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古籍分類
集部
子部
史部
經(jīng)部
精選古籍
菜根譚
袁氏世范
圍爐夜話
北溪字義
朱子治家格言
讀書分年日程
增廣賢文
孔子家語
孔叢子
荀子
宋史 志第一百二十五 職官十二(奉祿制下)
作者:
《宋史》脫脫、阿魯圖等
增給 公用錢 給券 職田
增給
權三司使,知開封府,百千。權發(fā)遣三司使,五十千。玉清昭應宮、景靈宮、會靈觀三副使,觀文殿大學士,三十千。觀文殿學士,資政殿大學士, 元豐添保和殿大學士。
宮觀、三司判官,判子司, 權及權發(fā)遣同。 開封府判官,提舉諸司庫務,管轄三司軍大將,提點內弓箭庫,二十千。宮觀都監(jiān)、勾當官,十七千。 任都知、押班者,二十千。資政、端明、翰林侍讀、 元佑復置翰林侍讀、侍講學士,紹圣中罷。
龍圖、天章學士, 元豐添保和、延康、定文、顯謨、徽猷學士。
樞密直、后改 述古殿。
龍圖、天章直學士, 元豐添定文、顯謨、微猷直學士,保和、龍圖、天章、寶文、顯謨、徽奠待制。
十五千。 春、冬綾各五匹,絹十七匹,羅一匹,綿五十兩。已上大學士至待制,奉隨本官,衣賜如本官例,大即依本官例;小即依逐等。大觀二年,戶部尚書左睿言:“見編修《祿格》,學士添支比正任料錢相去遼邈,如觀文殿大學士、節(jié)度使從二品,大學士添支三十千而已,節(jié)度使料錢乃四百千,傔
從、粟帛等稱是?;蛑^大學士有寄祿官料錢,故添支數(shù)少。今以銀青光祿大夫任觀文殿大學士較之,則通料錢不及節(jié)度使之半,其厚薄不均明矣。自余學士視諸正任,率皆不等。欲將職錢改作貼職錢以別之。正任料錢、公使為率,參酌立定。自學士至直閣以上貼職錢,不以內外,并給。觀文殿大學士,百千。觀文學士,資政大學士,八十千。端明后改延康殿學士,五十千。前執(zhí)政加二十千。龍圖、天章、寶文、顯謨、徽猷學士,樞密直改述古學士,四十千。龍圖、天章、寶文、顯謨、徽猷直學士,三十千。待制,二十千。集賢改集英殿修撰,十五千。直龍圖閣至直秘閣,十千?!痹t從之。宣和三年,戶部尚書沈積中、侍郎王蕃言:“元豐法,帶職人依《嘉佑祿令》,該載觀文殿大學士以下至直學士,添支錢三等,自三十千至十五千。大觀中,因敕令所啟請,改作貼職錢,觀文大學士至直秘閣,自百千至十千,凡九等。兼增添在京供職米麥,觀文殿大學士至待制,自五十石至二十五石四等,比舊法增多數(shù)倍?!庇肿啵骸皩W士提舉在京官,除本身請給外,更請貼職,并差遣添支,比六曹尚書、翰林學士承旨幾及一倍以上,非稱事制祿之意。”詔并依元豐法,御史中丞二十千,察案御史十千,籍田令七千;并依元豐三年詔,司農寺丞十五千,主簿京朝官十二千,選人十千。熙寧三年,詔廣親、睦親宅記室、講書十五千,教授十二千,軍巡使十七千,權使及判官七千。已上并元豐制,已下惟增散官而已。
群牧使、副使,開封推官,三司河渠勾當公事、同管勾河渠案公事,十五千。群牧都監(jiān),十三千。銀臺司,審官院,三班院,吏部銓,登聞檢院、鼓院,太常禮院主判官,糾祭在京刑獄,群牧判官,監(jiān)察使,十千。判司農寺,七千。
其知、判諸路州、軍、府,有六十千至七千,凡八等。有以官者:三師,三公,六十千。仆射,東宮三師,并曾任中書、樞密,特進,五十千。尚書并左、右丞,東宮三少,金紫光祿大夫至光祿大夫,學士,給事中,諫議,舍人,待制已上,并橫班使、副,三十千。 橫班有二百千者。待制已上充益、梓、利、夔州路知州,給鐵錢二百千。橫班副使知夔州,一百五十千,知諸州、軍者,八十千。
大卿監(jiān),諸司使、副至供奉官,中大夫至中散大夫,武功郎至秉義郎,合門祗候已上,十五千。 十五千已上有從州、府地望給者。不系大卿,充益、梓、利、夔知州,給鐵錢一百五十千。諸司副使至供奉官、合門祗候已上知四州同。若知諸州、軍,八十千。惟諸司使一百千。 朝官忠翊郎,侍禁,合門祗候,十千。 朝官權知軍、州、府者同。若知四路諸州、府,給鐵錢八十千,知軍六十千。侍禁、合門祗候、知諸軍、州同?! ”Ax郎,殿直,合門祗候,八千。 若知四路諸州、軍者,給鐵錢五十千。
京官十千至七千,有二等。 知四路州、府,給鐵錢六十千;知軍,五十千。 試銜及州縣官,職官兼知春州,七千。有以州望者:河南、大名、荊南、永興、江寧,杭、揚,潭、并、代州,三十千。應天、真定、鳳翔、陜府,秦、青、洪州,二十千。河中,鄆、許、襄、孟、滑、鄭、滄、刑、澶、貝、相、華、晉、潞、廬、壽、宿、泗、楚、蘇、越、潤、常州,十五千。 廣州知州,歲七百千,逐月均給。舊月給百千,大中祥符六年,令歲取五百千,余充添給。益州給鐵錢三百千,梓州二百千,夔州百五十千,余州約銅錢數(shù)而給之。
有都總管、經(jīng)略安撫等使者、河北四路, 真定、瀛州、定州、大名。
陜西逐路,永興、秦州、渭州、慶州、延州?! 『訓|路, 太原。
前任兩府,并五十千;諫議、舍人、待制、太中大夫已上,三十千。 并特添二十千。知大名府帶河北路安撫使同。知并州帶學士即五十千,而無特給。 三路管勾機宜文字,朝官十千,京官七千。石桂州充文南西路都鈐轄、經(jīng)略安撫使,自諫議、舍人、待制及大卿監(jiān)、太中大夫、中散大夫已上,三十千。 朝臣充廣西路兵馬都鈐轄兼本路安撫管勾經(jīng)略司公事,即二十。
河北沿邊安撫副使、都監(jiān)以橫行使充者,三十千。 自橫行副使并諸司使、副至崇班、武功大夫、敦武郎以上充者,二十千。供奉官、秉義郎、合門祗候充都監(jiān),十五千。 同管勾河東緣邊安撫司公事,以橫行副使至內殿崇班、敦武郎以上,二十千。 通判,大藩有二十千至十五千者。余州、軍,朝官有十千至七千者,京官七千。 朝官通判益州,給鐵錢八十千,京官六十千。
朝官通判益、梓、利、夔路州、軍、府,給鐵錢七十千,京官五十千。簽判,朝官十千,京官七千。朝官簽判益、梓州,給鐵錢七十千,京官五十千。
三路轉運使,淮南、江浙、荊湖制置茶鹽等稅都大發(fā)運使,諫議、待制、大卿監(jiān)以下,太中、中散以上,三十千。朝官充發(fā)運使、副,二十千。 武功大夫至武翼郎、諸司使副充發(fā)運使副、都監(jiān)同朝官;充判官,十千。
三門、白波發(fā)運使,朝官二十千;朝官充判官,十千,京官七千。諸路轉運使、副,朝官宣德郎以下,二十千,任四路者,給鐵錢一百五十千。判官十千。 任福建、廣南東西路,十五千。任益、梓、利、夔四路,給鐵錢八十千。 諸路提點刑獄,勸農使、副,開封府界提點諸縣鎮(zhèn)公事,二十千。忠翊郎、侍禁、合門祗候以下任諸路提點刑獄、勸農使副并府界同提點,武郎、內殿崇班已上者,十五千。朝官并秉義郎、供奉官、合門祗候已上任四路提點刑獄,給鐵錢一百五十千。忠翊郎、侍禁、合門祗候以下,一百千。
