何曰:“王雖王漢,之惡不猶愈于死乎?且詩曰‘天漢’,其稱甚美。夫能屈于一人之下,而申于萬人之上,湯武是也。愿大王王漢中,撫其士人,以致賢人,收巴蜀,還定三秦,天下可圖?!盷于是用韓信策,乃東伐,還定三秦。[漢王之國也。韓信亡楚,從入蜀,無所知名。數(shù)與蕭何語,何奇之,薦為大將軍。信拜禮畢,王曰:“丞相數(shù)言將軍,將軍何以教寡人計策?”
信謝,因問王曰:“今東向爭權(quán)天下者,豈非項王耶?”曰:“然?!毙旁唬?br> “大王自料勇悍、仁強孰與項王比?”漢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毙旁侔葙R曰:“雖信亦以為大王不如也。然臣嘗事之,請言項王之為人也。項王暗啞叱咤,千人皆廢,然不能任屬賢將,此特匹夫之勇也。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有功當封爵者,印剜弊,忍不能與,此所謂婦人之仁也。項王雖霸天下而臣諸侯,不居關(guān)中而都彭城,有背義帝之約,而以親愛王,諸侯不平。諸侯之見項王遷逐義帝置江南,亦皆歸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項王所過,無不殘滅者,天下多怨,百姓不親附,特劫于威,強服耳。名雖為霸,實失天下心。故曰其強易弱。今大王誠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義兵從思東歸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為秦將,將秦子弟數(shù)歲矣,殺亡不可勝計,又欺其眾降諸侯,至新安,項王計坑秦降卒二十余萬,唯獨邯、欣、翳得脫,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強以威而王此三人,秦人莫愛也。大王之入武關(guān),秋毫無所害,除秦苛法,與民約法三章耳。秦民無不欲得大王王秦者。
于諸侯之約,大王當王關(guān)中,關(guān)中民咸知之。大王夫職入漢中,秦人無不恨者。今大王舉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庇谑菨h王大喜,遂聽信計。初,漢王之國也。張良送至褒中,說漢王曰:“王何不燒絕所過棧道,示天下無還心,以固項王意?!睗h王乃使張良還,因燒之。楚以此無憂漢王之心也。]
田榮怨項王之不己立,殺田市,自立為齊王。羽北擊滅齊,[項羽以吳令鄭昌為韓王拒漢。張良遺項羽書曰:“漢王失職之蜀,欲得王關(guān)中,如約即止,不敢反?!庇忠札R反書遺羽曰:“齊欲滅楚?!庇鹨怨什晃餍校睋酏R。]
而使九江王殺義帝于郴。漢王為之縞素發(fā)喪,臨三日,以告諸侯。[董公說漢王曰:“臣聞順德者昌,失德者亡;兵出無名,事故不成。故曰明其為賊,敵乃可服。項王為無道,放殺其主,天下之賊也。夫仁不以勇,義不以力,三軍之眾為之素服,以告諸侯,為之東伐,四海之內(nèi),莫不仰德。此三王之舉也。漢王曰:“善?!盷
【譯文】
項羽于是殺掉子嬰,向東定都彭城。封沛公為漢王,統(tǒng)治巴、蜀之地。[劉邦不肯去巴蜀上任,想要攻打楚國。蕭何說:“大王雖然稱王巴、漢,漢地的險惡不是比死還強嗎?況且《詩經(jīng)》上說‘天漢’,這個稱呼也很美。能夠屈居于一人之下,而高居于萬人之上,是湯武這樣的圣人。希望大王能就任漢中,安撫漢中百姓,收羅賢能之人,取得巴蜀的土地,再安定三秦。這樣天下的大權(quán)就可以謀取了?!庇谑菨h王用韓信的計策,向東進攻,再次安定三秦之地。[漢王到巴蜀就任,韓信從楚王那兒逃出來,跟從漢王入蜀,沒有什么名氣。屢次與蕭何接觸后,蕭何認為韓信是個人才,推薦給漢王劉邦,拜為大將。韓信拜謝后,漢王問道:“蕭丞相多次在我面前美言將軍,將軍用什么計策來教我成就霸業(yè)呢?”韓信拜謝,問漢王劉邦:“現(xiàn)在和你爭奪天下大權(quán)的,難道不是項羽嗎?”劉邦點頭說是。韓信說:“大王你自覺勇敢、驃悍、仁義、強大與項羽比怎么樣?”劉邦默然不語,許久說道:“不如項羽?!表n信又施禮祝賀道:“即使是我韓信也認為大王在這些方面不如項羽。然而我曾經(jīng)在項羽手下謀事,請允許我說說項羽的為人。項羽武藝高強,叱咤風云,有萬夫不擋之勇,然而卻不善于任用手下的賢能將士。所以這種勇敢也只不過是匹夫的勇敢罷了。項羽遇見百姓,恭敬又慈愛,說話語氣和悅,士兵生病,項羽哀痛哭泣,分自己的飲食給病人,到用人打仗應(yīng)當封賞的時候,卻把持已經(jīng)磨損的印綬,不忍封賞。這是婦人的仁義作法。項羽稱霸天下使諸侯臣服,不定都關(guān)中卻定都彭城,背棄先前與義帝定立的和約,任用親信的人為王,諸侯對此十分不滿。諸侯見項羽放逐義帝到江南,也都放逐各自君主,而自己在富饒之地稱王。項羽軍隊所過之處,到處殘害生靈,天下怨聲載道,百姓不歸順,只不過是迫于暴力,勉強順從罷了。項羽名雖為霸主,其實已經(jīng)失去民心。所以說,他的強大容易衰落?,F(xiàn)在大王假如能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武勇的人,什么人不可以誅殺!用天下的城池分封有功之人,有誰會不服!用想要東歸的士兵攻打東方的敵人,敵人怎么會不失?。r且三秦之地的諸侯,都是秦朝舊將,率領(lǐng)秦朝士卒已經(jīng)許多年了,戰(zhàn)死的人已不計其數(shù)。他們又誑騙部下投降諸侯,到新安,項羽欺詐活埋秦兵二十多萬,唯獨邯、欣、翳三人得以逃脫,秦地的百姓對這三個人恨之入骨。現(xiàn)在楚國強用高壓手段封這三個人為王,三秦的百姓沒有擁戴他們的。大王你一入武關(guān),秋毫無犯,廢除秦朝嚴苛的法律,與秦地百姓約法三章。三秦的人沒有不想讓大王你稱王三秦之地的。按照以前與諸侯訂立的和約,大王你應(yīng)當稱王關(guān)中,這些關(guān)中百姓是都知道的。大王你失去關(guān)中王的職位進漢中,秦地人沒有不報怨項羽的?,F(xiàn)在大王你舉兵向東,三秦之地可通過傳遞檄文而平定了。”聽了這番話后,劉邦很高興,于是聽從韓信的計策。當初,漢王到巴蜀之地上任,張良送到褒中,勸說漢王道:“大王為什么不燒掉所經(jīng)過的棧道,向天下的人表示你沒有歸還關(guān)中之心,來讓項羽放心?”漢王于是派張良回去,燒掉所有經(jīng)過的棧道。楚王項羽因此不再擔心漢王有歸關(guān)中之心了。]田榮報怨項羽不立自己為王,于是殺掉田市,自立為齊王,項羽率軍北滅齊。[項羽拜吳地縣令鄭昌為韓王攻打漢王,張良送信給項羽說:“漢王失掉關(guān)中王的位子,到蜀就任,想稱王關(guān)中,按照約定立即停止,不敢謀反”又把齊王謀反的信拿給項羽看,說“齊想滅掉楚國”項羽因此不向西攻打劉邦卻向北攻打齊王田榮。]項羽派遣九江王在郴地殺死了義帝。漢王劉邦為義帝披麻戴孝,大辦喪事,哀痛哭吊三天后,把此事遍告天下諸侯。[董公對漢王劉邦說:“我聽說順應(yīng)民德的人必定昌隆,失掉民德的人必定滅亡。出兵沒有原因,事情就不會成功。所以說讓天下明白對方是寇賊,對方才有可能歸服。項羽行慘無人道之事,放逐殺害義帝,是天下的賊寇。行仁義不靠勇猛,講義氣不靠武力,三軍士卒才能心悅誠服。把這件事遍告諸侯,再進行東伐,那樣四海之內(nèi)沒有不敬仰你的德行,這才是夏禹、商湯、周文、武三王的義舉?!睗h王點頭稱善。]
【按語】
項羽在新安計坑秦兵二十萬,只放了章邯、長史欣、都尉翳三人。這是項羽稱霸過程中失去民心的一個重要事件,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項羽兵敗垓下的必然結(jié)局及其緣由。為什么這樣說呢?
章邯是秦大將,與項羽會戰(zhàn)多次,沒有取勝。秦二世對章邯不滿意,下詔指責。章邯害怕了,派長史欣去觀察動向。長史欣到咸陽,趙高躲避不見,有懷疑章邯之心。長史欣害怕逃跑,趙高派人追殺。長吏欣回到章邯軍中把前事向章邯做了匯報,并勸章邯投降項羽。項羽此時軍中少糧,不能繼續(xù)作戰(zhàn),于是同意了章邯的投誠,立為雍王,長史欣為上將軍。在新安,項羽手下的諸候、官吏甚至士卒都對投降的秦兵傲慢無禮,動輒污辱謾罵。降兵都私懷怨憤地說:“章邯欺騙我們投降項羽,如果我們能攻入函谷關(guān)打敗秦回家(因為章邯手下的士兵多是三秦之地人)就太好了;如果不能,項羽率兵東進,那么我們的家屬就要被秦全都殺了?!表椨鹇犝f了降兵的怨言,不是顧全大局,做長遠打算,采用計策收買人心,而是活埋了二十多萬秦兵,只有章邯、長史欣、都尉翳被排除在外,因此三秦的百姓非常痛恨這三個人,當然更恨項羽。后來,項羽與劉邦約定先入咸陽的稱王,劉邦先入咸陽,但迫于項羽的勢力,被迫就國巴蜀,項羽因此又失去了天下百姓的心,最后兵敗垓下是不能避免的。
作為一個叱咤風云的英雄,項羽的確主人敬佩,但作為一個霸主,他的所為卻不能不讓人有微詞,成就事業(yè),建立國家,首先必須取悅民心“順德者昌,失德者亡?!睂沂抡f尤其如此。作為一個公司企業(yè)來說,上司只有取信于下屬,得到下屬的尊敬、愛戴、上下方能團結(jié)一心,共創(chuàng)事業(yè)。
【經(jīng)文】
漢王因羽之擊齊,率諸候之師五十六萬,東裘楚,破彭城。羽聞之,留其將擊齊,自以精兵三萬歸擊漢。漢王與羽大戰(zhàn)彭城下。漢王不利,出梁地,至虞,謂左右曰:“孰能為使淮南王黥布,令發(fā)兵背楚,留項王于齊數(shù)月,我之取天下可以萬全?!彪S何乃使淮南,說布背楚。[隨何說淮南王曰:“漢王使使臣敬進書與大王御者,竊怪大王與楚何親也?”淮南王曰:“寡人北面而臣事之?!彪S何曰:“大王與項王俱列為諸侯,北面而臣事之,必以楚為強,可以托國也。項王伐齊,身自負版筑,以為士卒先。大王宜悉發(fā)淮南之眾,自身將之,以為楚軍前鋒。今乃發(fā)四千人以助楚,北面而臣事人者,固若是乎?夫漢王戰(zhàn)于彭城,項王未出齊也,大王宜掃淮南之兵渡淮,日夜會戰(zhàn)彭城下。大王撫萬人之眾,無渡淮者,垂拱而觀孰勝?夫托國于人者,固者是乎?大王提空名以向楚,而欲厚自托,臣竊為大王不取也。然大王不背楚者,以漢為弱也。夫楚兵雖強,天下負之以不義之名,以其背約而殺義帝也。然而楚王將以戰(zhàn)勝自強,漢王收諸侯,還守滎陽,下蜀漢之粟,深溝高壘,分卒守徼乘塞。楚人還兵,間以梁地,深入敵國八九百里,欲戰(zhàn)則不得,攻城則力不能,老弱轉(zhuǎn)糧千里之外;楚兵至滎陽、成臬,漢堅守而不動,進則不得攻,退則不得解。故曰楚不足恃也。使楚勝,則諸侯自危懼而相救。
夫楚之強,適足以致天下之兵耳。故楚不如漢,其勢易見也。今大王不與萬全之漢,而自托于危亡之楚,臣竊為大王惑之。臣非以淮南之兵足以亡楚也。
大王發(fā)兵而倍楚,項王必留齊;數(shù)月,漢之取天下可以萬全。臣請以大王提劍而歸漢,漢必裂土地而分大王,又況淮南?必大王有也。故使臣進愚計,愿大王留意也?!被茨贤踉唬骸罢埛蠲!标幵S叛楚與漢,未敢泄。楚使者在淮南,方急責英布發(fā)兵,舍傳舍,隨何直入,坐楚使者上坐,曰:“九江王已歸漢,楚何以得令發(fā)兵?”布愕然。楚使者起。何因說布曰:“事已構(gòu)矣。獨殺楚使者,無使歸,而疾走漢并力?!蹦巳鐫h使者教。于是殺楚使者,因起兵攻楚也。] 【譯文】
因為項羽去攻打齊王,劉邦率諸侯的軍隊五十六萬,向東偷襲楚國,攻破彭城。項羽聽到這個消息,留下自己的屬將攻打齊國,自己率領(lǐng)三萬精銳部隊回師攻打漢王軍隊。漢王劉邦與項羽在彭城下展開大戰(zhàn)。漢軍出師不利,奔出梁地,退到虞地,劉邦問左右大臣:“誰能出使淮南,勸說淮南王黥布舉兵背叛楚王,使楚王的軍隊留在齊國,幾個月后我奪取天下就不會再有危險了?!贝蟪茧S何于是出使淮南,勸說黥布背叛楚王。[隨何游說淮南王說:
“漢王派使臣敬進書信與大王左右。我奇怪,大王與楚王是什么關(guān)系?”淮南王說:“我對楚王向北稱臣。”隨何說:“大王你與項羽同是諸侯,卻對楚王向北稱臣,必定是由于楚王強大,可以得到保護。楚王攻打齊國,親自背著版筑,身先士卒。大王你應(yīng)當傾淮南所有的軍隊,親自為將,作為楚王的先鋒。可是現(xiàn)在你才發(fā)四千兵幫助楚王,對楚王向北稱臣,是應(yīng)當這樣的嗎?漢王攻打彭城,項羽未從齊國撤軍之時,大王你應(yīng)當撥淮南的所有士兵北渡淮河,日夜與漢軍會戰(zhàn)在彭城下。大王你擁有上萬的士卒,卻不發(fā)兵渡過淮河,只是在隔河觀望誰是贏家,難道把國家托附給別人的,是應(yīng)當這樣做的嗎?大王你拿空名來向楚稱臣,是想從中得到好處。我私下為大王感到不值得。大王你不背棄楚王,是認為漢王勢力弱小。楚兵雖然強大,天下的人卻認為它是不義之師,因為楚軍背棄前約殺死了義帝,楚王靠戰(zhàn)爭、武力取勝,強大起來,漢王兼并諸侯,歸守滎陽,收走蜀漢的糧食,加強防御工事,分兵把守邊界要塞。楚軍回兵,干犯梁地,軍隊深入敵國八九百里,想要作戰(zhàn)卻不能,想要攻城實力不夠,老弱之兵從千里之外轉(zhuǎn)運糧食。楚王兵到滎陽、成桌,漢軍堅守不出。楚軍進不能攻,退不能守,所以說楚軍是靠不住的。假如楚軍勝漢軍,那么諸侯害怕自己被滅,相互之間就會救助。所以說楚軍的強大,只不過是使自己成為天下攻擊的對象罷了,所以說楚王的實力不如漢王,形勢是顯而易見的?,F(xiàn)在大王你不親附萬無一失的漢王,卻于危亡的楚王結(jié)為一體,我私下為大王的行為感到迷惑不解。我們不認為你們淮南的軍隊足以能夠消滅楚軍。大王你發(fā)兵背叛楚國,項王必定逗留齊地,幾個月后,漢王奪取天下可以萬無一失了。我請大王率領(lǐng)軍隊歸順漢王,漢王必定會分土地給大王,更何況淮南這一小小地盤呢?必定也是大王你的。
所以漢王派我向你進獻愚計,希望大王你考慮一下。”淮南王說:“就遵照你的命令辦吧?!庇谑前档乩锎饝?yīng)背叛楚王親附漢王,不敢泄露消息。這時楚王的使者正在淮南,正急著要求黥布發(fā)兵。住在旅舍,隨何直接坐到楚使者的上坐,說:“九江王已經(jīng)歸附漢王,楚王憑什么命令他發(fā)兵救急。”黥布聽了隨何的話非常驚愕。楚王的使者起身離開。隨何于是勸說黥布:“事情已至此,不如暗自殺了楚王的使者,不要讓他回去,快些歸漢,與漢王協(xié)手并力攻打楚王?!庇谑趋舨及措S何說的那樣做了。殺掉楚王使者,發(fā)兵攻打楚王。
【經(jīng)文】
漢王如滎陽,使韓信擊魏王豹,虜之。[漢王問酈生曰:“魏王大將誰也?”
曰:“柏直。”王曰:“此其口尚乳臭,不能當韓信騎將馮敬?!蓖踉唬骸安荒墚敼鄫氩繉㈨椝??!蓖踉唬骸安荒墚敳軈ⅰT?,吾無患矣?!蓖跄艘孕艦樽筘┫鄵粑?。信進兵,為陳船欲渡臨晉,魏聚兵拒之。信乃伏兵,從夏陽以木罌度軍,襲安邑,虜魏王豹,便進兵伐趙也。]漢遂于楚相距于滎陽,楚圍漢王,用陳平計,間得出。[漢王急問陳平:“策安出?”陳平曰:“彼項王骨鳊之臣亞父、鐘離末之屬,不過數(shù)人。大王能出捐數(shù)萬金,行反間,間其君臣,以疑其心,項王為人意忌信讒,必內(nèi)相誅。漢因舉攻之,破楚必矣。”
漢王乃以四萬斤金與平,恣其所為,不問出入。平既多以金縱反間,于楚軍宣言,諸將鐘離末等為項王將功多矣,然終不能裂地而封:“欲與漢為一,以滅項氏,分王其地。”項王果疑。使使至漢。漢為太牢之具,舉進見楚使,即佯驚曰:“吾以為亞父使,乃項王使也?!睆?fù)持去,以惡具進楚使。使歸,具報項王。項王大疑亞父。亞父欲爭擊漢王,項王不信亞父。亞父聞項王疑,乃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愿賜骸骨?!表椡鯊闹?。]入關(guān)收兵,欲復(fù)東。轅生說漢王:“出軍宛、葉,引項王南渡,使韓信等得集河北?!庇疖娨隙桑缙洳?。[轅生說曰:“漢與楚相拒于滎陽、成臬數(shù)月,漢嘗困。愿王出武關(guān),項王必引兵南走,王深壁,令滎陽、成臬間且得休息。使韓信等集于河北趙地,君王乃復(fù)走滎陽。如此,則楚備者多,力分,漢得休息,復(fù)與之戰(zhàn),破楚必矣。”漢王從此計,出軍宛、葉間。項王聞漢王在宛,果引兵南渡,如轅生之策。]韓信與張耳,以兵數(shù)萬,東下井陘擊趙,破之。乃報漢,因請立張耳為趙王,以撫其國。漢王從之。[初,趙王與成安君陳余聞漢且襲之,聚兵井陘口。廣武君李左車說曰:“聞漢將韓信涉西河,虜魏王,擒夏悅,新喋血閼與。今乃輔以張耳,議欲下趙,此乘勝而去國遠斗,其鋒不可擋。臣聞千里饋糧,士有饑色,樵蘇后爨,師不宿飽。
今井陘之道,車不得方軌,騎不得成列,行數(shù)百里,其勢糧食必在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萬人,從間道出,絕其輜重。足下深溝高壘,堅營勿與戰(zhàn),使前不得斗,退不得還。吾奇兵絕其后,野無所掠鹵。不至十日,而兩將之首可致于戲下。愿足下留意臣之計。否,必為二子所擒?!背砂簿宦爮V武君。
廣武君策不用。信聞知之,大喜,乃進軍擊趙,破之。趙之破也,韓信令軍中無殺廣武君,有能生得者,購千金。于是有縛廣武君而至戲下者。信乃解其縛,師事之。問曰:“仆欲北攻燕,東伐齊,何若而有功?”廣武君辭謝曰:“臣聞敗軍之將,不可與言勇;亡國之大夫,不可與圖存。今臣敗亡之虜,何足以權(quán)大事乎!”信曰:“仆聞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于虞而智于秦,用聽與不用聽也。試令成安君聽足下計,若信者亦為擒矣。
仆委心歸計,愿足下勿辭?!睆V武君曰:“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故曰‘狂夫之言,圣人擇焉’。顧恐臣計未必足用,愿效愚忠。夫成安君有百戰(zhàn)百勝之計,一旦而失之,軍破鄗下,身死泜上。今將軍涉西河,虜魏王,擒夏悅閼與,一舉而下井陘,不終朝破趙二十萬眾,誅成安君,名聞海內(nèi),威震天下,農(nóng)夫莫不輟耕釋耒,工女下機,褕衣甘食,傾耳以待命。若此者,將軍之所長也。然而眾勞卒疲,其實難用。今將軍欲舉倦弊之兵,頓燕堅城之下,欲戰(zhàn)恐不得,攻城不能拔,情見勢屈,曠日糧竭。而弱燕不服,齊必距境以自強也。燕、齊相持而不可下,劉、項之權(quán)未有所分也。若此者,將軍之短也。臣愚,竊以為過矣。故善用兵者,不以短擊長,而以長擊短?!表n信曰:“然則何由?”廣武君曰:“方今為將軍計,莫如按甲休兵,以鎮(zhèn)趙,撫其孤弱,百里之內(nèi),牛酒日至,以饗士大夫◆兵,北首燕路,而后遣辯士奉咫尺之書,暴所長于燕,燕必不敢不聽。燕已從,使喧言者東告齊,齊必從風而服,雖有智者,亦不知為齊計矣。如是,則天下事可圖也。兵固有先聲而后實者,此之謂矣。”韓信曰:“善。”從其策,發(fā)使燕、齊,從風而靡也。]
【譯文】
漢王到滎陽,派韓信攻打魏王豹,俘虜了魏王。[漢王問酈生:“魏王的大將是誰?”酈生回答:“是柏直?!睗h王說:“此人乳臭未干,還不能抵擋韓信的騎兵將領(lǐng)馮敬,灌嬰的步兵將領(lǐng)項他,以及曹參,有他們在,我沒有憂慮了?!睗h王任命韓信為左丞相攻打魏王。韓信進兵,擺開船只要渡臨晉,魏王聚集兵力抵擋。于是韓信命士兵用木罌(木制容器)從夏陽渡過軍隊,偷襲安邑,俘虜了魏王豹,之后便進兵攻打趙地。]漢軍與楚軍在滎陽相持。楚軍包圍漢軍,漢王采用陳平離間計策,得以解圍。[漢王著急地問陳平:
“你有什么計策?”陳平說:“項王手下正直的大臣象亞父、鐘離末之類的人也不過幾個。大王如果能夠拿出黃金數(shù)萬,使用反間計,離間他們君臣使項王對他們產(chǎn)生疑心,楚軍內(nèi)部必定會相互殘殺。因為項王為人好猜忌,信讒言。漢軍乘機舉兵攻打,楚國失敗是肯定的了。”漢王于是拿四萬斤黃金給陳平,讓他恣意使用,不問進出數(shù)目及用處。陳平既然擁有許多黃金,大膽地施行反間計。他在楚軍中散布謠言:“象鐘離末這些人為項王立下了汗馬功勞,卻最終不能分得土地、獲得封號。他們想與漢王合而為一,消滅項王,分項王的土地?!表椡豕黄鹆艘尚?,派使者到漢軍。漢軍為使者準備了上好的飲食,進獻時,立即假裝驚訝道:“我以為是亞父派的使者,原來是項王的使者?!庇谑前褨|西拿走,以粗惡的食物供給楚軍使者食用。使者回去,把所有情況都匯報給項王。項王又對亞父起了疑心。亞父想要去攻打漢王,項王卻不相信亞父。亞父聽說項王懷疑自己,感嘆道:“天下大事已經(jīng)定形了,大王你好自為之。希望你能讓我告老還鄉(xiāng)。”項王答應(yīng)了。]漢王入武關(guān),招集士兵,想要再次東下。轅生勸說漢王:“請大王你發(fā)軍宛、葉,引項王軍隊南渡,使韓信等人得以聚兵黃河北攻打項王?!睗h王聽從轅生建議,出兵宛、葉,項羽果然領(lǐng)軍南渡,象轅生的計策那樣。[轅生勸說道:“漢軍與楚軍在滎陽、成臬相互抗拒了幾個月,漢軍曾經(jīng)遭到圍困。希望大王你能派軍出武關(guān),那樣項王必會引軍南渡。大王你再深修軍壘抵抗項王。使滎陽、成臬兩地的士兵穿插著休息。韓信等人得以聚兵黃河北趙地。大王你再移軍滎陽。這樣,楚軍就會多方面防御,力量分散,漢軍得以休息后,再與楚軍相戰(zhàn),定會大敗楚軍?!睗h王采用這個計策,發(fā)兵宛、葉。項王聽說漢王駐軍在宛,果然領(lǐng)軍南渡,正象轅生的計策那樣。]韓信和張耳領(lǐng)兵幾萬,東下井陘,攻打趙地取勝,于是報告漢王,請求立張耳為趙王,治理趙國。
漢王答應(yīng)了。[當初,趙王與成安君陳余聽說漢軍到,將要偷襲。于是聚兵井陘路口。廣武君李左車勸道:“聽說漢將韓信曾渡西河,俘虜魏王,擒住夏悅,新近又在閼與打了勝仗。現(xiàn)在來輔佐張耳,打算攻下趙國。這是乘勝離國遠來戰(zhàn)斗,銳氣不可抵擋。我聽說千里行軍必然少糧,戰(zhàn)士面有饑色。先打柴草后做飯,軍隊整天吃不飽。現(xiàn)在井陘大道上,車不能夠并行,騎兵不兵成行列,要行幾百里路,糧食必定在后面。希望大王借給我奇兵三萬偷襲敵軍,從小道出發(fā),截斷漢軍的輜重。你深挖城塹,加高城墻,堅守營地,不要與漢軍交戰(zhàn)。使?jié)h軍向前不能戰(zhàn)斗,后退不能回還。我用奇兵斷絕他們的后路,使他們在野外找不到可以擄掠之物。不用十大,兩位將領(lǐng)的腦袋可以拿到戲下。希望你能考慮我的計策,不然,一定被這兩個人擒住。”成安君不聽廣武君的計策。廣武君的計策不被使用,韓信聞知后,大喜。于是進軍攻打趙國。大敗趙國。攻打趙國前,韓信命令軍中士卒不要殺廣武君,有能夠活捉廣武君的賞金一千。于是有人押著廣武君到戲下。韓信親自為廣武君解開繩子,以軍師的禮節(jié)來對待他,問道:“我想要向北攻打燕地,向東攻伐齊地,怎樣做才能取勝?”廣武君推辭拜謝說:“我聽說打敗仗的將領(lǐng),不可以跟他談?wù)撚赂遥粐覝缤龅拇蟪?,不可以與他謀劃存亡?,F(xiàn)在我只是敗亡之軍的一個俘虜,怎么能夠權(quán)衡大事呢?”韓信說:“我聽說百里奚居住虞國,虞國滅亡,居住秦國,而秦國卻稱霸諸侯,這不是在虞國他就愚策,在秦就聰明,只不過君主用不用、聽不聽的問題。假使成安君聽了你的計策,象我韓信這樣的人,也要被擒了,我傾心聽從你的策劃,希望你不要推辭。”
廣武君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哉f‘狂妄人的話,圣人有選擇地聽’。所以恐怕我的計策未必有用,但愿能向你報效我的愚忠。成安君有百戰(zhàn)百勝的計策。一旦失算,即軍敗鄗山下,身死泜水邊?,F(xiàn)在將軍你渡過西河,俘虜魏王,在閼與擒住夏悅,一舉攻下井陘,沒多久打敗趙軍二十萬,殺了成安君,名震海內(nèi),威震天下,農(nóng)夫不務(wù)農(nóng),婦女不織布,準備華服美食,注意聽取等待你的命令,這是將軍你的長處。
然而現(xiàn)在將士疲乏,不能使用,你想要帶領(lǐng)這些倦疲的士兵駐扎燕國堅固的城墻之下,想戰(zhàn)斗恐怕不能夠,攻城又攻不下,情勢出現(xiàn)危急,日久糧盡,而弱小的燕國卻不歸服,齊軍又必定乘機犯境顯示自己的強大。與燕、齊兩軍相抗持不能攻破,劉、項的實力沒有高下,假如這樣,這是將軍的短處。
我愚笨,且以為這是不利的。所以善于用兵的人不拿自己的短處攻擊別人的長處,而拿自己的長處攻擊別人的短處。”韓信說:“既然這樣該怎么辦呢?”