諸路副都總管,權總管,都鈐轄,路分鈐轄,州鈐轄,路分都監(jiān),有五十千至八千,凡六等。任四路,給鐵錢有二百千至一百千,凡三等。
府界及諸路州、府、軍、監(jiān)、縣、鎮(zhèn)都監(jiān)、巡檢、砦主、監(jiān)押,自諸司使以下至三班借職,武功大夫至承信郎已上,十五千至五千,凡六等。任四路,給鐵錢有一百千至五十千,凡四等。陜西、河東沿邊諸族蕃官巡檢,自十五千至四千,凡六等。諸路走馬承受公事,自從義郎至保義郎。供奉官至殿直,并兩省自供奉官至黃門,自十千至五千,凡四等。 任四路,給鐵錢自六十千至四十千,
凡三等。府界并諸路州、府、軍、監(jiān)、縣、鎮(zhèn)監(jiān)當,朝官七千,京官五千至四千,凡二等。武功大夫以下至進義校尉,諸司使以下至三班使臣,自十千至三千,同七等。朝官任川峽州、府、軍、監(jiān),給鐵錢五十千,京官三十千至二十五千,凡二等。三班使臣任四路者,自六十千至二十五千,凡五等。
朝官充陜西及江、浙、荊湖、福建、廣南提舉、提點鑄錢等公事,自二十千至十五千,凡二等。朝官充都大提舉河渠司,勾當及提舉宮觀,并催遣輦運、催納,諸州監(jiān)物務等,自十五千至七千,凡三等。 任四路,給鐵錢七十千。
京官充催促輦運、催裝觔斗綱船,并諸州監(jiān)物務等,自七千至五千,凡二等。 任四路,給鐵錢五十千。
都大提舉修護黃河堤埽岸,諸處巡檢,并監(jiān)北京大內軍器庫,并蔡河撥發(fā)催綱等。并以兩省供奉官以下至內品充,自十千至三千,凡七等。 舊志有諸路都部署、鈐轄,有五十千至十五千,凡四等。駐泊都監(jiān),兵馬都監(jiān),有二十千至十五千,凡六等。諸州監(jiān)場務,朝官供奉以上七千,京官殿直五千,奉職內品三千,內課頤大者,京朝官與京官同,使臣與兵馬監(jiān)押同。
大中祥符二年,詔外任官不得挈家屬赴任者,許分添給錢贍本家。添給羊,凡外任給羊有二十口至二口,凡六等。給米,有二十石至二石,凡七等。給面,有三十石至二石,凡七等。傔從,有二十人至二人,凡七等。馬,有十匹至一匹,凡六等。舊志數(shù)不同。今從《四朝志》。
建炎南渡以后,奉祿之制,參用嘉佑、元豐、政和之舊,少所增損。惟兵興之始,宰執(zhí)請受權支三分之一,或支三分之二,或支賜一半,隆興及開禧自陳損半支給,皆權宜也。其后,內外官有添支料錢,職事官有職錢、廚食錢,職纂修者有折食錢,在京厘務官有添支錢、添支米,選人、使臣職田不及者有茶湯錢,其余祿粟、傔人,悉還疇昔。今合新舊制而參記之?! ≡S定制,以官寄祿。南渡重加修定、開府儀同三司,料錢一百貫。特進,九十貫。 春、冬衣絹各二十五匹,小綾一十匹,春羅一匹,冬綿五十兩。
金紫光祿大夫,銀青光祿大夫。 料錢各六十貫,春、冬絹各二十匹,小綾七匹,春羅一匹,冬綿五十兩。
宣奉大夫,正奉大夫,正議大夫,通奉大夫。 料錢各五十貫,春、冬絹各十七匹,小綾五匹,春羅一區(qū)。冬綿五十兩。
通議大夫,太中大夫,中大夫,中奉大夫,中散大夫。 料錢各四十五貫,春、‘冬絹各二直五匹,小綾三匹,春羅一匹,冬綿五十兩。朝議大夫,奉直大夫,朝請大夫,朝散大夫,朝奉大夫。以上料錢各三十五貫,春、冬絹各一十五匹,春羅一匹,冬綿三十兩。朝請郎,朝散郎,朝奉郎。 以上料錢各三十貫,春、冬絹各一十三匹春羅一匹,綿三十兩議郎。 料錢二十貫,春、冬絹各一十匹,冬綿三十兩。
奉議郎。料錢二十貫,春、冬絹各十匹,春羅一匹,冬綿三十兩通直郎。 料錢十八貫,春、冬絹各七匹,春羅一匹,冬綿三十兩 宣教郎。 料錢十五貫,春、冬絹五匹,冬綿十五兩。
宣議郎?! ×襄X十二貫,春、冬絹各五匹,冬綿十五兩。
承事郎。 料錢十貫,春、冬絹各五匹,冬綿十五兩。 承奉郎。 料錢八貫。
承務郎。 料錢七貫,元豐以來,厘務止支驛料,大觀二年定支。
以上料錢,一分見錢,二分折支。每貫折錢,在京六百文,在外四百文。到任添給驛料?! 〕兄崩?。 料錢二十五貫,茶湯錢一十貫,廚料米六斗,面一石五斗,蒿四十束,柴二十束,馬一匹,春、冬絹六匹,綿一十二兩。儒林郎。料錢二十貫,茶湯錢一十貫,廚料米六斗,面一石五斗,蒿三十束,柴一十五束,春、冬絹各五匹,冬綿十兩,文林郎料錢一十五貫,茶湯錢十貫,廚料米六斗,面一石五斗,蒿三十束,柴一十五束,春、冬絹各五匹,綿十兩。從事郎,從政郎,修職郎。已上料錢各一十五貫,茶湯錢一十貫,米、麥各二石。迪功郎。料錢一十二貫,茶湯錢一十貫,米麥各一石五斗。以上錢折支中給一半見錢,一半折支。每貫折見錢七百文。厘務日給,滿替日住。 武臣請奉:太尉。 料錢一百貫,春服羅一匹,小綾及絹各十匹,冬服小綾十匹,絹二十匹,綿五十兩。
正任節(jié)度使。 在光祿大夫之下,初授及帶管軍同,料錢四百貫,祿粟一百五十石。承宣使。在通議大夫之下,料錢三百貫,祿粟一百石。觀察使。在中大夫之下,料錢各二百貫,祿粟一百石,米麥十五石。
防御使。 在中散大夫之下,料錢二百貫,祿粟一百石,米麥各十二石五斗。
團練使。 在中散大夫之下,料錢一百五十貫,祿粟七十石,米麥各九石。諸州刺史。在中散大夫之下,料錢一百貫,祿粟五十石,米、麥各七石五斗。自承宣使以下,不帶階官者為正任,帶階官者為遙郡,遙郡各在正任之下,請奉與次任、正任一同。靖康指揮:遙郡以上奉錢、衣賜、傔人、奉馬,權支三分之二。
殿前三衙四廂、捧日、天武左右?guī)贾笓]使遙郡團練使。 料錢一百貫文。春、冬服絹各十匹。
殿前諸班直都虞候,諸軍都指揮使遙郡刺史。料錢五十貫,衣同前。
龍衛(wèi)、神衛(wèi)右?guī)贾笓]使遙郡團練使。同捧日、天武。
龍、神衛(wèi)諸軍都指揮使遙郡刺史。同殿前。
左、右金吾衛(wèi)上將軍,左、右衛(wèi)上將軍,在光祿大夫之下。
諸衛(wèi)上將軍。 在通奉大夫之下。以上料錢各六十貫, 春、冬綾各五匹,絹各一十匹,春羅一匹,冬綿五十兩。左、右金吾衛(wèi)大將軍。 在中散大夫之下,料錢三十五貫,春、冬綾三匹,絹七匹,春羅一匹,綿三十兩。
諸衛(wèi)大將軍。在中散大夫之下,料錢二十五貫,春、冬綾三匹,絹各七匹,春羅一匹,冬綿二十兩。
諸衛(wèi)將軍。在朝奉郎之下,料錢二十五貫,春、冬綾各二匹,絹各七匹,春羅一匹,冬綿十五兩。
率府率,在奉議郎之下。
率府副率。在通直郎之下。料錢十三貫,春、冬絹各五匹,春羅一匹,冬綿一十五兩。
通侍大夫。在中散大夫之下。料錢五十貫,祿粟二十五石。春絹七匹,冬絹十匹,綿三十兩。
傔 二十人,馬三匹?! ≌檀蠓?,宣正大夫,履正大夫,協(xié)忠大夫,中侍大夫。 以上在中散大夫之下。料錢各三十七貫,祿粟二十五石,春絹七匹,冬絹十匹,綿三十兩,傔二十人,馬三匹。
中亮大夫。在中散大夫之下。料錢三十七貫,祿粟二十五石,春絹七匹,冬絹十匹,綿三十兩,傔二十人,馬三匹?! ≈行l(wèi)大夫,翊衛(wèi)大夫,親衛(wèi)大夫, 在中散大夫之下,防御使之上。