廣武君說:“現(xiàn)在為將軍計議,不如按甲休兵,鎮(zhèn)撫趙地,安撫孤弱之人,那樣幾百里之內(nèi),肥牛、美酒就會很快自動送到你面前,你用它們來犒勞士兵和將領(lǐng),派兵向北據(jù)守燕國要道,再派能言善辯的人送書信給燕國,展露自己的長處,那樣燕一定不敢不順服。燕順服之后,再派能言的使者到齊國,齊國必定如風一樣歸順,即使他們國家有智謀的人,也無能為力了。象這樣,天下大事就可以謀劃了。戰(zhàn)爭前先虛張聲勢,而后開戰(zhàn)說的就是這個道理?!?br> 韓信點頭說:“好!”于是聽從了廣武君的計策,派使者到齊國和燕國,兩國如風一樣歸順韓信。]
【經(jīng)文】
十二月,漢王拒楚于成皋,饗師欲復(fù)戰(zhàn)。郎中鄭忠說曰:“王高壘深壁,勿與戰(zhàn),使劉賈佐彭越入楚地,焚其積聚,破楚師必矣?!表椨鹉藮|擊彭越,留曹無咎守成皋。時,漢數(shù)困滎陽、成皋,計欲捐成皋以東,屯鞏洛以距楚,用酈生計,復(fù)守成皋。[酈生說曰:“臣聞知人之天者,王事可成;不知人之天者,王事不可成。王者以人為天,而人以食為天。夫敖倉,天下轉(zhuǎn)輸久矣,臣聞其下有藏粟甚多。楚人拔滎陽,不堅守敖倉,乃引而東,令適卒分守成皋,此乃天所以資漢也。方今楚易取而漢反卻自奪其便,臣以為過矣。且兩雄不俱立,楚漢久相持不決,百姓騷動,海內(nèi)蕩搖,農(nóng)夫釋耒,工女下機,天下之心未有所定。愿足下急復(fù)進兵,收滎陽,據(jù)敖倉之粟,塞成皋之險,杜太行之路,拒飛狐之口,守白馬之津,以示諸侯效實形制之勢,則天下知所歸矣。今燕、趙已定,唯齊未下。今田廣據(jù)千里之齊,田間將二十萬之眾,軍于歷城,諸田宗強,負海阻河、濟,南近楚,人多變詐。足下雖遣數(shù)十萬師,未可以歲月破也。臣請得奉明詔說齊王,使為漢而稱東藩?!蓖踉唬骸吧?。”
乃從其畫,復(fù)守敖倉。而使酈生說齊王曰:“王知天下之所歸乎?”王曰:
“不知也?!痹唬骸巴踔煜轮鶜w,則齊可得而有也。若王不知天下之所歸,即齊未可得保也?!饼R王曰:“天下何歸?”酈生曰:“天下歸漢?!?br> 王曰:“先生何以知之?”酈生曰:“漢王與項羽戮力西向擊秦,約先入咸陽者,王之。漢王先入咸陽,項王負約不與,而王之漢中。項羽迂殺義帝,漢王聞之,起蜀漢之兵擊三秦,出武關(guān),而責義帝之處,收天下之兵,立諸侯之后。降城即以侯其將,得賂即以分其士,與天下同其利,英豪賢士皆樂為之用。諸侯之兵四面而至,蜀漢之粟萬船而下。項王有背約之名,殺義帝之罪;于人之功無所記,于人之罪心不忘;戰(zhàn)勝而不得其賞,拔城而不得其封;非項氏莫能用事;為人刻印而不能授;攻城得賂,積財而不能賞;天下叛之,賢才怨之,而莫為之用。故天下之士歸于漢王,可坐而策也。夫漢王發(fā)蜀漢,定三秦;涉西河之外,拔上黨之兵;下井陘之路,誅成安之罪;北破魏,舉三十二城;此蚩尤之兵,非人力也,天之福也。令已據(jù)敖倉之粟,塞成皋之險,守白馬之津,杜太守行之路,拒飛狐之口,而天下后服者先亡矣。王疾先下漢王,齊國社稷可得而保也。不下漢王,危亡立可待也。”田齊以為然,乃聽酈生說,罷歷下兵守?;搓幒钅艘苟杀皆u齊。齊王烹酈生,引兵東走。初,酈生見沛公,沛公方據(jù)床使兩女子洗足,而見酈生。酈生入,長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諸侯耶?且欲率諸侯破秦耶?”沛公罵曰:“豎儒!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諸侯相率而攻秦,何謂助秦攻諸侯乎?”
酈生曰:“必欲聚徒合義兵誅無道之秦,不宜倨見長者?!庇谑桥婀z洗足,起而謝之也。]羽初東,囑曹咎曰:“漢挑戰(zhàn),慎匆與戰(zhàn),勿令漢得東而已?!?br> 咎乃出戰(zhàn)死,漢王遂進兵取成皋。[漢挑曹咎戰(zhàn),楚軍不出。使人辱之數(shù)日。
咎怒,渡兵汜水上。士卒半渡,擊破之,盡得楚國寶貨。]羽聞咎破,乃還軍廣武間,為高壇,置太公于其上。漢王遣侯公說羽,求太公。羽乃與漢約:
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為又,以東為楚。歸漢王父母及呂氏。
【譯文】
十二月,漢王在成皋與楚軍相持不下,犒餉將士之后,想繼續(xù)作戰(zhàn)。郎中鄭忠進諫說:“大王你加固軍壘,不要作戰(zhàn),派劉賈幫助彭超進入楚軍,焚燒他們的糧草,那樣一定能大破楚軍?!表椨鸫藭r向東攻彭越,留下曹無咎把守成皋。當時漢軍多次被困滎陽、成皋,正打算放棄成皋向東進發(fā),駐扎鞏、洛之間抵抗楚軍。采用酈生的計策,又得以拒守成皋。[酈生勸說漢王:
“我聽說只有懂得百姓為什么為天,他奪取天下的事業(yè)才可以成功;反之,就失敗。君王以百姓為天,民以食為天。敖倉長久以來一直是運輸?shù)臉屑~,那里儲藏的糧食很多。楚軍離開滎陽,不堅守敖倉,引兵向東,僅僅命令士兵分別把守成皋,這是上天幫助漢國呀。現(xiàn)在楚軍易于攻打,而漢軍反而失去有利的時機,這可是個大錯誤。況且兩雄不能并立,楚漢兩軍長期相持不下,百姓騷動不安,天下局勢動蕩,農(nóng)夫不種地,婦女不織布,人心不定,希望大王你快些再進兵,收復(fù)滎陽,占據(jù)敖倉的糧食,堵住成皋的險要之地,太行的要道,據(jù)守飛狐隘口,白馬渡口,向天下表明你強大的軍事實力,那樣天下人就知道大權(quán)的歸屬?,F(xiàn)在燕趙之地已經(jīng)平定,只有齊地未被攻下。
齊王田廣擁有千里土地,田間率領(lǐng)軍隊二十多萬,屯兵歷城下,幾個田姓的人勢力都很強大,背靠大海,又有黃河濟水作屏障,南邊靠近楚地,人都善變狡詐。你即使派幾十萬軍隊,也不可能一年半載攻破。我請求捧著明詔游說齊王,使齊地成為漢的東部屏藩?!睗h王說:“好!”聽從酈生的謀畫,重新?lián)匕絺}。派酈生游說齊王:“大王你知道天下的歸屬嗎?”齊王說:
“不知道?!贬B生又說:“大王你知道天下的歸屬,齊地可以存在,為你擁有;假如你不知道,那么齊國就不能保住。”齊王問:“天下歸誰?”酈生說:“天下歸漢所有?!饼R王問:“先生你是怎么知道的?”酈生說:“漢王和項羽并力向西攻打秦,約定先進入咸陽城的為王。漢王先入咸陽,項羽背棄和約,不給關(guān)中土地,卻讓漢王就任漢中。項羽放逐殺害義帝,漢王聽說,發(fā)蜀、漢的軍隊來攻打三秦,出武關(guān),尋找義帝墳?zāi)?,招集天下的士兵,稱王卻在各諸侯之后。凡投降的城池就用侯爵來封賞該城將領(lǐng),得到錢財就分給謀士,與天下的人共同分享他得到的好處,英豪賢士也都愿意為他出力。
各諸侯的士兵從四面八方歸順漢王,蜀漢的糧食用上萬只船也裝不下。項王有背棄和約的名聲,殺害義帝的罪虐;不牢記別人的功勞,對別人的罪過卻常常放在心上;將士有功得不到封賞,攻下城池得不到封爵;只要不是項氏族人就不被任用。給人刻下印綬,卻不肯封授;攻城得到的好處,積蓄的錢財,不肯獎賞;天下的人都背叛他,賢才都怨恨他,不愿意為他出力。所以天下的賢士都歸附漢王,漢王就可以駕馭天下大事了。漢王從蜀漢出發(fā),安定三秦,渡過西河,打敗上黨的軍隊,攻下井陘,誅殺成安君,向北攻打魏國,攻克三十二座城池,這是象蚩尤那樣的神兵,不是普通軍隊所能辦到的,是上天賜予漢的好運?,F(xiàn)在漢王已擁有敖倉的糧食,堵住成皋險要處,把守住白馬渡口,堵塞了通往太行的要道,據(jù)守住飛狐隘口,天下最后服從的必先滅亡。大王你先歸附漢王,齊國社稷可以保全了;不歸附漢王,危險的事馬上就到了。齊王認為酈生說得對,聽從了他的勸告,撤掉歷城的守兵?;搓幒铐n信于是連夜引兵渡河到平原,偷襲齊國。齊王因此烹了酈生,率兵東逃。當初酈生進見沛公,沛公正坐在床上讓兩個女子給他洗腳。酈生進來,只作揖不下拜,說:“你想要幫助秦朝攻打諸侯還是想率領(lǐng)諸候攻打秦朝呢?”沛公大罵:“蠢才,天下的人受秦的壓制已經(jīng)很久了,所以諸侯才相繼起來攻打秦朝,怎么說我?guī)椭爻ゴ蛑T侯呢?”酈生說:“想要集合義兵,誅殺無道的秦朝,就不應(yīng)當坐在床上傲慢地接見長者?!庇谑桥婀V瓜茨_,起身向酈生謝罪。]項羽向東進軍之初,囑咐曹咎:“漢軍來挑戰(zhàn),千萬不要出戰(zhàn),不要讓漢軍向東就行了?!辈芫虥]聽項羽的話,領(lǐng)軍出戰(zhàn)身死。
漢王于是進兵成皋。[漢軍挑逗曹咎出戰(zhàn),楚軍不出戰(zhàn)。漢軍派人侮辱曹咎好幾天,曹咎大怒,引兵渡汜水,軍隊剛渡一半,漢軍攻打,楚軍大敗,漢軍得到許多寶物。]項羽聞知曹咎戰(zhàn)敗,于是回軍廣武間,建一座高壇,把沛公父親太公放在上面。漢王派侯公游說項羽,請求要回太公。項羽與劉邦定立盟約:平分天下,劃鴻溝以西歸漢王,以東歸楚王。放回漢王的父母及妻子呂氏?! 窘?jīng)文】
項王解而東,漢王欲西,張良曰:“今漢有天下大半,而諸候皆附,楚兵疲,食盡,此天亡楚之時,不如因其東而取之。”漢王乃追羽。與齊王韓信、魏相彭越期,會擊楚,皆不會。用張良計,信等皆進兵圍羽垓下,遂滅項氏。[漢王問張良曰:“諸侯不從奈何?”良曰:“楚兵且破,[信、越]
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與共天下,可立致也。齊王信之立,非君王意,信亦不自堅。彭越本定梁地,始,君以魏豹故,越得拜為相國。今豹死,越亦望王,而君王不早定。今能取難陽以北至谷城,以王彭越;從陳以東傅海與齊王信。信家在楚,其意欲復(fù)得故邑。能出捐此地,以許兩人,使各自為戰(zhàn),則楚易破。”于是漢王發(fā)使,使韓信、彭越、劉賈等皆引兵圍羽垓下。]
都洛陽。用婁敬策,徙都長安。[婁敬說王曰:“陛下都洛,豈欲與周室并隆哉?”曰:“然?!本丛唬骸氨菹氯√煜屡c周室異,周之先自后稷,堯封之于邰,積德累善十有余世。公劉避桀居邠,太王以戎狄故去邠,杖馬椎居岐,國人爭歸之。及至文王為西伯,斷虞、芮之訟,始受命,呂望、伯夷自海濱來歸之。武王伐紂,不期而會孟津之上者八百諸侯,皆曰:“紂可伐矣?!?br> 遂滅殷。成王即位,周公之屬傅相焉,乃營成周洛邑,以此為天下之中也。
諸侯四方咸納職貢,道理均矣,有德則易以王,無德則易以亡。凡居此者,欲令周務(wù)以德致人,不欲依險阻,令后世驕奢以虐人也。及周之盛時,天下和洽,四夷向風慕義,懷德附離,而并事天下。不屯一卒,不戰(zhàn)一士,四夷大國之民莫不賓服,效其貢職。及周之衰也,分而為兩,天下莫朝,周不能制。非其德薄,形勢弱也。今陛下起豐沛,收卒三千人,以之徑往而卷蜀、漢,定三秦,與項籍戰(zhàn)于滎陽,爭成皋之口,大戰(zhàn)七十,小戰(zhàn)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腦涂地,父子暴骨于中野,不可勝數(shù),哭泣之聲未絕,傷夷之卒未起,而欲比隆于成康之時,臣竊以為不侔矣。且夫秦地被山帶河,四塞以為固,卒然有急,百萬之眾可具,此所謂天府也。陛下入關(guān)而都之,山東雖亂,秦之故地可全而有。夫與人斗,不扼其喉而拊其背,未能全勝也。今陛下入關(guān)而都長安,業(yè)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喉而拊其背。”高祖以問群臣。群臣皆山東人,爭言周王七百年,秦二世即滅,不如都洛陽。洛陽東有成皋,西有崤、澠,背河,向伊、洛,其固亦足恃也,留侯曰:“洛陽雖有此固,其中小,不過數(shù)百里,地薄,四面受敵,此非用武之國也。夫關(guān)中左崤、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宛之利,阻三面而獨守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足以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婁敬說是也。”于是高祖即日駕,西都關(guān)中。]
【譯文】
項王罷兵東歸,漢王想要帶兵向西,張良說:“現(xiàn)在漢擁有天下大半的土地,諸侯也都歸附,楚兵疲憊,糧食盡絕,這是上天要滅亡楚國的時候,不如趁楚軍東歸,攻打它?!睗h王于是追擊項羽的軍隊,與齊王韓信、魏相彭越約定合力攻擊楚軍,二人都不來會合。后來采用張良的計策,使韓信等人發(fā)兵,把項羽圍在垓下,于是滅掉了項羽。[漢王問張良:“諸侯不聽怎么辦?”張良說:“楚兵將要被打敗,而韓信、彭越等人沒有封地,他們不來本來是必然的,大王如果能和他們共同擁有天下,他們就可以馬上出兵。齊王韓信自立,不是大王你的本意,因而他地位不牢固。彭越本來往在梁地,當初,大王因魏王豹封他為相國,現(xiàn)在魏豹已死,彭越正瞅著魏王的位子,而大王卻不早做決定。如果能把睢陽以北至谷城的土地分給彭越,把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經(jīng)文】
臣聞周有天下,其理三百余年。成康之隆也,刑措四十余年而不用;及其衰也,亦三百余年。[太公說文王曰:“雖屈于一人之下,則申于萬人之上,唯賢人而后能為之。”于是文王所就而見者六人,求而見者十人,所呼而友者千人,友之友謂之朋,朋之朋謂之黨,黨之黨謂之群,以此友天下賢人者二,人而歸之,故曰:“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贝酥^也。]故五伯更起。伯者常佐天子,興利除害,誅暴禁邪,匡正海內(nèi),以尊天子。五伯既沒,賢圣莫續(xù),天子孤弱,號令不行,諸候恣行,強凌弱,眾暴寡。[吳王問伍胥曰:“伐楚如何?”對曰:“楚執(zhí)政眾而乖,莫適任患。若為三師以肄之,一師至,彼必皆出,彼出即歸,彼歸即出,楚必道敝,亟肄以疲之,多方以誤之。既疲,而后以三軍繼之,必大克?!标H閭從之。楚于是乎始病。
越王勾踐問于大夫種曰:“伐吳如何?”對曰:“伐吳有七術(shù),其略云尊天事鬼,以空其邪;遺之好美,以榮其志;遺之巧工,使起宮室,以盡其財;遺之諛臣,使之易伐;強其諫臣,使之自殺;堅甲利兵,以承其弊。越王于是飾美女西施,獻之吳王。吳王悅之。子胥諫,不受。吳王誅子胥。越又為榮盾,鏤以黃金獻之吳王。吳王受之,而起姑蘇之臺,五年乃成,百姓道死。
越又蒸粟種遺吳王,吳王付人種之,不生,吳大饑。齊桓公欲弱楚,乃鑄錢市生鹿于楚。楚聞之,喜,廢耕而獵鹿,桓公藏粟五倍。楚足錢而乏粟?;腹碎]關(guān),楚降者十四五。及柯之盟,桓公欲倍曹沫之約,管仲因而信之,諸侯由是歸齊。故其稱曰:“知與之,為取政之寶也。鄭桓公欲襲鄶,先問鄶之豪杰、良臣、辯士,書其名姓,擇鄶之良田貽之,為官爵之名而書之,因為疆場郭門之外而埋之以雞狐之血。鄶君以為內(nèi)難也,盡殺之?;腹蛞u鄶。此皆諸候恣行,天子之令不行也。]田常篡齊,六卿分晉,并為戰(zhàn)國。此人之始苦也。[齊侯與晏子坐于露寢,公嘆曰:“美哉!茲室其誰有此乎!”