拱衛(wèi)大夫,左武大夫,右武大夫。 并在奉直大夫之下,諸司正使之上。以上料錢并二十七貫,春絹七匹,冬絹十匹,綿三十兩。
武功大夫,武德大夫,武顯大夫,武節(jié)大夫,武略大夫,武經(jīng)大夫,武義大夫,武翼大夫。 并在朝奉大夫之下。以上各料錢二十五貫,廚料米一石、面二石,春絹七匹,冬絹十匹,綿三十兩。
正侍郎,宣正郎,履正郎,協(xié)忠郎,中侍郎,中亮郎,中衛(wèi)郎,翊衛(wèi)郎,親衛(wèi)郎,拱衛(wèi)郎,左武郎,右武郎。 以上并在朝奉郎之下。錢各二十貫,春絹五匹,冬絹七匹,綿三十兩。
武功郎,武德郎,武顯郎,武節(jié)郎,武略郎,武翼郎,武義郎。 并在承議郎之下。以上各料錢二十貫,廚料米、面各一石,春絹五匹,冬絹七匹,綿三十兩。
訓武郎。 料錢一十七貫,春絹五匹,冬絹七匹,綿二十兩。
修武郎。 料錢一十七貫,春絹五匹,冬絹七匹,綿二十兩。
從義郎,秉義郎。 并料錢十貫,帶職錢十二貫,春絹四匹,冬絹五匹,綿一十兩?! ≈矣柪?,忠翊郎。 并料錢七貫,帶職錢十貫,春、冬絹各四匹,冬綿十五兩。
成忠郎,保義郎。 并料錢五貫,帶職錢七貫,春、冬絹各四匹,綿一十五兩。
承節(jié)郎,承信郎。 并料錢四貫,春、冬絹各三匹,錢二貫文。
進武校尉。 料錢三貫,春、冬絹各三匹。
進義校尉。 料錢二貫,春、冬絹各三匹。
下班祗應。 各隨差使理年不等。自三年至十二月,料錢七百文,糧二石五斗, 春、冬絹各五匹?! ∵M武副尉。 料錢三貫。進義副尉。料錢一貫?! ∈仃I進義副尉。 料錢二貫。
料錢、職錢,紹興仍政和之舊:宰相,樞密使,料錢月三百貫。 政和左輔、右弼為宰相,紹興左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宰相。舊制,春、冬服小綾各二十匹,絹各三十匹,春羅一匹,冬綿一百兩。初,建炎元年指揮,宰執(zhí)請受并權支三分之二,支賜支一半。
知樞密院事,參知政事,樞密副使,同知樞密院事,簽書樞密院事。 料錢二百貫,春、冬服小綾各十匹,絹各二十匹,春羅一匹,冬綿五十兩。
太師,太傅,太保,少師,少傅,少保。 料錢三百貫,春服羅三匹,權支一匹;小綾三十匹,支二十匹;絹四十匹,支三十匹,冬服綾、絹同。綿二百兩,支一百兩。
以下職事官并支職錢:開封牧,錢一百貫。 春服羅一匹,小綾、絹各十匹,冬服小綾十匹,絹二十匹。綿五十兩。
太子太師,太傅,太保,職錢二百貫。 春服羅一匹,小綾十匹,絹二十五匹,冬服綾、絹同,綿五十兩。
少師,少傅,少保,百五十貫。 春、冬服小綾各七匹,絹各二十匹,春羅一匹,冬綿五十兩。
御史大夫,六部尚書。 行,六十貫;守,五十五貫;試,五十貫。春服羅一匹,小綾五匹,絹十七匹,冬服綾、絹同,綿五十兩。
翰林學士承旨,翰林學士,五十貫。春服同上。
左、右散騎常侍。 行,五十五貫;守,五十貫;試,四十五貫。春服小綾三匹,絹十五匹,羅一匹,冬綾、絹同,綿五十兩。
權六曹尚書,御史中丞,六曹侍郎并同常侍,太子賓客。 行,五十貫;守,四十七貫;試,四十五貫。春服小綾七匹,絹二十匹,羅一匹,冬綾、絹同,綿三十兩。
太子詹事。 錢、衣同賓客,小綾各止三匹。
給事中,中書舍人。 行,五十貫;守,四十五貫;試,四十貫。服同詹事。
左、右諫議大夫。 行,四十五貫;守,四十貫;試,三十七貫。余同舍人?! 嗔苁汤?。 職錢四十貫,絹同上?! √?、宗正卿。 行,三十八貫;守,三十五貫;試,三十二貫。春、冬衣隨官序。
秘書監(jiān)。 行,四十二貫;守,三十八貫;試,三十五貫?! ∑咚虑洌瑖蛹谰?。 行,三十五貫;守,三十二貫;試,三十貫。
太常、宗正少卿,秘和少監(jiān)。 行,三十二貫;守,三十貫;試,二十八貫。
中書門下省檢正諸房公事,左、右司郎中。 行,四十貫;守,三十七貫;試,三十五貫。
國子司業(yè),少府、將作、軍器監(jiān)。 行,三十二貫;守,三十貫;試,二十八貫。
太子少詹事。 行,三十五貫;守,三十二貫;試,三十貫?! √幼?、右諭德。 行,三十三貫;守,三十貫;試,二十九貫;
起居郎,起居舍人,侍御史。 行,三十七貫;守,三十五貫;試,三十二貫。
左、右司員外郎,六曹郎中。 同上?! 〉钪惺逃罚?、右司諫。 行,三十五貫;守,三十二貫;試,三十貫?! ∽?、右正言。 行,三十二貫;守,三十貫;試,二十七貫。諸司員外郎。 同司諫。
少府、將作、軍器少監(jiān)。 行,三十貫;守,二十八貫;試,二十五貫?! √邮套x、侍講。 行,二十五貫;守,二十二貫;試,二十貫。
監(jiān)察御史。 同正言。
太子中舍人,太子舍人。 行,二十貫;守,十九貫;試,十八貫?! √X?,太醫(yī)令,宗正丞,知大宗正丞,秘書丞,大理正,著作郎。 行,二十五貫;守,二十二貫;試,二十貫。紹興元年指揮,宣教郎任館職,寺監(jiān)丞、簿、評事,臺法、主簿,寺簿、正、司直,添給職錢一十六貫,指揮每月特支米三石。
七寺丞。 行,二十二貫;守,二十貫。
秘書郎。 行,二十二貫;守,二十貫;試,一十八貫。
太常博士。 同七寺丞。
著作佐郎。 同秘書郎?! 颖O(jiān)丞。 同七寺丞。
大理司直、評事。 同著作郎。
少府、將作、都水監(jiān)丞。 行,二十貫;守,十八貫。
秘書省校書郎; 行,十八貫;守,十六貫;試,十四貫。
正官。 行,十六貫;守,十五貫;試,十四貫。
御史臺檢法、主簿,九寺簿, 行,二十貫;守,十八貫。
諸王宮大小學教授,太學、武學博士。 行,二十貫;守,十八貫;試,十六貫。今諸王府翊善、贊讀、直講、記室料錢,并支見錢。
律學博士。 行,十八貫;守,十七貫;試,十六貫。
太常寺奉禮郎。 十六貫?! √K绿!⒔忌缌?。 行,十八貫、守,十六貫。
太官令。 十六貫。 五監(jiān)主簿。 行,十八貫;守,十六貫。
太學正、錄,武學諭。 行,十八貫;守,十七貫;試,十六貫。
律學正。 行,十六貫;守,十五貫;試,十四貫。
樞密院官屬:都承旨,承旨。 料錢四十貫,職錢三十貫,承旨二十五貫。春服羅一匹,小綾三匹,絹十五匹,冬服小綾五匹,絹十五匹,綿五十兩?! 「倍汲兄肌?料錢三十貫,職錢二十貫,副承旨、諸房副承旨十五貫,若諸房副承旨同主管承旨司公事,加五貫。春衣羅一匹,絹十五匹,冬絹同,綿三十兩。
檢詳諸房文字。 職錢三十五貫,廚食錢每日五百。
計議、編修官。 添支錢十貫,第三等折食錢二十五貫,廚食錢每日五百。
凡諸職事官職錢不言“行”、“守”、“試”者,準“行”給。職事官衣,如寄祿官例,及無立定則例者,隨寄祿官給。職料錢、米麥計實數(shù)給,兩應給者,從多給。 謂職錢、米麥。
諸承直以下充職事官, 謂大理司直、評事。秘書省正字,太學博士、正、錄,武學博士、諭,律學博士、正。
聽支階官請受、添給。諸稱請受者,謂衣糧、料錢,余并為添給?! ∨f制,觀文殿大學士,三十貫。 米三石,面五石。 觀文殿學士,資政、保和殿大學士,二十貫。 米三石,面五石。
資政、保和殿學士,十五貫。 米三石,面五石,同上。春、冬小綾各五匹,絹各十七匹,春羅一匹,冬綿五十兩。 龍圖、天章、寶文、顯謨、徽猷、敷文閣學士、直學士,十五貫。 春、冬小綾各三匹,絹各十五匹,春羅一匹,冬綿五十兩?! ”:偷?,龍圖、天章、寶文、顯謨、徽猷、敷文閣待制同。
先是,大觀,或言添支厚薄不均,其后,自學士而下改名貼職錢:觀文殿大學士; 貼職錢一百貫文,米麥各二十五石,添支米三石,面五石,萬字茶二斤。 觀文殿學士,資政、保和殿大學士; 貼職錢八十貫,米麥同,添支錢十貫,添支米面同。
資政、保和殿學士; 貼職錢七十貫,米麥同,添支米面同,萬字茶二斤,春、冬綾五匹,絹一十七匹,綿五十兩。羅一匹, 端明殿學士; 貼職錢五十貫,米麥二十石,添支米三石,面五石,萬字茶二斤,春、冬綾五匹,絹一十七匹。羅一匹,冬綿五十兩。
龍圖、天章、寶文、顯謨、徽猷、敷文閣學士,樞密直學士; 正三品,貼職錢四十貫,米麥各一十石,添支米二石,面五石,萬字茶二斤,春、冬綾五匹,絹一十七匹,春羅一匹,冬綿五十兩。
龍圖、天章、寶文、徽奠、敷文閣直學士,保和殿待制; 貼職錢三十貫,米麥各一十七石五斗,春、冬綾各三匹,絹一十五匹,春羅一匹,冬綿五十兩。龍圖、天章、寶文、顯謨、徽猷、敷文閣待制; 貼職錢二十貫,米麥各一十二石五斗,春、冬綾各三匹,絹一十五匹,春羅一匹,冬綿五十兩。
集英殿修撰,右文殿修撰,秘閣修撰; 以上貼職錢各一十五貫。
直龍圖、天章、寶文閣,直顯謨、徽猷、敷文閣,直秘閣。 以上貼職錢各一十貫。
宣和間,罷支貼職錢,仍舊制添支。紹興因之,令諸觀文殿大學士至保和殿大學士料錢、春冬服隨本官;資政殿學士至待制料錢隨本官,春、冬服從一多給。又諸學士添支錢,曾任執(zhí)政官以上者,在京、外任并支;其余在京支,外任不支。米、面、茶、炭、奉馬、傔人衣糧,內外任并給。酒、添支、馬草料,外任勿給。外依祖例添支, 如六部尚書而下職事官,分等第支廚食錢,自十五貫至九貫,凡四等,并依宣和指揮。修書官折食錢,監(jiān)修國史四十千,史館修撰、直史館、本省長貳三十七貫五百,檢討、著作三十五貫,并依自來體例。
有特旨添支。如紹興元年指揮:館職,寺監(jiān)丞、簿、評事,臺法、主簿,寺正、司直,博士,添職錢一十貫。六年指揮:五寺、三監(jiān)、秘書、大宗正丞,太常博士,著作、秘書、校書郎,著作佐郎,正字,大理寺正、司直、評事,臺簿,刪定官,檢、鼓、奏告院,特支米三石計議、編修官二石。
祿粟及隨身、兼人:宰相,一百石,紹興:三公,侍中,中書、尚書令,左、右仆射同平章事,并為宰相。隨身七十人。知樞密院事,參知政事,樞密副使,同知樞密院事,一百石,隨身五十人。太師、太傅,太保,少師,少傅,少保,一百石,舊制百五十石。隨身一百人。太尉,一百石,隨身五十人。節(jié)度使,祿粟已具奉祿類。隨五十人,承宣使,元隨五十人。觀察使,防御使,元隨三十人。團練使,已上并具奉祿類。元隨三十人。諸州刺史,同上。元隨二十人,通侍大夫,正侍大夫,宣正大夫,履正、協(xié)忠、中侍、中亮大夫,祿粟、傔人并具奉祿類。捧日、天武左右?guī)贾紦]使遙郡團練使,五十石,傔十人。 龍、神衛(wèi)右?guī)贾笓]使帶遙郡團練使同。殿前諸班直都虞候,諸軍都指揮使遙郡刺史,二十五石,傔五人。 龍、神衛(wèi)諸軍都指揮使帶遙郡刺史同。
諸學士添支米已附于前,今載:觀文殿大學士,傔二十人。觀文殿學士,資政、保和殿大學士,傔十人。資政、保和殿學士,龍圖、天章、寶文、顯謨、徽猷、敷文閣學士,傔七人。樞密都承旨,傔十人;副都承旨、諸房副承旨,七人。其余京畿守令、幕職曹官,自十石、七石、五石至于二石各有等。中書堂后官提點五房公事,逐房副承旨,自七人、五人至于一人各有數(shù)。因仍前制,舊史已書。凡任宰相、執(zhí)政有隨身,太尉至刺史有元隨,余止傔人。
紹興折色:凡祿粟每石細色六斗米麥中支。管軍給米六分,麥四公。隨身、元隨、傔人糧,每斗折錢三十文,衣紬絹每匹一貫。布每匹三百五十文,綿每兩四十文。公用錢
自節(jié)度使兼使相,有給二萬貫者。其次萬貫至七千貫,凡四等。節(jié)度使,萬貫至三千貫,凡四等。節(jié)度觀察留后,五千貫至二千貫,凡四等。觀察使,三千貫至二千五百貫,凡二等。防御使,三千貫至千五百貫,凡四等。團練使,二千貫至千貫,凡三等。刺史,千五百貫至五百貫,凡三等。亦有不給者。 觀察使以下在禁軍校者,皆不給。
京守在邊要或加錢給者,罷者如故,皆隨月給受,如祿奉焉。咸平五年,令河北、河東、陜西諸州,皆逐季給。
京師月給者:玉清昭應宮使,百千。景靈宮使,崇文院,七十千。會靈觀使,六十千。祥源觀都大管勾,五十千。御史臺,三百千。大理寺,二百五十三千。刑部,九十六千。舍人院,二十千。太常寺,二十五千,秘閣,二十千。宗正寺,十五千。太常禮院,起居院,十千。門下省,登聞檢院、鼓院,官誥院,三班院,各五十千。
歲給者:尚書都省,銀臺司,審刑院,提舉諸司庫務司,每給三十千,用盡續(xù)給,不限年月;余文武常參官內職知州者,歲給王千至百千,凡十三等,皆長吏與通判署籍連署以給用;少卿監(jiān)以上,有增十千至百千者。淳化元年九月,詔諸州、軍、監(jiān)、縣無公使處,遇誕降節(jié)給茶宴錢,節(jié)度州百千,防、團、刺史州五十千,監(jiān)、三泉縣三十千,嶺南州、軍以幕府州縣官權知州十千。給券
文武君臣奉使于外,藩郡入朝,皆往來備饔餼,又有賓幕、軍將、隨身、牙官,馬驢、橐駝之差:節(jié)、察俱有賓幕以下;中書、樞密、三司使有隨身而無牙官、軍將隨;諸司使以上有軍將、橐駝。余皆有牙官、馬□盧,惟節(jié)、察有賓幕。諸州及四夷貢奉使,諸司職掌祗事者,亦有給焉。四夷有譯語、通事、書狀、換醫(yī)、十券頭、首領、部署、子弟之名,貢奉使有廳頭、子將、推船、防授之名,職掌有傔。
京朝官、三班外任無添給者,止續(xù)給之。京府按事畿內,幕職、州縣出境比較錢谷,覆按刑獄,并給券。其赴任川峽者,給驛券,赴福建、廣南者,所過給倉券,入本路給驛券,皆至任則止。車駕巡幸,群臣扈從者,中書、樞密、三司使給館券,余官給倉券。
職田
周自卿以下有圭田不稅,晉有芻 田,后魏宰人之官有公田,北齊一品以下公田有差,唐制內外官各給職田,五代以來遂廢。咸平中,令館閣檢校故事。申定其制,以官莊及遠年逃亡田充。悉免租稅,佃戶以浮客充,所得課租均分,如鄉(xiāng)原例。州縣長吏給十之五。自余差給。其兩京、大藩府四十頃,次藩鎮(zhèn)三十五頃,防御、團練州三十頃,中、上刺史州二十頃,下州及軍、監(jiān)十五頃,邊遠小州、上縣十頃,中縣八頃,下縣七頃,轉運使、副十頃,兵馬都監(jiān)押、砦主、厘務官、錄事參軍、判司等,比通判、幕職之數(shù)而均給之。