晏子曰:“如君之言,其陳氏乎?陳氏雖無大德,而有施于人,豆區(qū)釜鐘之數(shù),其取之公也薄,其施之人也厚。公厚斂焉,陳氏厚施焉,人歸之矣。詩云:‘雖無德與汝,式歌且舞?!愂现烁栉柚?。后世若少墮,陳氏而不亡,則國其國也已?!焙蠊埤R。智伯從韓魏之君伐趙,韓魏陰謀叛。
智果曰:“二王殆將有變,不如殺之;不殺,則遂親之。”智伯曰:“親之奈何?”智果曰:“魏宣子之謀臣趙葭,韓康子之謀臣段規(guī),是皆能移其君之計。君與二君約破趙,則封二子萬家之縣各一。如是,則二主之心可以無變?!敝遣粡?。韓魏果反,殺智伯。]于是強國務(wù)功,弱國務(wù)守,合縱連橫,弛車轂擊,介胄生蟣虱,人無所告訴。
【譯文】
我聽說周朝擁有天下太平元事的時間有三百多年,成康興盛之際,刑罰擱置四十多年不被使用,及其衰落,也是三百多年。[姜太公對周文王說:“僅屈居于一人之下,然而卻高居于萬人之上,只有賢能之士能做到。”于是周文王禮賢下士親近并見到的有六人,經(jīng)過尋找后見到的有十人,一經(jīng)呼喚即成為朋友的有上千人。由友及朋,由朋及黨,由黨及群,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象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多。用這種辦法來接交天下賢能之人有三分之二。人民也都歸順他。所以說:“周文王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仍然向商紂稱臣?!?br>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因此五霸相繼興起。這些霸主常常輔佐天子,興利除害,誅除暴虐,禁止邪惡之事,扶正天下,使天子得到萬人景仰。五霸死后,圣賢之人沒有繼續(xù)出現(xiàn),天子于是孤弱起來。號令不被施行,諸侯恣意罔行,以強凌弱,以眾欺寡。[吳王問伍子胥:“你認為攻打楚國會怎么樣?”伍子胥回答說:“楚國執(zhí)掌大權(quán)的人很多,但卻不團結(jié),沒有一個能在憂患時擔當大任的。如果派三支軍隊騷擾楚軍,一軍到,楚軍必定會全部出動。彼出動,我撤退,彼撤退,我出動,這樣楚軍一定疲敗不堪。多次騷攏楚軍,再多方面對它進行誤導(dǎo)。等到疲乏之后,再以三軍來攻打它。這樣必定能大敗?!?br> 吳王闔閭聽從了伍子胥的建議。楚軍因此開始衰敗。越王勾踐問大夫文種:
“你以為攻打吳國怎么樣?”文種回答:“攻打吳國有七種方法,策略是這樣的:尊天命,事鬼神,控制邪異之說;贈送貴重的東西,取悅吳王的心,使其妄自尊大;贈送能工巧匠,建造華美浩大的宮室,使吳國財物困乏;贈送阿諛奉承的奸臣,向吳王獻媚,使吳王狂妄自大;慫恿進諫的大臣向吳王進言,使吳國內(nèi)部自相殘殺;乘吳國衰弱之時,用精銳的部隊攻打。”鑒于此,越王勾踐把美女西施進獻吳王,吳王很高興。伍子胥進諫阻止,吳王不聽,反而殺了伍子胥。越國又把雕刻著黃金的精美欄桿進獻給吳王,吳王開始建筑姑蘇臺,花了五年時間才建成,老百姓尸橫遍野。越國又蒸粟米種送給吳國。吳國發(fā)給老百姓播種,結(jié)果顆粒不生,于是全國發(fā)生大饑荒。齊桓公想要削弱楚國的勢力,就鑄造大量的錢幣從楚國高價收買大量的活鹿。楚人聞?wù)f鹿貴,大喜,紛紛棄農(nóng)獵鹿。齊桓公儲藏糧食是平常的五倍。楚國人雖然錢多,卻沒有糧食,齊桓公封閉關(guān)門,楚國降齊國的人有十分之四五。
及至在柯地會盟,齊桓公想要背棄信義,不歸還魯國侵地,管仲勸說桓公,不背曹沫之約,樹立齊國的威望。各個諸侯國果然由此歸順齊國,所以說:
知道給予,是獲取政權(quán)的法寶。鄭桓公想要偷襲鄶國,先打聽鄶國豪杰、良臣、善辯之士的姓名,然后挑選鄶國的良田賜給他們,繼而封以高官顯爵,并把這些封賜書寫在冊籍上,埋在城門外的戰(zhàn)場上,用雞狐之血來祭祀。鄶國國君認為國內(nèi)發(fā)生內(nèi)訌,把這些豪杰,良臣、辯士全都誅戳了。鄭桓公于是偷襲鄶國。以上這些都是諸侯恣意罔行,天子的號令不被施行的例子。]
田常篡奪齊國的大權(quán),范、中行、知、趙、魏、韓把持晉國朝政,后來,范、中行、知三家敗亡,趙、魏、韓三家分晉,成為戰(zhàn)國時的諸候國。從此之后,百姓開始遭難。[齊桓公與晏子坐在大堂之上。齊桓公感嘆道:“真美呀,象這樣的宮室還有誰會擁有呢!”晏子說:“你所說的話,是與陳氏相比嗎?
陳氏雖然沒有大的功德,卻有恩惠于別人,官爵奉祿這些東西,他從你這兒索取的少,施與別人的卻很多。你厚征暴斂,陳氏優(yōu)厚施與,所以人民都歸順他?!对娊?jīng)》說:‘雖無德與汝,式歌且舞。’陳氏施恩的行為,必定得到人民的贊揚。你的后代如果稍微一怠惰衰落,陳氏那時還健在,那么齊國將成為陳氏的了?!焙髞黻愂瞎淮蹔Z齊國大權(quán)。智伯令韓、魏的君主跟隨自己攻打趙國,韓魏兩國陰謀造反。智果對智伯說:“韓、魏二王大概要反叛,不如殺掉他們,不然就親近他們?!敝遣f:“親近他們該怎么辦?”
智果說:“魏宣子的謀臣趙葭,韓康子的謀臣段規(guī),都是能勸說其君主改變計策的人,你與這兩個人約定一同攻打趙國,然后再分封這兩個人萬戶之縣各一。如果這樣,韓魏二王就不會背叛。”智伯不聽智果的計策。后來韓魏兩家果然造反,殺了智伯。]當此之際,強國致力攻打弱國,弱國忙于嚴守。
合縱連衡,戰(zhàn)火四起,士兵的鎧甲頭盔長滿了虱子,百姓的冤苦無處訴說?! 景凑Z】
身為一方霸主,欲稱霸天下,節(jié)制諸候,除了要靠軍事實力以外,更要修行仁德,講求信義。齊桓公接受管仲的建議,不背曹沫之約就是很好的例子。
齊桓公歸國即位后,想要成就霸業(yè),于是任用管仲、鮑叔、隰朋等賢人治理國家加強軍事實力。齊國逐漸強大,開始吞并鄰國。齊桓公五年,桓公派兵攻打魯國。魯國此時正是莊公在位。莊公派自己的大將曹沫與齊國交戰(zhàn),結(jié)果連連失利。莊公害怕了,請求割地求和,桓公同意了,于是雙方會盟柯地。齊桓公與魯莊公坐在盟壇上談判,曹沫突然拿著匕首劫持齊桓公。齊桓公的左右一時都愣住了不敢輕舉妄動,同曹沫:“你想要干什么!”曹沫回答:“齊國強大,魯國弱小,你們以大欺小強占我們魯國土地,太過分了!”
齊桓公君臣見狀于是答應(yīng)全部歸還魯國侵地。曹沫于是放下匕首,走下盟壇,歸到臣子的位置上,神色不變。齊桓公大怒,想要毀約,管仲勸他說:“如果因為貪圖小利而失信于天下諸候,我們就會處于被動,孤助無援,不如歸還侵地,以此來取信天下諸侯,樹立我們齊國的信譽?!饼R桓公聽從了管仲的勸告,把戰(zhàn)勝得到的土地都歸還魯國。齊國因此威望大增,各諸候國也都想歸附齊國。
齊桓公因為遵守信譽,肯于放棄小利,顧全大體,得到各諸候的信任,最終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所以說不論是國家、公司還是個人,要想成就事業(yè),除了靠實力之外,還要講求信譽,以信取人,不要顧小利忘大局。
【經(jīng)文】
及至秦蠶食天下,并吞戰(zhàn)國,一海內(nèi)之政,壞諸侯之城,法嚴政峻,諂諛者眾。使蒙恬將兵北攻胡,尉佗將卒以戍粵,宿兵無用之地,人不聊生。
始皇崩,天下大叛,陳勝、吳廣舉于陳[陳涉、吳廣戍漁陽,屯大澤。會天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當斬。二人乃謀曰:“今已失期當斬。今舉大計亦死,死為國可乎?”乃先說鬼神威眾,因斬尉。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藉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耳。壯士不死,則亡已;死則舉大名。侯王將相,寧有種乎?”徒屬皆曰:“敬受命?!彼旆謱⑨叩?,自立為陳王。]武臣張耳舉于趙,[武臣略定趙地,號武信君。蒯通說范陽令徐公曰:“范陽百姓,蒯通也。竊憫公之將死,故吊。雖然賀公得通而生也。”徐公再拜曰:“何以吊之?”通曰:“足下為令十年矣,殺人之父,孤人之子,斷人之足,黥人之手,甚眾。然而慈父孝子所以不敢事刃公之腹中者,畏秦法也。今天下大亂,秦政不施,然而慈父、孝子將爭接刃公之腹,以復(fù)其怨,而成其名,此通之所以吊也?!痹唬骸昂我再R得子而生也?”