景德二年七月,詔諸州職田如有災傷,準例蠲課。大中祥符九年,殿中侍御史王奇上言,請?zhí)煜录{職田以助振貨。帝曰:“奇未曉給納之理。然朕每覽法寺奏款,外官占田多窬往制,不能自備牛種,水旱之際又不蠲省,致民無告。”遂罷奇奏,因下詔戒飭之?! √焓ブ校匣悸毺镉袩o不均,吏或多取以病民;詔罷天下職田,悉以歲入租課送官,具數(shù)上三司,計直而均給之。朝廷方議措置未下,仁宗閱具獄,見吏以賄敗者多,惻然傷之;詔復給職田,毋多占佃戶,及無田而配出所租,違者以枉法論。
又十余年,至慶歷中,詔限職田,有司始申定其數(shù)。凡大藩長吏二十頃,通判八頃,判官五頃,幕職官四頃。凡節(jié)鎮(zhèn)長吏十五頃,通判七頃,判官四頃,幕職官三頃五十畝。凡防、團以下州軍長吏十頃,通判六頃,判官三頃五十畝,幕職官三頃。其余軍、監(jiān)長吏七頃,判官、幕官,并同防、團以下州軍。凡縣令,萬戶以上六頃,五千戶以上五頃,不滿五千戶并四頃。凡簿、尉,萬戶以上三頃,五千戶以上二頃五十畝,不滿五千戶二頃。錄事參軍比本判官。曹官比倚郭簿、尉。發(fā)運制置、轉運使副,武臣總管,比節(jié)鎮(zhèn)長吏。發(fā)運制置判官,比大藩府通判。安撫都監(jiān),路分都監(jiān),比節(jié)鎮(zhèn)通判。大藩府都監(jiān),比本府判官。黃汴河、許汝石塘河都大催綱,比節(jié)鎮(zhèn)判官。節(jié)鎮(zhèn)以下至軍監(jiān),諸路走馬承受并砦主,都同巡檢,提舉捉賊,提點馬監(jiān),都大巡河,不得過節(jié)鎮(zhèn)判官。在州監(jiān)當及催綱、撥發(fā),巡捉私茶鹽賊盜,駐泊捉賊,不得過簿、尉。自此人有定制,士有定限,吏以職田抵罪者,視昔為庶幾焉。
至熙寧間,復詔詳定:
凡知大藩府三京、京兆、成都、太原、荊南、江寧府,延、秦、揚、杭、潭、廣州。二十頃,節(jié)鎮(zhèn)十五頃,余州及軍淮陽、無為、臨江、廣德、興國、南康、南安、建昌、邵武、興化。并十頃,余小軍、監(jiān)七頃。通判、藩府八頃,節(jié)鎮(zhèn)七頃,余州六頃。留守、節(jié)度、觀察判官,藩府五頃,節(jié)鎮(zhèn)四頃。掌書記以下幕職官三頃五十畝。防御、團練軍事推官,軍、監(jiān)判官三頃。令、丞、簿、尉。萬戶以上,縣令六頃,丞四頃;不滿萬戶,令五頃,丞三頃;不滿五千戶,令四頃,丞二頃五十畝。簿、尉減令之半。藩府、節(jié)鎮(zhèn)錄參,視本州判官,余視幕職官。藩府、節(jié)鎮(zhèn)曹官,視萬戶縣簿、尉,余視不滿萬戶者。
發(fā)運、轉運使、副,視節(jié)鎮(zhèn)知州。開封府界提點,視余州。發(fā)運、轉運判官,常平倉司提舉官,視藩府通判。同提舉,視萬戶縣令。發(fā)運司干當公事,視節(jié)鎮(zhèn)通判。轉運司管干文字,提刑司檢法官,提舉常平倉司干當公事,視不滿萬戶縣令。蔡河、許汝石塘河都大催綱,管干機宜文字,府界提點司干當公事,視節(jié)鎮(zhèn)判官。
總管,視節(jié)鎮(zhèn)知州。路分鈐轄,視余州知州。安撫、路分都監(jiān),州鈐轄,視節(jié)鎮(zhèn)通判。藩府都監(jiān),視本州判官。諸路正將,視路分都監(jiān);副將,視藩府都監(jiān)。走馬承受,諸州都監(jiān),都同巡,都大巡河,并視節(jié)鎮(zhèn)判官。巡檢,堡砦都監(jiān),砦主,在州監(jiān)當及催綱、撥發(fā),巡捉私茶鹽賊盜,駐泊捉賊,并視幕職官。巡轄馬遞鋪,監(jiān)堰并縣、鎮(zhèn)、砦監(jiān)當,并視本縣簿、尉。諸路州學教授,京朝視本州判官,選人視本州曹官。
又詔:“成都府路提點刑獄司,以本路職田令逐州軍歲以子利稻麥等拘收變錢,從本司以一路所收錢數(shù),又紐而為觔斗價直,然后等第均給?!弊晕鯇幦晔?,知成都府,一千石。轉運使,六百石。鈐轄二員,各五百石。轉運判官,視鈐轄。通判二員,各四百五十石。簽判,節(jié)推,察推,知錄,干當糧料院,監(jiān)軍資庫,都監(jiān),都巡檢,巡檢,系大使臣。走馬承受,京朝官知縣,各二百石。內職官系兩使支掌以上資序者同。如系初等及權入者,各一百五十石。監(jiān)商稅、市賣院、交子務,系京朝官或大使臣充者。視職官。城外巡檢,監(jiān)排岸,十縣巡檢, 系三班使臣者。 各一百五十石。司理,司戶,司法,府學教授, 系敕扎正授者。
監(jiān)甲仗庫,各一百石。知眉、蜀、彭、雅、邛、嘉、簡、陵州,永康軍,視成都通判。其通判減三之一。知威、黎茂州,視眉、蜀通判。其都監(jiān),監(jiān)押,駐泊,都巡檢, 系大使臣者?! 『炁?,推、判官, 系兩使職官并支掌以上資序?! ≈?,京朝官并職官知縣,監(jiān)棚口鎮(zhèn),系京朝官。視成都職官。監(jiān)押,巡檢,同巡檢,駐泊,系三班使臣。初等職官或權入職官,錄事參軍,縣令,試銜知縣,視成都城外巡檢。司理,司戶,司法,諸縣主簿、尉,應監(jiān)當場務選人監(jiān)稅、監(jiān)鹽,巡轄馬鋪, 系三班使臣。
視成都曹官。應諸縣令佐系職員權攝者不給。歲有豐兇,則數(shù)有少剩,皆隨時等級為之增減。初,權御史中丞呂誨、御史知雜劉述奉詔同均定成都、梓、利、夔四路職田,誨等以成都路歲收子利稻麥、桑絲、麻竹等物逐處不同,遂計實直紐作稻谷一色,每斗中價百有二十,自知成都府以下官屬等第均定。及再詔詳定,而三路數(shù)少,均分不足,用定到成都路數(shù)目以聞,中書再行詳定,而有是詔。
元豐中,詔熙河、涇原、蘭州路州軍官屬職田,每頃歲給錢鈔十千。以其元給田及新造之區(qū),募弓箭手及留其地以為營田,元符三年,朝散郎杜子民奏:“職田之法,每患不均。神宗首變兩川之法,無給上下,一路便之。元佑中推廣此意,以限月之法,變而均給。士大夫貪冒者,或窮日之力以赴期會,或交書請屬以幸權攝,奔競之風長,廉恥之節(jié)喪。乞復元豐均給之法,以養(yǎng)士廉節(jié)。”從之。
建中靖國元年,知延安府范純粹奏:“昨帥河東日,聞晉州守臣所得職田,因李君卿為州,諭意屬邑增廣租入,比舊數(shù)倍。后襄陵縣令周汲力陳共弊,郡守時彥歲減所入十七八,佃戶始脫苛斂之苦。而晉、絳、陜三州圭腴,素號優(yōu)厚,多由違法所致。或改易種色,或遣子弟公皂監(jiān)獲,貪污猥賤,無所不有。乞下河東、陜西監(jiān)司,悉令改正?!睆闹?。 大觀四年,臣僚言:“圭田欲以養(yǎng)廉,無法制以防之,則貪者奮矣。奸吏挾肥瘠之議,以逞其私,給田有限,課入無算,祖宗深慮其弊,以提點弄獄官察之,而未嘗給以圭租,庶不同其利而分其心也。近歲提點刑獄所受圭租,同于他司,故積年利病,壅于上聞。元豐舊制,檢法官,其屬也,當視其長。自元佑初并提舉常平司職事入提刑司,兼領編敕,遂將提舉官合給之數(shù)撥與提刑司,參詳修立,而檢法官亦預焉。”詔依舊法。 政和八年,臣僚言:“尚書省以縣令之選輕,措置自不滿五千戶至滿萬戶遞增給職田一頃。夫天下圭租,多寡不均久矣,縣令所得,亦復不齊。多至九百斛,如淄州高苑;八百斛,如常之江陰;六百斛,常之宜興。亦六百斛。自是而降,或四五百,或三二百。凡在河北、京東京西、荊湖之間,少則有至三二十斛者;二廣、福建有自來無圭租處;川峽四路自守倅至簿、尉,又以一路歲入均給,令固不得而獨有。今欲一概增給一頃,豈可得哉?”詔應縣令職田頃畝未及條格者,催促摽撥?! ⌒蜔o年詔:“諸路職官各有職田,所以養(yǎng)廉也??h召客戶、稅戶,租佃分收,災傷檢覆減放,所以防貪也。諸縣多窬法抑都保正長,及中上戶分佃認納。不問所收厚薄,使之必輸,甚至不知田畝所在,虛認租課。聞之惻然。應違法抑勒及詭名委保者,以違詔論;災傷檢放不盡者,計贓以枉法論;入己者以自盜論?!薄 【缚翟?,詔諸路職田租存田亡者,并與落租額。紹興間,懼其不均,則詔諸路提刑司依法摽撥,官多田少,即于鄰近州縣通融,須管數(shù)足。又詔將空閑之田為他司官屬所占者,撥以足之,仍先自簿、尉始。其有無職田,選人并親民小使臣,每員月支茶湯錢一十貫文。內雖有職田,每月不及十貫者,皆與補足,所以厚其養(yǎng)廉之利。懼其病民,則委通判、縣令核實,除其不可力耕之田,損其已定過多之額。凡職租不許輒令保正催納,或抑令折納見錢,或無田平白監(jiān)租,或以虛數(shù)勒民代納,或額外過數(shù)多取,皆申嚴禁止之令。察以監(jiān)司,坐以贓罪,所以防其不廉之害。罷廢未幾而復舊,拘借未久而給還,移充糴本,轉收馬料,旋復免行,皆所以示優(yōu)恩,厲清操也?! ∪羝漤暜€多寡,具有成式:知藩府, 謂三京、穎昌、京兆、成都、太原、建康、江陵、延安、興仁隆德、開德、臨安府,秦、揚潭、廣州。
二十頃。發(fā)運、圍運使副,總管,副總管,知節(jié)鎮(zhèn),一十五頃。知余州及廣濟、淮陽、無為、臨江、廣德、興國、南康、南安、建昌、邵武、興化、漢陽、永康軍,并路分鈐轄,一十頃。發(fā)運、轉運判官,提舉淮南、兩浙、江南、荊湖東西、河北路鹽事官,通判藩府,八頃。知余軍及監(jiān),并通判節(jié)鎮(zhèn)州,鈐轄,安撫副使,都監(jiān),路分都監(jiān),將官,發(fā)運司干辦公事,七頃。通判余州及軍,滿萬戶縣令,六頃。藩府判官,錄事參軍,州學教授, 并謂承務郎以上者。
都監(jiān),發(fā)運、轉運司主管文字,滿五千戶縣令,副將官,五頃。節(jié)鎮(zhèn)判官,錄事參軍,州學教授, 并謂承務郎以上者?! ∞D運司主管帳司,不滿五千戶縣令,滿萬戶縣丞,余州都監(jiān),走馬承受公事,主管機宜文字,同巡檢,都大巡河,提點馬監(jiān),四頃。節(jié)度掌書記,觀察支使,藩府及節(jié)鎮(zhèn)推官,巡檢,縣、鎮(zhèn)、砦都監(jiān)、砦主,巡捉私茶鹽,駐泊捉賊,在城監(jiān)當,余州判官、學教授, 并謂承務郎以上者。
軍、監(jiān)都監(jiān),三頃五十畝。
軍、監(jiān)判官,余州推官,余州及軍、監(jiān)錄事參軍,巡檢,縣、鎮(zhèn)、砦都監(jiān),砦主,巡捉私茶鹽,駐泊捉賊,在城監(jiān)當,藩府及節(jié)鎮(zhèn)曹官,州學教授, 謂承直郎以下。
滿五千戶縣丞,滿萬戶縣簿、尉,巡轄馬遞鋪,縣、鎮(zhèn)、砦監(jiān)當及監(jiān)堰,三頃。余州及軍、監(jiān)曹官,州學教授, 謂承直郎以下。
不滿五千戶縣丞,滿五千戶縣簿、尉,巡轄馬遞鋪,縣、鎮(zhèn)、砦監(jiān)當及監(jiān)堰,二頃五十畝。不滿五千戶縣簿、尉,巡轄馬遞鋪,縣、鎮(zhèn)、砦監(jiān)當及監(jiān)堰,二頃。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增給
權三司使,知開封府,百千。權發(fā)遣三司使,五十千。玉清昭應宮、景靈宮、會靈觀三副使,觀文殿大學士,三十千。觀文殿學士,資政殿大學士, 元豐添保和殿大學士。
宮觀、三司判官,判子司, 權及權發(fā)遣同。 開封府判官,提舉諸司庫務,管轄三司軍大將,提點內弓箭庫,二十千。宮觀都監(jiān)、勾當官,十七千。 任都知、押班者,二十千。資政、端明、翰林侍讀、 元佑復置翰林侍讀、侍講學士,紹圣中罷。
龍圖、天章學士, 元豐添保和、延康、定文、顯謨、徽猷學士。
樞密直、后改 述古殿。
龍圖、天章直學士, 元豐添定文、顯謨、微猷直學士,保和、龍圖、天章、寶文、顯謨、徽奠待制。
十五千。 春、冬綾各五匹,絹十七匹,羅一匹,綿五十兩。已上大學士至待制,奉隨本官,衣賜如本官例,大即依本官例;小即依逐等。大觀二年,戶部尚書左睿言:“見編修《祿格》,學士添支比正任料錢相去遼邈,如觀文殿大學士、節(jié)度使從二品,大學士添支三十千而已,節(jié)度使料錢乃四百千,傔
從、粟帛等稱是?;蛑^大學士有寄祿官料錢,故添支數(shù)少。今以銀青光祿大夫任觀文殿大學士較之,則通料錢不及節(jié)度使之半,其厚薄不均明矣。自余學士視諸正任,率皆不等。欲將職錢改作貼職錢以別之。正任料錢、公使為率,參酌立定。自學士至直閣以上貼職錢,不以內外,并給。觀文殿大學士,百千。觀文學士,資政大學士,八十千。端明后改延康殿學士,五十千。前執(zhí)政加二十千。龍圖、天章、寶文、顯謨、徽猷學士,樞密直改述古學士,四十千。龍圖、天章、寶文、顯謨、徽猷直學士,三十千。待制,二十千。集賢改集英殿修撰,十五千。直龍圖閣至直秘閣,十千?!痹t從之。宣和三年,戶部尚書沈積中、侍郎王蕃言:“元豐法,帶職人依《嘉佑祿令》,該載觀文殿大學士以下至直學士,添支錢三等,自三十千至十五千。大觀中,因敕令所啟請,改作貼職錢,觀文大學士至直秘閣,自百千至十千,凡九等。兼增添在京供職米麥,觀文殿大學士至待制,自五十石至二十五石四等,比舊法增多數(shù)倍?!庇肿啵骸皩W士提舉在京官,除本身請給外,更請貼職,并差遣添支,比六曹尚書、翰林學士承旨幾及一倍以上,非稱事制祿之意。”詔并依元豐法,御史中丞二十千,察案御史十千,籍田令七千;并依元豐三年詔,司農寺丞十五千,主簿京朝官十二千,選人十千。熙寧三年,詔廣親、睦親宅記室、講書十五千,教授十二千,軍巡使十七千,權使及判官七千。已上并元豐制,已下惟增散官而已。