通曰:“趙武信君不知通不肖,使人候通,問其死生,通見武信君而說之曰:
‘必將戰(zhàn),勝而后略地,攻得而后取天下城,臣竊以為殆矣。用臣之計,無戰(zhàn)而略地,不攻而下城,傳檄而千里可定矣?!藢⒃唬骸沃^也?’臣因說曰:‘范陽令宜整頓其士卒,以守戰(zhàn)者也。怯而畏死、貪而好富者,故欲以其城先下君,先下君而不利,則邊地之城皆將相告曰:范陽令先降而身死。
必將嬰城固守,皆若金城湯池,不可攻矣。為君計者,莫如以黃屋朱輪迎范陽令,使馳鶩于燕趙之郊,則邊城皆將相告曰:范陽令先下而身富貴矣。必相率而降,猶如坂上走丸也。’此臣之所謂傳檄而千里定者也?!毙旃侔?,具車馬遣通。通遂以此說武臣。武臣以車百乘、騎二百、侯印,迎徐公。燕趙聞之,降者三十余城,如蒯通策也。]項粱舉吳,[梁令項羽殺假守通,便舉兵起吳。]田儋舉齊,景駒舉郢,周市舉魏,韓廣舉燕。窮山通谷,豪杰并起,而亡秦族矣。
【譯文】
等到秦國蠶食天下,并吞六國,天下政權(quán)統(tǒng)歸秦國,各諸侯的城池都遭到破壞。秦法律嚴酷,政治殘暴,阿諛諂媚的朝臣多。秦派大將蒙恬北攻匈奴,派大將尉佗戍衛(wèi)南海,駐兵荒涼毫無用處之地,民不聊生。秦始皇駕崩后,天下大亂,叛軍蜂起,陳勝吳廣在陳地起義,[陳涉、吳廣去漁陽服徭役,路經(jīng)大澤時,趕上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計已經(jīng)超過預(yù)定期限。按秦朝法律,超期要被斬首。陳、吳二人商議:“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期,按法律當斬。現(xiàn)在起義是死,可是為了奪取國家政權(quán)而死不是更值得嗎?”于是二人先用鬼神之事讓眾人由衷信服,然后殺了押送他們的官吏。二人招呼一同戍邊的屬眾說:“大家在這里遇大雨,已經(jīng)超期,按法律當被斬首,假使不必斬首,那么戍邊而死的人也有十分之六七,在這種情況下,壯士不死便罷,死也應(yīng)當成就大名,死得豪壯。王侯將相難道都是天生的嗎?”屬眾都贊同道:“愿意聽從你的命令?!庇谑嵌朔峙蓪㈩I(lǐng),攻占土地。陳勝自立為陳王。]武臣張耳在趙地起義,[武臣剛剛平定趙地,自封為武信君。蒯通游說范陽縣令徐公:“我蒯通是范陽一個普通百姓,因私下憐憫你快要死了,所以來吊唁。
雖然如此還是祝賀你遇到我而得以起死回生?!毙旃俅伟葜x問道:“你憑什么吊唁呢?蒯通回答:“你在范陽做縣令已經(jīng)十年了,殺害別人的老父,使別人的幼子成為孤兒,砍斷別人的手腳,傷天害理之事干得太多了。但是慈父孝子之所以不敢殺掉你,是畏懼秦朝的法律?,F(xiàn)在天下大亂,秦朝的政治法律不被施行,慈父孝子必定乘此機會爭先恐后要來殺掉你,來平復(fù)他們心中的怨氣,成就他們的美名。這就是我來吊唁你的原因。”徐公又問:“憑什么祝賀我得到你又可以起死回生呢?”蒯通回答道:“趙武信君不知道我蒯通無才,所以派人來拜訪我,詢問將來成敗之事,我將去拜見并游說他:
‘通過戰(zhàn)爭來奪取土地,獲得天下的城池。以愚見,這是很危險的事。如果你使用我的計策,可以不必通過戰(zhàn)爭就能奪取土地,攻下城池。只要傳遞檄文,千里之地就可以安定了?!w武信君一定會問:‘這是什么意思?’我就說:‘你前來攻打范陽,范陽令當然要整頓軍隊,守衛(wèi)城池,準備作戰(zhàn)。
而城中貪生怕死、貪圖富貴的人,必定想讓范陽先投降你,先投降卻沒得到好處,邊地的其它城池就會相互轉(zhuǎn)告:范陽令先投降而被殺,我們一定要繞城固守,使城池固若金湯,不能被攻破?,F(xiàn)在你的權(quán)宜之計,不如用高大的宮室、華貴的馬車結(jié)交范陽令,讓他奔走燕趙周圍,那樣邊地的其它地區(qū)就會相互轉(zhuǎn)告:范陽令先投降而身著富貴。他們必定會如坡地上滾動的泥丸相繼投降你?!@就是我所說的傳遞檄文,千里之地可成安定的計策。”徐公再次感謝。于是準備車輛馬匹派遣蒯通游說武信君。蒯通就以前事來勸說趙武信君。趙武信君用車二百乘、馬匹二百、侯爵的印綬拜迎徐公。燕趙之地的其它城池聽說后,歸降的有三十多個城池。一切都如蒯通的計策那樣。]
項梁在吳地舉兵,[項梁命令項羽殺掉代理郡守殷通,便從吳地舉兵起義]田儋在齊地舉兵,景駒在郢地舉兵,周市在魏地舉兵,韓廣在燕地舉兵,普天之下,豪杰并起,最終滅掉了秦朝。 【按語】
用鬼神之事威眾,是歷來封建統(tǒng)治者常采用的一種方法。這種讖緯之說其實是一種虛妄之談,但是統(tǒng)治者常利用它來麻痹人民,以此來作為上天、鬼神對自己身分地位的一種承諾。陳勝、吳廣也正是憑此首先起義的。
陳勝、吳廣因為成邊遇雨失期,將要被斬首,于是準備起義,但害怕不成功,又苦于沒有好的借口,于是請算卦人卜卦,算卦的人知道他們的意圖,就順意說道:“你們要做的事肯定會成功?!蓖瑫r又教給陳勝、吳廣威服眾人的方法:把“陳勝王”三個字書寫在丹帛上,放在魚腹中。士兵買魚準備做飯,發(fā)現(xiàn)了魚腹中的丹帛,感到非常奇怪。陳勝又暗地讓吳廣到附近的宗祠里,趁士兵在篝火旁取暖,學著狐貍叫:“大楚興,陳勝王?!笔勘牭胶笠捕挤浅s@愕。陳勝、吳廣趁機扇動士兵殺了押送他們的官吏,舉兵起義。
一同戍邊的人因此也都真心跟隨陳勝、吳廣。
不僅陳勝如此,歷代封建統(tǒng)治者為了使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合法,也都靠鬼神來愚弄人民,本卷后面提到王莽利用銅匱符命建立新朝是又一個利用鬼神讖緯的例子,這里不再細說。
圖讖鬼神是一種虛妄之談,不少統(tǒng)治者利用它站穩(wěn)了腳跟,得到了人民的許可,從中我們是否可以得到這樣一種啟示:一個公司,一個企業(yè)要想在市場經(jīng)濟的大潮中站穩(wěn)腳跟,擴大市場,必須讓廣大消費者認識你,買你的帳。除了產(chǎn)品的質(zhì)量和信譽以外,還需要宣傳,讓消費者從心目中認可你,喜歡你,當然這種宣傳必須建立在屬實的基礎(chǔ)上,不能是自吹自擂虛妄之說。
【經(jīng)文】
漢高祖名邦,字季,姓劉氏,沛國豐邑人,為泗上之亭長。秦二世元年,陳勝等起,勝自立為楚王。[張耳陳余諫曰:“將軍出萬死之計,為天下除害,今始至陳,而自立為王,是示天下之私也。不如立六國后,自為樹黨,進師而西,則野無交兵,城無守墻,誅暴秦,據(jù)咸陽,以令諸侯,天下可圖也?!?br> 勝不聽。]沛人殺其令,立高祖為沛公。時,項梁止薛,沛公往從之,共立義帝。[范增說項梁曰:“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
故語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今陳勝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勢不長。今君起江東,楚鋒起之,將皆爭附君者,以君代代楚將,為將復(fù)立楚后也。”梁因求懷王孫心立之。]約曰:先入咸陽者王之。
【譯文】
漢高祖劉邦,字季,沛國豐邑人,早年擔任泗水亭長之職,秦二世元年陳勝等人起義,陳勝自立為楚王。[張耳、陳余進諫道:“將軍你冒著生命危險,為天下百姓除害,現(xiàn)在剛剛到陳地,就自立為王,這是告訴人們天下是你私有的財產(chǎn),對你是很不利的。不如立六國的后代為王,讓他們自樹黨羽,你向西進軍,不必交兵就會暢通無阻。誅戮殘暴之秦,據(jù)守咸陽,傳令諸侯,天下可以掌握在你的手中了。”陳勝不聽從這一建議。]沛地人殺掉他們的縣令,立劉邦為沛公。此時,項梁駐軍薛地,劉邦去跟隨他,共立楚懷王孫子為義帝,[范增勸說項梁:“秦朝消滅六國,楚國最沒有罪過,不應(yīng)當滅,自從楚王作為人質(zhì)入秦國,沒返回楚國,天下百姓都憐憫他。所以說‘楚國哪怕只剩三戶了,那么滅掉秦朝的,必定是楚國’。現(xiàn)在,陳勝首先起事,不立楚國后代,其勢焰肯定不會長久。你從江東舉事,楚地之人蜂起歸附你,是因為你家世代為楚將,即將立楚國的后代為王?!表椓河谑菍ふ页淹醯膶O子心,立為懷王。]約定:先攻打進咸陽的,就做關(guān)中王。
【經(jīng)文】
秦將章邯,大敗項梁于定陶。梁死,章邯以為楚不足憂,乃北伐趙。楚使項羽等救趙,遣沛公別將西入關(guān)。沛公遂攻宛,降之。[沛公攻宛,南陽太守呂..保城不下。沛公欲遂西,張良曰:“強秦在前,宛兵在后,此危道也。”
乃圍宛,宛急,..欲自殺,有舍人陳恢,逾城見沛公曰:“宛吏人懼降必死,固堅守,足下盡日攻之,死殞者必眾,引兵而去,宛必隨之。足下前失咸陽之約,后有強宛之患。不如約降,封其守,引其甲卒而西,諸城未下者,必開門而待足下?!迸婀唬骸吧啤!狈鈪?.為殷侯。]攻武關(guān),大破秦軍。[趙高殺二世,立子嬰,遣兵拒關(guān)。張良曰:“秦兵尚強,未可輕也。愿益張旗幟諸山上,為疑兵。令酈食其持重寶啖秦將?!鼻貙⒐B和俱西。沛公欲聽之。良曰:“此獨其將欲叛,恐士卒不從。士卒不從,必危。不如因其懈而擊之。乃擊秦軍,破叛。]入咸陽,與秦人約法三章。[秦人獻牛、酒。沛公讓,不受。于是人知德矣。]遣兵拒關(guān),欲王關(guān)中。是時項羽破秦軍于河北,率諸侯兵四十萬至鴻門,欲擊沛公,沛公因項伯自解于羽。
【譯文】
秦將章邯在定陶大敗項梁的軍隊。項梁死,章邯認為楚軍不值得憂慮,于是北攻趙地。楚王派項羽等率軍解趙地之圍,派沛公為別將向西入關(guān)。沛公于是攻打宛城。宛城投降。[沛公攻打宛城,南陽太守呂..堅守城池,一時攻打不下。沛公想舍棄宛城繼續(xù)向西進兵。張良進諫:“前有強大秦兵,后有宛兵追擊,此時向西,必要處于危險的境地。”于是沛公圍定宛城。宛城告急,呂太守想要自殺,呂有個舍人陳恢,跳出城來見沛公:“宛城官吏怕投降后仍是死,于是堅守城池。你如果整天攻打它,死傷的人必定很多。如果你率軍撤退,宛兵必定從后追趕你的軍隊。這樣你一方面失掉先人咸陽為王的機會,另一方面又有強大的宛軍為后患,不如招宛投降,封宛城的將領(lǐng),然后帶宛兵向西入關(guān),其余各城未被攻下的,必定開門迎接你?!迸婀f:
“好!”封呂..為殷侯。]攻打武關(guān),大敗秦軍[趙高殺了秦二世,立子嬰為皇帝,派兵拒守武關(guān)。張良對沛公說:“秦軍現(xiàn)在還很強大,不可輕敵。希望多用旗幟插在各山上,來迷惑秦軍。再派酈食其帶貴重的禮物賄賂秦將領(lǐng)?!鼻爻瘜㈩I(lǐng)果然想連和沛公一同向西人咸陽。沛公想要答應(yīng)這一建議。
張良進諫:“這只是將帥想要背叛秦朝,恐怕士卒不會隨從。士兵不跟從,必定會出現(xiàn)危險,不如乘著現(xiàn)在懈怠攻打它?!庇谑桥婀绍姽ゴ蚯剀?,大勝秦軍。]沛公攻入咸陽,與秦人約法三章。[秦人送牛肉、美酒給沛公,沛公不要。秦人知道沛公是有德行的人。]沛公派兵拒守武關(guān),想要稱王關(guān)中。
此時,項羽在黃河北大敗秦軍,率各諸侯士兵四十萬到達鴻門,想要攻打沛公。沛公由于項伯相救,得以逃脫?! 窘?jīng)文】
羽遂殺子嬰而東都彭城。立沛公為漢王,王巴、漢。[漢王不肯就國,欲攻楚。蕭何曰:“王雖王漢,之惡不猶愈于死乎?且詩曰‘天漢’,其稱甚美。夫能屈于一人之下,而申于萬人之上,湯武是也。愿大王王漢中,撫其士人,以致賢人,收巴蜀,還定三秦,天下可圖?!盷于是用韓信策,乃東伐,還定三秦。[漢王之國也。韓信亡楚,從入蜀,無所知名。數(shù)與蕭何語,何奇之,薦為大將軍。信拜禮畢,王曰:“丞相數(shù)言將軍,將軍何以教寡人計策?”