群牧使、副使,開封推官,三司河渠勾當公事、同管勾河渠案公事,十五千。群牧都監(jiān),十三千。銀臺司,審官院,三班院,吏部銓,登聞檢院、鼓院,太常禮院主判官,糾祭在京刑獄,群牧判官,監(jiān)察使,十千。判司農寺,七千。
其知、判諸路州、軍、府,有六十千至七千,凡八等。有以官者:三師,三公,六十千。仆射,東宮三師,并曾任中書、樞密,特進,五十千。尚書并左、右丞,東宮三少,金紫光祿大夫至光祿大夫,學士,給事中,諫議,舍人,待制已上,并橫班使、副,三十千。 橫班有二百千者。待制已上充益、梓、利、夔州路知州,給鐵錢二百千。橫班副使知夔州,一百五十千,知諸州、軍者,八十千。
大卿監(jiān),諸司使、副至供奉官,中大夫至中散大夫,武功郎至秉義郎,合門祗候已上,十五千。 十五千已上有從州、府地望給者。不系大卿,充益、梓、利、夔知州,給鐵錢一百五十千。諸司副使至供奉官、合門祗候已上知四州同。若知諸州、軍,八十千。惟諸司使一百千。 朝官忠翊郎,侍禁,合門祗候,十千。 朝官權知軍、州、府者同。若知四路諸州、府,給鐵錢八十千,知軍六十千。侍禁、合門祗候、知諸軍、州同?! ”Ax郎,殿直,合門祗候,八千。 若知四路諸州、軍者,給鐵錢五十千。
京官十千至七千,有二等。 知四路州、府,給鐵錢六十千;知軍,五十千。 試銜及州縣官,職官兼知春州,七千。有以州望者:河南、大名、荊南、永興、江寧,杭、揚,潭、并、代州,三十千。應天、真定、鳳翔、陜府,秦、青、洪州,二十千。河中,鄆、許、襄、孟、滑、鄭、滄、刑、澶、貝、相、華、晉、潞、廬、壽、宿、泗、楚、蘇、越、潤、常州,十五千。 廣州知州,歲七百千,逐月均給。舊月給百千,大中祥符六年,令歲取五百千,余充添給。益州給鐵錢三百千,梓州二百千,夔州百五十千,余州約銅錢數(shù)而給之。
有都總管、經(jīng)略安撫等使者、河北四路, 真定、瀛州、定州、大名。
陜西逐路,永興、秦州、渭州、慶州、延州?! 『訓|路, 太原。
前任兩府,并五十千;諫議、舍人、待制、太中大夫已上,三十千。 并特添二十千。知大名府帶河北路安撫使同。知并州帶學士即五十千,而無特給。 三路管勾機宜文字,朝官十千,京官七千。石桂州充文南西路都鈐轄、經(jīng)略安撫使,自諫議、舍人、待制及大卿監(jiān)、太中大夫、中散大夫已上,三十千。 朝臣充廣西路兵馬都鈐轄兼本路安撫管勾經(jīng)略司公事,即二十。
河北沿邊安撫副使、都監(jiān)以橫行使充者,三十千。 自橫行副使并諸司使、副至崇班、武功大夫、敦武郎以上充者,二十千。供奉官、秉義郎、合門祗候充都監(jiān),十五千。 同管勾河東緣邊安撫司公事,以橫行副使至內殿崇班、敦武郎以上,二十千。 通判,大藩有二十千至十五千者。余州、軍,朝官有十千至七千者,京官七千。 朝官通判益州,給鐵錢八十千,京官六十千。
朝官通判益、梓、利、夔路州、軍、府,給鐵錢七十千,京官五十千。簽判,朝官十千,京官七千。朝官簽判益、梓州,給鐵錢七十千,京官五十千。
三路轉運使,淮南、江浙、荊湖制置茶鹽等稅都大發(fā)運使,諫議、待制、大卿監(jiān)以下,太中、中散以上,三十千。朝官充發(fā)運使、副,二十千。 武功大夫至武翼郎、諸司使副充發(fā)運使副、都監(jiān)同朝官;充判官,十千。
三門、白波發(fā)運使,朝官二十千;朝官充判官,十千,京官七千。諸路轉運使、副,朝官宣德郎以下,二十千,任四路者,給鐵錢一百五十千。判官十千。 任福建、廣南東西路,十五千。任益、梓、利、夔四路,給鐵錢八十千。 諸路提點刑獄,勸農使、副,開封府界提點諸縣鎮(zhèn)公事,二十千。忠翊郎、侍禁、合門祗候以下任諸路提點刑獄、勸農使副并府界同提點,武郎、內殿崇班已上者,十五千。朝官并秉義郎、供奉官、合門祗候已上任四路提點刑獄,給鐵錢一百五十千。忠翊郎、侍禁、合門祗候以下,一百千。
諸路副都總管,權總管,都鈐轄,路分鈐轄,州鈐轄,路分都監(jiān),有五十千至八千,凡六等。任四路,給鐵錢有二百千至一百千,凡三等。
府界及諸路州、府、軍、監(jiān)、縣、鎮(zhèn)都監(jiān)、巡檢、砦主、監(jiān)押,自諸司使以下至三班借職,武功大夫至承信郎已上,十五千至五千,凡六等。任四路,給鐵錢有一百千至五十千,凡四等。陜西、河東沿邊諸族蕃官巡檢,自十五千至四千,凡六等。諸路走馬承受公事,自從義郎至保義郎。供奉官至殿直,并兩省自供奉官至黃門,自十千至五千,凡四等。 任四路,給鐵錢自六十千至四十千,
凡三等。府界并諸路州、府、軍、監(jiān)、縣、鎮(zhèn)監(jiān)當,朝官七千,京官五千至四千,凡二等。武功大夫以下至進義校尉,諸司使以下至三班使臣,自十千至三千,同七等。朝官任川峽州、府、軍、監(jiān),給鐵錢五十千,京官三十千至二十五千,凡二等。三班使臣任四路者,自六十千至二十五千,凡五等。
朝官充陜西及江、浙、荊湖、福建、廣南提舉、提點鑄錢等公事,自二十千至十五千,凡二等。朝官充都大提舉河渠司,勾當及提舉宮觀,并催遣輦運、催納,諸州監(jiān)物務等,自十五千至七千,凡三等。 任四路,給鐵錢七十千。
京官充催促輦運、催裝觔斗綱船,并諸州監(jiān)物務等,自七千至五千,凡二等。 任四路,給鐵錢五十千。
都大提舉修護黃河堤埽岸,諸處巡檢,并監(jiān)北京大內軍器庫,并蔡河撥發(fā)催綱等。并以兩省供奉官以下至內品充,自十千至三千,凡七等。 舊志有諸路都部署、鈐轄,有五十千至十五千,凡四等。駐泊都監(jiān),兵馬都監(jiān),有二十千至十五千,凡六等。諸州監(jiān)場務,朝官供奉以上七千,京官殿直五千,奉職內品三千,內課頤大者,京朝官與京官同,使臣與兵馬監(jiān)押同。
大中祥符二年,詔外任官不得挈家屬赴任者,許分添給錢贍本家。添給羊,凡外任給羊有二十口至二口,凡六等。給米,有二十石至二石,凡七等。給面,有三十石至二石,凡七等。傔從,有二十人至二人,凡七等。馬,有十匹至一匹,凡六等。舊志數(shù)不同。今從《四朝志》。
建炎南渡以后,奉祿之制,參用嘉佑、元豐、政和之舊,少所增損。惟兵興之始,宰執(zhí)請受權支三分之一,或支三分之二,或支賜一半,隆興及開禧自陳損半支給,皆權宜也。其后,內外官有添支料錢,職事官有職錢、廚食錢,職纂修者有折食錢,在京厘務官有添支錢、添支米,選人、使臣職田不及者有茶湯錢,其余祿粟、傔人,悉還疇昔。今合新舊制而參記之?! ≡S定制,以官寄祿。南渡重加修定、開府儀同三司,料錢一百貫。特進,九十貫。 春、冬衣絹各二十五匹,小綾一十匹,春羅一匹,冬綿五十兩。
金紫光祿大夫,銀青光祿大夫。 料錢各六十貫,春、冬絹各二十匹,小綾七匹,春羅一匹,冬綿五十兩。
宣奉大夫,正奉大夫,正議大夫,通奉大夫。 料錢各五十貫,春、冬絹各十七匹,小綾五匹,春羅一區(qū)。冬綿五十兩。