信謝,因問王曰:“今東向爭權(quán)天下者,豈非項王耶?”曰:“然?!毙旁唬?br> “大王自料勇悍、仁強孰與項王比?”漢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毙旁侔葙R曰:“雖信亦以為大王不如也。然臣嘗事之,請言項王之為人也。項王暗啞叱咤,千人皆廢,然不能任屬賢將,此特匹夫之勇也。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有功當封爵者,印剜弊,忍不能與,此所謂婦人之仁也。項王雖霸天下而臣諸侯,不居關(guān)中而都彭城,有背義帝之約,而以親愛王,諸侯不平。諸侯之見項王遷逐義帝置江南,亦皆歸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項王所過,無不殘滅者,天下多怨,百姓不親附,特劫于威,強服耳。名雖為霸,實失天下心。故曰其強易弱。今大王誠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義兵從思東歸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為秦將,將秦子弟數(shù)歲矣,殺亡不可勝計,又欺其眾降諸侯,至新安,項王計坑秦降卒二十余萬,唯獨邯、欣、翳得脫,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強以威而王此三人,秦人莫愛也。大王之入武關(guān),秋毫無所害,除秦苛法,與民約法三章耳。秦民無不欲得大王王秦者。
于諸侯之約,大王當王關(guān)中,關(guān)中民咸知之。大王夫職入漢中,秦人無不恨者。今大王舉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庇谑菨h王大喜,遂聽信計。初,漢王之國也。張良送至褒中,說漢王曰:“王何不燒絕所過棧道,示天下無還心,以固項王意?!睗h王乃使張良還,因燒之。楚以此無憂漢王之心也。]
田榮怨項王之不己立,殺田市,自立為齊王。羽北擊滅齊,[項羽以吳令鄭昌為韓王拒漢。張良遺項羽書曰:“漢王失職之蜀,欲得王關(guān)中,如約即止,不敢反?!庇忠札R反書遺羽曰:“齊欲滅楚?!庇鹨怨什晃餍校睋酏R。]
而使九江王殺義帝于郴。漢王為之縞素發(fā)喪,臨三日,以告諸侯。[董公說漢王曰:“臣聞順德者昌,失德者亡;兵出無名,事故不成。故曰明其為賊,敵乃可服。項王為無道,放殺其主,天下之賊也。夫仁不以勇,義不以力,三軍之眾為之素服,以告諸侯,為之東伐,四海之內(nèi),莫不仰德。此三王之舉也。漢王曰:“善?!盷
【譯文】
項羽于是殺掉子嬰,向東定都彭城。封沛公為漢王,統(tǒng)治巴、蜀之地。[劉邦不肯去巴蜀上任,想要攻打楚國。蕭何說:“大王雖然稱王巴、漢,漢地的險惡不是比死還強嗎?況且《詩經(jīng)》上說‘天漢’,這個稱呼也很美。能夠屈居于一人之下,而高居于萬人之上,是湯武這樣的圣人。希望大王能就任漢中,安撫漢中百姓,收羅賢能之人,取得巴蜀的土地,再安定三秦。這樣天下的大權(quán)就可以謀取了?!庇谑菨h王用韓信的計策,向東進攻,再次安定三秦之地。[漢王到巴蜀就任,韓信從楚王那兒逃出來,跟從漢王入蜀,沒有什么名氣。屢次與蕭何接觸后,蕭何認為韓信是個人才,推薦給漢王劉邦,拜為大將。韓信拜謝后,漢王問道:“蕭丞相多次在我面前美言將軍,將軍用什么計策來教我成就霸業(yè)呢?”韓信拜謝,問漢王劉邦:“現(xiàn)在和你爭奪天下大權(quán)的,難道不是項羽嗎?”劉邦點頭說是。韓信說:“大王你自覺勇敢、驃悍、仁義、強大與項羽比怎么樣?”劉邦默然不語,許久說道:“不如項羽?!表n信又施禮祝賀道:“即使是我韓信也認為大王在這些方面不如項羽。然而我曾經(jīng)在項羽手下謀事,請允許我說說項羽的為人。項羽武藝高強,叱咤風云,有萬夫不擋之勇,然而卻不善于任用手下的賢能將士。所以這種勇敢也只不過是匹夫的勇敢罷了。項羽遇見百姓,恭敬又慈愛,說話語氣和悅,士兵生病,項羽哀痛哭泣,分自己的飲食給病人,到用人打仗應(yīng)當封賞的時候,卻把持已經(jīng)磨損的印綬,不忍封賞。這是婦人的仁義作法。項羽稱霸天下使諸侯臣服,不定都關(guān)中卻定都彭城,背棄先前與義帝定立的和約,任用親信的人為王,諸侯對此十分不滿。諸侯見項羽放逐義帝到江南,也都放逐各自君主,而自己在富饒之地稱王。項羽軍隊所過之處,到處殘害生靈,天下怨聲載道,百姓不歸順,只不過是迫于暴力,勉強順從罷了。項羽名雖為霸主,其實已經(jīng)失去民心。所以說,他的強大容易衰落?,F(xiàn)在大王假如能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武勇的人,什么人不可以誅殺!用天下的城池分封有功之人,有誰會不服!用想要東歸的士兵攻打東方的敵人,敵人怎么會不失?。r且三秦之地的諸侯,都是秦朝舊將,率領(lǐng)秦朝士卒已經(jīng)許多年了,戰(zhàn)死的人已不計其數(shù)。他們又誑騙部下投降諸侯,到新安,項羽欺詐活埋秦兵二十多萬,唯獨邯、欣、翳三人得以逃脫,秦地的百姓對這三個人恨之入骨。現(xiàn)在楚國強用高壓手段封這三個人為王,三秦的百姓沒有擁戴他們的。大王你一入武關(guān),秋毫無犯,廢除秦朝嚴苛的法律,與秦地百姓約法三章。三秦的人沒有不想讓大王你稱王三秦之地的。按照以前與諸侯訂立的和約,大王你應(yīng)當稱王關(guān)中,這些關(guān)中百姓是都知道的。大王你失去關(guān)中王的職位進漢中,秦地人沒有不報怨項羽的?,F(xiàn)在大王你舉兵向東,三秦之地可通過傳遞檄文而平定了。”聽了這番話后,劉邦很高興,于是聽從韓信的計策。當初,漢王到巴蜀之地上任,張良送到褒中,勸說漢王道:“大王為什么不燒掉所經(jīng)過的棧道,向天下的人表示你沒有歸還關(guān)中之心,來讓項羽放心?”漢王于是派張良回去,燒掉所有經(jīng)過的棧道。楚王項羽因此不再擔心漢王有歸關(guān)中之心了。]田榮報怨項羽不立自己為王,于是殺掉田市,自立為齊王,項羽率軍北滅齊。[項羽拜吳地縣令鄭昌為韓王攻打漢王,張良送信給項羽說:“漢王失掉關(guān)中王的位子,到蜀就任,想稱王關(guān)中,按照約定立即停止,不敢謀反”又把齊王謀反的信拿給項羽看,說“齊想滅掉楚國”項羽因此不向西攻打劉邦卻向北攻打齊王田榮。]項羽派遣九江王在郴地殺死了義帝。漢王劉邦為義帝披麻戴孝,大辦喪事,哀痛哭吊三天后,把此事遍告天下諸侯。[董公對漢王劉邦說:“我聽說順應(yīng)民德的人必定昌隆,失掉民德的人必定滅亡。出兵沒有原因,事情就不會成功。所以說讓天下明白對方是寇賊,對方才有可能歸服。項羽行慘無人道之事,放逐殺害義帝,是天下的賊寇。行仁義不靠勇猛,講義氣不靠武力,三軍士卒才能心悅誠服。把這件事遍告諸侯,再進行東伐,那樣四海之內(nèi)沒有不敬仰你的德行,這才是夏禹、商湯、周文、武三王的義舉?!睗h王點頭稱善。]
【按語】
項羽在新安計坑秦兵二十萬,只放了章邯、長史欣、都尉翳三人。這是項羽稱霸過程中失去民心的一個重要事件,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項羽兵敗垓下的必然結(jié)局及其緣由。為什么這樣說呢?
章邯是秦大將,與項羽會戰(zhàn)多次,沒有取勝。秦二世對章邯不滿意,下詔指責。章邯害怕了,派長史欣去觀察動向。長史欣到咸陽,趙高躲避不見,有懷疑章邯之心。長史欣害怕逃跑,趙高派人追殺。長吏欣回到章邯軍中把前事向章邯做了匯報,并勸章邯投降項羽。項羽此時軍中少糧,不能繼續(xù)作戰(zhàn),于是同意了章邯的投誠,立為雍王,長史欣為上將軍。在新安,項羽手下的諸候、官吏甚至士卒都對投降的秦兵傲慢無禮,動輒污辱謾罵。降兵都私懷怨憤地說:“章邯欺騙我們投降項羽,如果我們能攻入函谷關(guān)打敗秦回家(因為章邯手下的士兵多是三秦之地人)就太好了;如果不能,項羽率兵東進,那么我們的家屬就要被秦全都殺了?!表椨鹇犝f了降兵的怨言,不是顧全大局,做長遠打算,采用計策收買人心,而是活埋了二十多萬秦兵,只有章邯、長史欣、都尉翳被排除在外,因此三秦的百姓非常痛恨這三個人,當然更恨項羽。后來,項羽與劉邦約定先入咸陽的稱王,劉邦先入咸陽,但迫于項羽的勢力,被迫就國巴蜀,項羽因此又失去了天下百姓的心,最后兵敗垓下是不能避免的。
作為一個叱咤風云的英雄,項羽的確主人敬佩,但作為一個霸主,他的所為卻不能不讓人有微詞,成就事業(yè),建立國家,首先必須取悅民心“順德者昌,失德者亡?!睂沂抡f尤其如此。作為一個公司企業(yè)來說,上司只有取信于下屬,得到下屬的尊敬、愛戴、上下方能團結(jié)一心,共創(chuàng)事業(yè)。
【經(jīng)文】
漢王因羽之擊齊,率諸候之師五十六萬,東裘楚,破彭城。羽聞之,留其將擊齊,自以精兵三萬歸擊漢。漢王與羽大戰(zhàn)彭城下。漢王不利,出梁地,至虞,謂左右曰:“孰能為使淮南王黥布,令發(fā)兵背楚,留項王于齊數(shù)月,我之取天下可以萬全?!彪S何乃使淮南,說布背楚。[隨何說淮南王曰:“漢王使使臣敬進書與大王御者,竊怪大王與楚何親也?”淮南王曰:“寡人北面而臣事之?!彪S何曰:“大王與項王俱列為諸侯,北面而臣事之,必以楚為強,可以托國也。項王伐齊,身自負版筑,以為士卒先。大王宜悉發(fā)淮南之眾,自身將之,以為楚軍前鋒。今乃發(fā)四千人以助楚,北面而臣事人者,固若是乎?夫漢王戰(zhàn)于彭城,項王未出齊也,大王宜掃淮南之兵渡淮,日夜會戰(zhàn)彭城下。大王撫萬人之眾,無渡淮者,垂拱而觀孰勝?夫托國于人者,固者是乎?大王提空名以向楚,而欲厚自托,臣竊為大王不取也。然大王不背楚者,以漢為弱也。夫楚兵雖強,天下負之以不義之名,以其背約而殺義帝也。然而楚王將以戰(zhàn)勝自強,漢王收諸侯,還守滎陽,下蜀漢之粟,深溝高壘,分卒守徼乘塞。楚人還兵,間以梁地,深入敵國八九百里,欲戰(zhàn)則不得,攻城則力不能,老弱轉(zhuǎn)糧千里之外;楚兵至滎陽、成臬,漢堅守而不動,進則不得攻,退則不得解。故曰楚不足恃也。使楚勝,則諸侯自危懼而相救。
夫楚之強,適足以致天下之兵耳。故楚不如漢,其勢易見也。今大王不與萬全之漢,而自托于危亡之楚,臣竊為大王惑之。臣非以淮南之兵足以亡楚也。
大王發(fā)兵而倍楚,項王必留齊;數(shù)月,漢之取天下可以萬全。臣請以大王提劍而歸漢,漢必裂土地而分大王,又況淮南?必大王有也。故使臣進愚計,愿大王留意也?!被茨贤踉唬骸罢埛蠲!标幵S叛楚與漢,未敢泄。楚使者在淮南,方急責英布發(fā)兵,舍傳舍,隨何直入,坐楚使者上坐,曰:“九江王已歸漢,楚何以得令發(fā)兵?”布愕然。楚使者起。何因說布曰:“事已構(gòu)矣。獨殺楚使者,無使歸,而疾走漢并力?!蹦巳鐫h使者教。于是殺楚使者,因起兵攻楚也。] 【譯文】
因為項羽去攻打齊王,劉邦率諸侯的軍隊五十六萬,向東偷襲楚國,攻破彭城。項羽聽到這個消息,留下自己的屬將攻打齊國,自己率領(lǐng)三萬精銳部隊回師攻打漢王軍隊。漢王劉邦與項羽在彭城下展開大戰(zhàn)。漢軍出師不利,奔出梁地,退到虞地,劉邦問左右大臣:“誰能出使淮南,勸說淮南王黥布舉兵背叛楚王,使楚王的軍隊留在齊國,幾個月后我奪取天下就不會再有危險了?!贝蟪茧S何于是出使淮南,勸說黥布背叛楚王。[隨何游說淮南王說:
“漢王派使臣敬進書信與大王左右。我奇怪,大王與楚王是什么關(guān)系?”淮南王說:“我對楚王向北稱臣。”隨何說:“大王你與項羽同是諸侯,卻對楚王向北稱臣,必定是由于楚王強大,可以得到保護。楚王攻打齊國,親自背著版筑,身先士卒。大王你應(yīng)當傾淮南所有的軍隊,親自為將,作為楚王的先鋒。可是現(xiàn)在你才發(fā)四千兵幫助楚王,對楚王向北稱臣,是應(yīng)當這樣的嗎?漢王攻打彭城,項羽未從齊國撤軍之時,大王你應(yīng)當撥淮南的所有士兵北渡淮河,日夜與漢軍會戰(zhàn)在彭城下。大王你擁有上萬的士卒,卻不發(fā)兵渡過淮河,只是在隔河觀望誰是贏家,難道把國家托附給別人的,是應(yīng)當這樣做的嗎?大王你拿空名來向楚稱臣,是想從中得到好處。我私下為大王感到不值得。大王你不背棄楚王,是認為漢王勢力弱小。楚兵雖然強大,天下的人卻認為它是不義之師,因為楚軍背棄前約殺死了義帝,楚王靠戰(zhàn)爭、武力取勝,強大起來,漢王兼并諸侯,歸守滎陽,收走蜀漢的糧食,加強防御工事,分兵把守邊界要塞。楚軍回兵,干犯梁地,軍隊深入敵國八九百里,想要作戰(zhàn)卻不能,想要攻城實力不夠,老弱之兵從千里之外轉(zhuǎn)運糧食。楚王兵到滎陽、成桌,漢軍堅守不出。楚軍進不能攻,退不能守,所以說楚軍是靠不住的。假如楚軍勝漢軍,那么諸侯害怕自己被滅,相互之間就會救助。所以說楚軍的強大,只不過是使自己成為天下攻擊的對象罷了,所以說楚王的實力不如漢王,形勢是顯而易見的?,F(xiàn)在大王你不親附萬無一失的漢王,卻于危亡的楚王結(jié)為一體,我私下為大王的行為感到迷惑不解。我們不認為你們淮南的軍隊足以能夠消滅楚軍。大王你發(fā)兵背叛楚國,項王必定逗留齊地,幾個月后,漢王奪取天下可以萬無一失了。我請大王率領(lǐng)軍隊歸順漢王,漢王必定會分土地給大王,更何況淮南這一小小地盤呢?必定也是大王你的。
所以漢王派我向你進獻愚計,希望大王你考慮一下。”淮南王說:“就遵照你的命令辦吧?!庇谑前档乩锎饝?yīng)背叛楚王親附漢王,不敢泄露消息。這時楚王的使者正在淮南,正急著要求黥布發(fā)兵。住在旅舍,隨何直接坐到楚使者的上坐,說:“九江王已經(jīng)歸附漢王,楚王憑什么命令他發(fā)兵救急。”黥布聽了隨何的話非常驚愕。楚王的使者起身離開。隨何于是勸說黥布:“事情已至此,不如暗自殺了楚王的使者,不要讓他回去,快些歸漢,與漢王協(xié)手并力攻打楚王?!庇谑趋舨及措S何說的那樣做了。殺掉楚王使者,發(fā)兵攻打楚王。
【經(jīng)文】
漢王如滎陽,使韓信擊魏王豹,虜之。[漢王問酈生曰:“魏王大將誰也?”
曰:“柏直。”王曰:“此其口尚乳臭,不能當韓信騎將馮敬?!蓖踉唬骸安荒墚敼鄫氩繉㈨椝??!蓖踉唬骸安荒墚敳軈ⅰT?,吾無患矣?!蓖跄艘孕艦樽筘┫鄵粑?。信進兵,為陳船欲渡臨晉,魏聚兵拒之。信乃伏兵,從夏陽以木罌度軍,襲安邑,虜魏王豹,便進兵伐趙也。]漢遂于楚相距于滎陽,楚圍漢王,用陳平計,間得出。[漢王急問陳平:“策安出?”陳平曰:“彼項王骨鳊之臣亞父、鐘離末之屬,不過數(shù)人。大王能出捐數(shù)萬金,行反間,間其君臣,以疑其心,項王為人意忌信讒,必內(nèi)相誅。漢因舉攻之,破楚必矣。”
漢王乃以四萬斤金與平,恣其所為,不問出入。平既多以金縱反間,于楚軍宣言,諸將鐘離末等為項王將功多矣,然終不能裂地而封:“欲與漢為一,以滅項氏,分王其地。”項王果疑。使使至漢。漢為太牢之具,舉進見楚使,即佯驚曰:“吾以為亞父使,乃項王使也?!睆?fù)持去,以惡具進楚使。使歸,具報項王。項王大疑亞父。亞父欲爭擊漢王,項王不信亞父。亞父聞項王疑,乃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愿賜骸骨?!表椡鯊闹?。]入關(guān)收兵,欲復(fù)東。轅生說漢王:“出軍宛、葉,引項王南渡,使韓信等得集河北?!庇疖娨隙桑缙洳?。[轅生說曰:“漢與楚相拒于滎陽、成臬數(shù)月,漢嘗困。愿王出武關(guān),項王必引兵南走,王深壁,令滎陽、成臬間且得休息。使韓信等集于河北趙地,君王乃復(fù)走滎陽。如此,則楚備者多,力分,漢得休息,復(fù)與之戰(zhàn),破楚必矣。”漢王從此計,出軍宛、葉間。項王聞漢王在宛,果引兵南渡,如轅生之策。]韓信與張耳,以兵數(shù)萬,東下井陘擊趙,破之。乃報漢,因請立張耳為趙王,以撫其國。漢王從之。[初,趙王與成安君陳余聞漢且襲之,聚兵井陘口。廣武君李左車說曰:“聞漢將韓信涉西河,虜魏王,擒夏悅,新喋血閼與。今乃輔以張耳,議欲下趙,此乘勝而去國遠斗,其鋒不可擋。臣聞千里饋糧,士有饑色,樵蘇后爨,師不宿飽。
今井陘之道,車不得方軌,騎不得成列,行數(shù)百里,其勢糧食必在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萬人,從間道出,絕其輜重。足下深溝高壘,堅營勿與戰(zhàn),使前不得斗,退不得還。吾奇兵絕其后,野無所掠鹵。不至十日,而兩將之首可致于戲下。愿足下留意臣之計。否,必為二子所擒?!背砂簿宦爮V武君。
廣武君策不用。信聞知之,大喜,乃進軍擊趙,破之。趙之破也,韓信令軍中無殺廣武君,有能生得者,購千金。于是有縛廣武君而至戲下者。信乃解其縛,師事之。問曰:“仆欲北攻燕,東伐齊,何若而有功?”廣武君辭謝曰:“臣聞敗軍之將,不可與言勇;亡國之大夫,不可與圖存。今臣敗亡之虜,何足以權(quán)大事乎!”信曰:“仆聞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于虞而智于秦,用聽與不用聽也。試令成安君聽足下計,若信者亦為擒矣。
仆委心歸計,愿足下勿辭?!睆V武君曰:“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故曰‘狂夫之言,圣人擇焉’。顧恐臣計未必足用,愿效愚忠。夫成安君有百戰(zhàn)百勝之計,一旦而失之,軍破鄗下,身死泜上。今將軍涉西河,虜魏王,擒夏悅閼與,一舉而下井陘,不終朝破趙二十萬眾,誅成安君,名聞海內(nèi),威震天下,農(nóng)夫莫不輟耕釋耒,工女下機,褕衣甘食,傾耳以待命。若此者,將軍之所長也。然而眾勞卒疲,其實難用。今將軍欲舉倦弊之兵,頓燕堅城之下,欲戰(zhàn)恐不得,攻城不能拔,情見勢屈,曠日糧竭。而弱燕不服,齊必距境以自強也。燕、齊相持而不可下,劉、項之權(quán)未有所分也。若此者,將軍之短也。臣愚,竊以為過矣。故善用兵者,不以短擊長,而以長擊短?!表n信曰:“然則何由?”廣武君曰:“方今為將軍計,莫如按甲休兵,以鎮(zhèn)趙,撫其孤弱,百里之內(nèi),牛酒日至,以饗士大夫◆兵,北首燕路,而后遣辯士奉咫尺之書,暴所長于燕,燕必不敢不聽。燕已從,使喧言者東告齊,齊必從風而服,雖有智者,亦不知為齊計矣。如是,則天下事可圖也。兵固有先聲而后實者,此之謂矣。”韓信曰:“善。”從其策,發(fā)使燕、齊,從風而靡也。]
【譯文】
漢王到滎陽,派韓信攻打魏王豹,俘虜了魏王。[漢王問酈生:“魏王的大將是誰?”酈生回答:“是柏直?!睗h王說:“此人乳臭未干,還不能抵擋韓信的騎兵將領(lǐng)馮敬,灌嬰的步兵將領(lǐng)項他,以及曹參,有他們在,我沒有憂慮了?!睗h王任命韓信為左丞相攻打魏王。韓信進兵,擺開船只要渡臨晉,魏王聚集兵力抵擋。于是韓信命士兵用木罌(木制容器)從夏陽渡過軍隊,偷襲安邑,俘虜了魏王豹,之后便進兵攻打趙地。]漢軍與楚軍在滎陽相持。楚軍包圍漢軍,漢王采用陳平離間計策,得以解圍。[漢王著急地問陳平:
“你有什么計策?”陳平說:“項王手下正直的大臣象亞父、鐘離末之類的人也不過幾個。大王如果能夠拿出黃金數(shù)萬,使用反間計,離間他們君臣使項王對他們產(chǎn)生疑心,楚軍內(nèi)部必定會相互殘殺。因為項王為人好猜忌,信讒言。漢軍乘機舉兵攻打,楚國失敗是肯定的了。”漢王于是拿四萬斤黃金給陳平,讓他恣意使用,不問進出數(shù)目及用處。陳平既然擁有許多黃金,大膽地施行反間計。他在楚軍中散布謠言:“象鐘離末這些人為項王立下了汗馬功勞,卻最終不能分得土地、獲得封號。他們想與漢王合而為一,消滅項王,分項王的土地?!表椡豕黄鹆艘尚?,派使者到漢軍。漢軍為使者準備了上好的飲食,進獻時,立即假裝驚訝道:“我以為是亞父派的使者,原來是項王的使者?!庇谑前褨|西拿走,以粗惡的食物供給楚軍使者食用。使者回去,把所有情況都匯報給項王。項王又對亞父起了疑心。亞父想要去攻打漢王,項王卻不相信亞父。亞父聽說項王懷疑自己,感嘆道:“天下大事已經(jīng)定形了,大王你好自為之。希望你能讓我告老還鄉(xiāng)。”項王答應(yīng)了。]漢王入武關(guān),招集士兵,想要再次東下。轅生勸說漢王:“請大王你發(fā)軍宛、葉,引項王軍隊南渡,使韓信等人得以聚兵黃河北攻打項王?!睗h王聽從轅生建議,出兵宛、葉,項羽果然領(lǐng)軍南渡,象轅生的計策那樣。[轅生勸說道:“漢軍與楚軍在滎陽、成臬相互抗拒了幾個月,漢軍曾經(jīng)遭到圍困。希望大王你能派軍出武關(guān),那樣項王必會引軍南渡。大王你再深修軍壘抵抗項王。使滎陽、成臬兩地的士兵穿插著休息。韓信等人得以聚兵黃河北趙地。大王你再移軍滎陽。這樣,楚軍就會多方面防御,力量分散,漢軍得以休息后,再與楚軍相戰(zhàn),定會大敗楚軍?!睗h王采用這個計策,發(fā)兵宛、葉。項王聽說漢王駐軍在宛,果然領(lǐng)軍南渡,正象轅生的計策那樣。]韓信和張耳領(lǐng)兵幾萬,東下井陘,攻打趙地取勝,于是報告漢王,請求立張耳為趙王,治理趙國。
漢王答應(yīng)了。[當初,趙王與成安君陳余聽說漢軍到,將要偷襲。于是聚兵井陘路口。廣武君李左車勸道:“聽說漢將韓信曾渡西河,俘虜魏王,擒住夏悅,新近又在閼與打了勝仗。現(xiàn)在來輔佐張耳,打算攻下趙國。這是乘勝離國遠來戰(zhàn)斗,銳氣不可抵擋。我聽說千里行軍必然少糧,戰(zhàn)士面有饑色。先打柴草后做飯,軍隊整天吃不飽。現(xiàn)在井陘大道上,車不能夠并行,騎兵不兵成行列,要行幾百里路,糧食必定在后面。希望大王借給我奇兵三萬偷襲敵軍,從小道出發(fā),截斷漢軍的輜重。你深挖城塹,加高城墻,堅守營地,不要與漢軍交戰(zhàn)。使?jié)h軍向前不能戰(zhàn)斗,后退不能回還。我用奇兵斷絕他們的后路,使他們在野外找不到可以擄掠之物。不用十大,兩位將領(lǐng)的腦袋可以拿到戲下。希望你能考慮我的計策,不然,一定被這兩個人擒住。”成安君不聽廣武君的計策。廣武君的計策不被使用,韓信聞知后,大喜。于是進軍攻打趙國。大敗趙國。攻打趙國前,韓信命令軍中士卒不要殺廣武君,有能夠活捉廣武君的賞金一千。于是有人押著廣武君到戲下。韓信親自為廣武君解開繩子,以軍師的禮節(jié)來對待他,問道:“我想要向北攻打燕地,向東攻伐齊地,怎樣做才能取勝?”廣武君推辭拜謝說:“我聽說打敗仗的將領(lǐng),不可以跟他談?wù)撚赂遥粐覝缤龅拇蟪?,不可以與他謀劃存亡?,F(xiàn)在我只是敗亡之軍的一個俘虜,怎么能夠權(quán)衡大事呢?”韓信說:“我聽說百里奚居住虞國,虞國滅亡,居住秦國,而秦國卻稱霸諸侯,這不是在虞國他就愚策,在秦就聰明,只不過君主用不用、聽不聽的問題。假使成安君聽了你的計策,象我韓信這樣的人,也要被擒了,我傾心聽從你的策劃,希望你不要推辭。”
廣武君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哉f‘狂妄人的話,圣人有選擇地聽’。所以恐怕我的計策未必有用,但愿能向你報效我的愚忠。成安君有百戰(zhàn)百勝的計策。一旦失算,即軍敗鄗山下,身死泜水邊?,F(xiàn)在將軍你渡過西河,俘虜魏王,在閼與擒住夏悅,一舉攻下井陘,沒多久打敗趙軍二十萬,殺了成安君,名震海內(nèi),威震天下,農(nóng)夫不務(wù)農(nóng),婦女不織布,準備華服美食,注意聽取等待你的命令,這是將軍你的長處。
然而現(xiàn)在將士疲乏,不能使用,你想要帶領(lǐng)這些倦疲的士兵駐扎燕國堅固的城墻之下,想戰(zhàn)斗恐怕不能夠,攻城又攻不下,情勢出現(xiàn)危急,日久糧盡,而弱小的燕國卻不歸服,齊軍又必定乘機犯境顯示自己的強大。與燕、齊兩軍相抗持不能攻破,劉、項的實力沒有高下,假如這樣,這是將軍的短處。
我愚笨,且以為這是不利的。所以善于用兵的人不拿自己的短處攻擊別人的長處,而拿自己的長處攻擊別人的短處。”韓信說:“既然這樣該怎么辦呢?”
廣武君說:“現(xiàn)在為將軍計議,不如按甲休兵,鎮(zhèn)撫趙地,安撫孤弱之人,那樣幾百里之內(nèi),肥牛、美酒就會很快自動送到你面前,你用它們來犒勞士兵和將領(lǐng),派兵向北據(jù)守燕國要道,再派能言善辯的人送書信給燕國,展露自己的長處,那樣燕一定不敢不順服。燕順服之后,再派能言的使者到齊國,齊國必定如風一樣歸順,即使他們國家有智謀的人,也無能為力了。象這樣,天下大事就可以謀劃了。戰(zhàn)爭前先虛張聲勢,而后開戰(zhàn)說的就是這個道理?!?br> 韓信點頭說:“好!”于是聽從了廣武君的計策,派使者到齊國和燕國,兩國如風一樣歸順韓信。]
【經(jīng)文】
十二月,漢王拒楚于成皋,饗師欲復(fù)戰(zhàn)。郎中鄭忠說曰:“王高壘深壁,勿與戰(zhàn),使劉賈佐彭越入楚地,焚其積聚,破楚師必矣?!表椨鹉藮|擊彭越,留曹無咎守成皋。時,漢數(shù)困滎陽、成皋,計欲捐成皋以東,屯鞏洛以距楚,用酈生計,復(fù)守成皋。[酈生說曰:“臣聞知人之天者,王事可成;不知人之天者,王事不可成。王者以人為天,而人以食為天。夫敖倉,天下轉(zhuǎn)輸久矣,臣聞其下有藏粟甚多。楚人拔滎陽,不堅守敖倉,乃引而東,令適卒分守成皋,此乃天所以資漢也。方今楚易取而漢反卻自奪其便,臣以為過矣。且兩雄不俱立,楚漢久相持不決,百姓騷動,海內(nèi)蕩搖,農(nóng)夫釋耒,工女下機,天下之心未有所定。愿足下急復(fù)進兵,收滎陽,據(jù)敖倉之粟,塞成皋之險,杜太行之路,拒飛狐之口,守白馬之津,以示諸侯效實形制之勢,則天下知所歸矣。今燕、趙已定,唯齊未下。今田廣據(jù)千里之齊,田間將二十萬之眾,軍于歷城,諸田宗強,負海阻河、濟,南近楚,人多變詐。足下雖遣數(shù)十萬師,未可以歲月破也。臣請得奉明詔說齊王,使為漢而稱東藩?!蓖踉唬骸吧?。”
乃從其畫,復(fù)守敖倉。而使酈生說齊王曰:“王知天下之所歸乎?”王曰:
“不知也?!痹唬骸巴踔煜轮鶜w,則齊可得而有也。若王不知天下之所歸,即齊未可得保也?!饼R王曰:“天下何歸?”酈生曰:“天下歸漢?!?br> 王曰:“先生何以知之?”酈生曰:“漢王與項羽戮力西向擊秦,約先入咸陽者,王之。漢王先入咸陽,項王負約不與,而王之漢中。項羽迂殺義帝,漢王聞之,起蜀漢之兵擊三秦,出武關(guān),而責義帝之處,收天下之兵,立諸侯之后。降城即以侯其將,得賂即以分其士,與天下同其利,英豪賢士皆樂為之用。諸侯之兵四面而至,蜀漢之粟萬船而下。項王有背約之名,殺義帝之罪;于人之功無所記,于人之罪心不忘;戰(zhàn)勝而不得其賞,拔城而不得其封;非項氏莫能用事;為人刻印而不能授;攻城得賂,積財而不能賞;天下叛之,賢才怨之,而莫為之用。故天下之士歸于漢王,可坐而策也。夫漢王發(fā)蜀漢,定三秦;涉西河之外,拔上黨之兵;下井陘之路,誅成安之罪;北破魏,舉三十二城;此蚩尤之兵,非人力也,天之福也。令已據(jù)敖倉之粟,塞成皋之險,守白馬之津,杜太守行之路,拒飛狐之口,而天下后服者先亡矣。王疾先下漢王,齊國社稷可得而保也。不下漢王,危亡立可待也。”田齊以為然,乃聽酈生說,罷歷下兵守?;搓幒钅艘苟杀皆u齊。齊王烹酈生,引兵東走。初,酈生見沛公,沛公方據(jù)床使兩女子洗足,而見酈生。酈生入,長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諸侯耶?且欲率諸侯破秦耶?”沛公罵曰:“豎儒!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諸侯相率而攻秦,何謂助秦攻諸侯乎?”
酈生曰:“必欲聚徒合義兵誅無道之秦,不宜倨見長者?!庇谑桥婀z洗足,起而謝之也。]羽初東,囑曹咎曰:“漢挑戰(zhàn),慎匆與戰(zhàn),勿令漢得東而已?!?br> 咎乃出戰(zhàn)死,漢王遂進兵取成皋。[漢挑曹咎戰(zhàn),楚軍不出。使人辱之數(shù)日。
咎怒,渡兵汜水上。士卒半渡,擊破之,盡得楚國寶貨。]羽聞咎破,乃還軍廣武間,為高壇,置太公于其上。漢王遣侯公說羽,求太公。羽乃與漢約:
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為又,以東為楚。歸漢王父母及呂氏。
【譯文】
十二月,漢王在成皋與楚軍相持不下,犒餉將士之后,想繼續(xù)作戰(zhàn)。郎中鄭忠進諫說:“大王你加固軍壘,不要作戰(zhàn),派劉賈幫助彭超進入楚軍,焚燒他們的糧草,那樣一定能大破楚軍?!表椨鸫藭r向東攻彭越,留下曹無咎把守成皋。當時漢軍多次被困滎陽、成皋,正打算放棄成皋向東進發(fā),駐扎鞏、洛之間抵抗楚軍。采用酈生的計策,又得以拒守成皋。[酈生勸說漢王:
“我聽說只有懂得百姓為什么為天,他奪取天下的事業(yè)才可以成功;反之,就失敗。君王以百姓為天,民以食為天。敖倉長久以來一直是運輸?shù)臉屑~,那里儲藏的糧食很多。楚軍離開滎陽,不堅守敖倉,引兵向東,僅僅命令士兵分別把守成皋,這是上天幫助漢國呀。現(xiàn)在楚軍易于攻打,而漢軍反而失去有利的時機,這可是個大錯誤。況且兩雄不能并立,楚漢兩軍長期相持不下,百姓騷動不安,天下局勢動蕩,農(nóng)夫不種地,婦女不織布,人心不定,希望大王你快些再進兵,收復(fù)滎陽,占據(jù)敖倉的糧食,堵住成皋的險要之地,太行的要道,據(jù)守飛狐隘口,白馬渡口,向天下表明你強大的軍事實力,那樣天下人就知道大權(quán)的歸屬?,F(xiàn)在燕趙之地已經(jīng)平定,只有齊地未被攻下。
齊王田廣擁有千里土地,田間率領(lǐng)軍隊二十多萬,屯兵歷城下,幾個田姓的人勢力都很強大,背靠大海,又有黃河濟水作屏障,南邊靠近楚地,人都善變狡詐。你即使派幾十萬軍隊,也不可能一年半載攻破。我請求捧著明詔游說齊王,使齊地成為漢的東部屏藩?!睗h王說:“好!”聽從酈生的謀畫,重新?lián)匕絺}。派酈生游說齊王:“大王你知道天下的歸屬嗎?”齊王說:
“不知道?!贬B生又說:“大王你知道天下的歸屬,齊地可以存在,為你擁有;假如你不知道,那么齊國就不能保住。”齊王問:“天下歸誰?”酈生說:“天下歸漢所有?!饼R王問:“先生你是怎么知道的?”酈生說:“漢王和項羽并力向西攻打秦,約定先進入咸陽城的為王。漢王先入咸陽,項羽背棄和約,不給關(guān)中土地,卻讓漢王就任漢中。項羽放逐殺害義帝,漢王聽說,發(fā)蜀、漢的軍隊來攻打三秦,出武關(guān),尋找義帝墳?zāi)?,招集天下的士兵,稱王卻在各諸侯之后。凡投降的城池就用侯爵來封賞該城將領(lǐng),得到錢財就分給謀士,與天下的人共同分享他得到的好處,英豪賢士也都愿意為他出力。
各諸侯的士兵從四面八方歸順漢王,蜀漢的糧食用上萬只船也裝不下。項王有背棄和約的名聲,殺害義帝的罪虐;不牢記別人的功勞,對別人的罪過卻常常放在心上;將士有功得不到封賞,攻下城池得不到封爵;只要不是項氏族人就不被任用。給人刻下印綬,卻不肯封授;攻城得到的好處,積蓄的錢財,不肯獎賞;天下的人都背叛他,賢才都怨恨他,不愿意為他出力。所以天下的賢士都歸附漢王,漢王就可以駕馭天下大事了。漢王從蜀漢出發(fā),安定三秦,渡過西河,打敗上黨的軍隊,攻下井陘,誅殺成安君,向北攻打魏國,攻克三十二座城池,這是象蚩尤那樣的神兵,不是普通軍隊所能辦到的,是上天賜予漢的好運?,F(xiàn)在漢王已擁有敖倉的糧食,堵住成皋險要處,把守住白馬渡口,堵塞了通往太行的要道,據(jù)守住飛狐隘口,天下最后服從的必先滅亡。大王你先歸附漢王,齊國社稷可以保全了;不歸附漢王,危險的事馬上就到了。齊王認為酈生說得對,聽從了他的勸告,撤掉歷城的守兵?;搓幒铐n信于是連夜引兵渡河到平原,偷襲齊國。齊王因此烹了酈生,率兵東逃。當初酈生進見沛公,沛公正坐在床上讓兩個女子給他洗腳。酈生進來,只作揖不下拜,說:“你想要幫助秦朝攻打諸侯還是想率領(lǐng)諸候攻打秦朝呢?”沛公大罵:“蠢才,天下的人受秦的壓制已經(jīng)很久了,所以諸侯才相繼起來攻打秦朝,怎么說我?guī)椭爻ゴ蛑T侯呢?”酈生說:“想要集合義兵,誅殺無道的秦朝,就不應(yīng)當坐在床上傲慢地接見長者?!庇谑桥婀V瓜茨_,起身向酈生謝罪。]項羽向東進軍之初,囑咐曹咎:“漢軍來挑戰(zhàn),千萬不要出戰(zhàn),不要讓漢軍向東就行了?!辈芫虥]聽項羽的話,領(lǐng)軍出戰(zhàn)身死。
漢王于是進兵成皋。[漢軍挑逗曹咎出戰(zhàn),楚軍不出戰(zhàn)。漢軍派人侮辱曹咎好幾天,曹咎大怒,引兵渡汜水,軍隊剛渡一半,漢軍攻打,楚軍大敗,漢軍得到許多寶物。]項羽聞知曹咎戰(zhàn)敗,于是回軍廣武間,建一座高壇,把沛公父親太公放在上面。漢王派侯公游說項羽,請求要回太公。項羽與劉邦定立盟約:平分天下,劃鴻溝以西歸漢王,以東歸楚王。放回漢王的父母及妻子呂氏?! 窘?jīng)文】
項王解而東,漢王欲西,張良曰:“今漢有天下大半,而諸候皆附,楚兵疲,食盡,此天亡楚之時,不如因其東而取之。”漢王乃追羽。與齊王韓信、魏相彭越期,會擊楚,皆不會。用張良計,信等皆進兵圍羽垓下,遂滅項氏。[漢王問張良曰:“諸侯不從奈何?”良曰:“楚兵且破,[信、越]
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與共天下,可立致也。齊王信之立,非君王意,信亦不自堅。彭越本定梁地,始,君以魏豹故,越得拜為相國。今豹死,越亦望王,而君王不早定。今能取難陽以北至谷城,以王彭越;從陳以東傅海與齊王信。信家在楚,其意欲復(fù)得故邑。能出捐此地,以許兩人,使各自為戰(zhàn),則楚易破。”于是漢王發(fā)使,使韓信、彭越、劉賈等皆引兵圍羽垓下。]
都洛陽。用婁敬策,徙都長安。[婁敬說王曰:“陛下都洛,豈欲與周室并隆哉?”曰:“然?!本丛唬骸氨菹氯√煜屡c周室異,周之先自后稷,堯封之于邰,積德累善十有余世。公劉避桀居邠,太王以戎狄故去邠,杖馬椎居岐,國人爭歸之。及至文王為西伯,斷虞、芮之訟,始受命,呂望、伯夷自海濱來歸之。武王伐紂,不期而會孟津之上者八百諸侯,皆曰:“紂可伐矣?!?br> 遂滅殷。成王即位,周公之屬傅相焉,乃營成周洛邑,以此為天下之中也。
諸侯四方咸納職貢,道理均矣,有德則易以王,無德則易以亡。凡居此者,欲令周務(wù)以德致人,不欲依險阻,令后世驕奢以虐人也。及周之盛時,天下和洽,四夷向風慕義,懷德附離,而并事天下。不屯一卒,不戰(zhàn)一士,四夷大國之民莫不賓服,效其貢職。及周之衰也,分而為兩,天下莫朝,周不能制。非其德薄,形勢弱也。今陛下起豐沛,收卒三千人,以之徑往而卷蜀、漢,定三秦,與項籍戰(zhàn)于滎陽,爭成皋之口,大戰(zhàn)七十,小戰(zhàn)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腦涂地,父子暴骨于中野,不可勝數(shù),哭泣之聲未絕,傷夷之卒未起,而欲比隆于成康之時,臣竊以為不侔矣。且夫秦地被山帶河,四塞以為固,卒然有急,百萬之眾可具,此所謂天府也。陛下入關(guān)而都之,山東雖亂,秦之故地可全而有。夫與人斗,不扼其喉而拊其背,未能全勝也。今陛下入關(guān)而都長安,業(yè)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喉而拊其背。”高祖以問群臣。群臣皆山東人,爭言周王七百年,秦二世即滅,不如都洛陽。洛陽東有成皋,西有崤、澠,背河,向伊、洛,其固亦足恃也,留侯曰:“洛陽雖有此固,其中小,不過數(shù)百里,地薄,四面受敵,此非用武之國也。夫關(guān)中左崤、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宛之利,阻三面而獨守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足以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婁敬說是也。”于是高祖即日駕,西都關(guān)中。]
【譯文】
項王罷兵東歸,漢王想要帶兵向西,張良說:“現(xiàn)在漢擁有天下大半的土地,諸侯也都歸附,楚兵疲憊,糧食盡絕,這是上天要滅亡楚國的時候,不如趁楚軍東歸,攻打它?!睗h王于是追擊項羽的軍隊,與齊王韓信、魏相彭越約定合力攻擊楚軍,二人都不來會合。后來采用張良的計策,使韓信等人發(fā)兵,把項羽圍在垓下,于是滅掉了項羽。[漢王問張良:“諸侯不聽怎么辦?”張良說:“楚兵將要被打敗,而韓信、彭越等人沒有封地,他們不來本來是必然的,大王如果能和他們共同擁有天下,他們就可以馬上出兵。齊王韓信自立,不是大王你的本意,因而他地位不牢固。彭越本來往在梁地,當初,大王因魏王豹封他為相國,現(xiàn)在魏豹已死,彭越正瞅著魏王的位子,而大王卻不早做決定。如果能把睢陽以北至谷城的土地分給彭越,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