通議大夫,太中大夫,中大夫,中奉大夫,中散大夫。 料錢各四十五貫,春、‘冬絹各二直五匹,小綾三匹,春羅一匹,冬綿五十兩。朝議大夫,奉直大夫,朝請大夫,朝散大夫,朝奉大夫。以上料錢各三十五貫,春、冬絹各一十五匹,春羅一匹,冬綿三十兩。朝請郎,朝散郎,朝奉郎。 以上料錢各三十貫,春、冬絹各一十三匹春羅一匹,綿三十兩議郎。 料錢二十貫,春、冬絹各一十匹,冬綿三十兩。
奉議郎。料錢二十貫,春、冬絹各十匹,春羅一匹,冬綿三十兩通直郎。 料錢十八貫,春、冬絹各七匹,春羅一匹,冬綿三十兩 宣教郎。 料錢十五貫,春、冬絹五匹,冬綿十五兩。
宣議郎?! ×襄X十二貫,春、冬絹各五匹,冬綿十五兩。
承事郎。 料錢十貫,春、冬絹各五匹,冬綿十五兩。 承奉郎。 料錢八貫。
承務郎。 料錢七貫,元豐以來,厘務止支驛料,大觀二年定支。
以上料錢,一分見錢,二分折支。每貫折錢,在京六百文,在外四百文。到任添給驛料?! 〕兄崩?。 料錢二十五貫,茶湯錢一十貫,廚料米六斗,面一石五斗,蒿四十束,柴二十束,馬一匹,春、冬絹六匹,綿一十二兩。儒林郎。料錢二十貫,茶湯錢一十貫,廚料米六斗,面一石五斗,蒿三十束,柴一十五束,春、冬絹各五匹,冬綿十兩,文林郎料錢一十五貫,茶湯錢十貫,廚料米六斗,面一石五斗,蒿三十束,柴一十五束,春、冬絹各五匹,綿十兩。從事郎,從政郎,修職郎。已上料錢各一十五貫,茶湯錢一十貫,米、麥各二石。迪功郎。料錢一十二貫,茶湯錢一十貫,米麥各一石五斗。以上錢折支中給一半見錢,一半折支。每貫折見錢七百文。厘務日給,滿替日住。 武臣請奉:太尉。 料錢一百貫,春服羅一匹,小綾及絹各十匹,冬服小綾十匹,絹二十匹,綿五十兩。
正任節(jié)度使。 在光祿大夫之下,初授及帶管軍同,料錢四百貫,祿粟一百五十石。承宣使。在通議大夫之下,料錢三百貫,祿粟一百石。觀察使。在中大夫之下,料錢各二百貫,祿粟一百石,米麥十五石。
防御使。 在中散大夫之下,料錢二百貫,祿粟一百石,米麥各十二石五斗。
團練使。 在中散大夫之下,料錢一百五十貫,祿粟七十石,米麥各九石。諸州刺史。在中散大夫之下,料錢一百貫,祿粟五十石,米、麥各七石五斗。自承宣使以下,不帶階官者為正任,帶階官者為遙郡,遙郡各在正任之下,請奉與次任、正任一同。靖康指揮:遙郡以上奉錢、衣賜、傔人、奉馬,權支三分之二。
殿前三衙四廂、捧日、天武左右?guī)贾笓]使遙郡團練使。 料錢一百貫文。春、冬服絹各十匹。
殿前諸班直都虞候,諸軍都指揮使遙郡刺史。料錢五十貫,衣同前。
龍衛(wèi)、神衛(wèi)右?guī)贾笓]使遙郡團練使。同捧日、天武。
龍、神衛(wèi)諸軍都指揮使遙郡刺史。同殿前。
左、右金吾衛(wèi)上將軍,左、右衛(wèi)上將軍,在光祿大夫之下。
諸衛(wèi)上將軍。 在通奉大夫之下。以上料錢各六十貫, 春、冬綾各五匹,絹各一十匹,春羅一匹,冬綿五十兩。左、右金吾衛(wèi)大將軍。 在中散大夫之下,料錢三十五貫,春、冬綾三匹,絹七匹,春羅一匹,綿三十兩。
諸衛(wèi)大將軍。在中散大夫之下,料錢二十五貫,春、冬綾三匹,絹各七匹,春羅一匹,冬綿二十兩。
諸衛(wèi)將軍。在朝奉郎之下,料錢二十五貫,春、冬綾各二匹,絹各七匹,春羅一匹,冬綿十五兩。
率府率,在奉議郎之下。
率府副率。在通直郎之下。料錢十三貫,春、冬絹各五匹,春羅一匹,冬綿一十五兩。
通侍大夫。在中散大夫之下。料錢五十貫,祿粟二十五石。春絹七匹,冬絹十匹,綿三十兩。
傔 二十人,馬三匹?! ≌檀蠓?,宣正大夫,履正大夫,協(xié)忠大夫,中侍大夫。 以上在中散大夫之下。料錢各三十七貫,祿粟二十五石,春絹七匹,冬絹十匹,綿三十兩,傔二十人,馬三匹。
中亮大夫。在中散大夫之下。料錢三十七貫,祿粟二十五石,春絹七匹,冬絹十匹,綿三十兩,傔二十人,馬三匹?! ≈行l(wèi)大夫,翊衛(wèi)大夫,親衛(wèi)大夫, 在中散大夫之下,防御使之上。
拱衛(wèi)大夫,左武大夫,右武大夫。 并在奉直大夫之下,諸司正使之上。以上料錢并二十七貫,春絹七匹,冬絹十匹,綿三十兩。
武功大夫,武德大夫,武顯大夫,武節(jié)大夫,武略大夫,武經(jīng)大夫,武義大夫,武翼大夫。 并在朝奉大夫之下。以上各料錢二十五貫,廚料米一石、面二石,春絹七匹,冬絹十匹,綿三十兩。
正侍郎,宣正郎,履正郎,協(xié)忠郎,中侍郎,中亮郎,中衛(wèi)郎,翊衛(wèi)郎,親衛(wèi)郎,拱衛(wèi)郎,左武郎,右武郎。 以上并在朝奉郎之下。錢各二十貫,春絹五匹,冬絹七匹,綿三十兩。
武功郎,武德郎,武顯郎,武節(jié)郎,武略郎,武翼郎,武義郎。 并在承議郎之下。以上各料錢二十貫,廚料米、面各一石,春絹五匹,冬絹七匹,綿三十兩。
訓武郎。 料錢一十七貫,春絹五匹,冬絹七匹,綿二十兩。
修武郎。 料錢一十七貫,春絹五匹,冬絹七匹,綿二十兩。
從義郎,秉義郎。 并料錢十貫,帶職錢十二貫,春絹四匹,冬絹五匹,綿一十兩?! ≈矣柪?,忠翊郎。 并料錢七貫,帶職錢十貫,春、冬絹各四匹,冬綿十五兩。
成忠郎,保義郎。 并料錢五貫,帶職錢七貫,春、冬絹各四匹,綿一十五兩。
承節(jié)郎,承信郎。 并料錢四貫,春、冬絹各三匹,錢二貫文。
進武校尉。 料錢三貫,春、冬絹各三匹。
進義校尉。 料錢二貫,春、冬絹各三匹。
下班祗應。 各隨差使理年不等。自三年至十二月,料錢七百文,糧二石五斗, 春、冬絹各五匹?! ∵M武副尉。 料錢三貫。進義副尉。料錢一貫?! ∈仃I進義副尉。 料錢二貫。
料錢、職錢,紹興仍政和之舊:宰相,樞密使,料錢月三百貫。 政和左輔、右弼為宰相,紹興左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宰相。舊制,春、冬服小綾各二十匹,絹各三十匹,春羅一匹,冬綿一百兩。初,建炎元年指揮,宰執(zhí)請受并權支三分之二,支賜支一半。
知樞密院事,參知政事,樞密副使,同知樞密院事,簽書樞密院事。 料錢二百貫,春、冬服小綾各十匹,絹各二十匹,春羅一匹,冬綿五十兩。
太師,太傅,太保,少師,少傅,少保。 料錢三百貫,春服羅三匹,權支一匹;小綾三十匹,支二十匹;絹四十匹,支三十匹,冬服綾、絹同。綿二百兩,支一百兩。
以下職事官并支職錢:開封牧,錢一百貫。 春服羅一匹,小綾、絹各十匹,冬服小綾十匹,絹二十匹。綿五十兩。
太子太師,太傅,太保,職錢二百貫。 春服羅一匹,小綾十匹,絹二十五匹,冬服綾、絹同,綿五十兩。
少師,少傅,少保,百五十貫。 春、冬服小綾各七匹,絹各二十匹,春羅一匹,冬綿五十兩。
御史大夫,六部尚書。 行,六十貫;守,五十五貫;試,五十貫。春服羅一匹,小綾五匹,絹十七匹,冬服綾、絹同,綿五十兩。
翰林學士承旨,翰林學士,五十貫。春服同上。
左、右散騎常侍。 行,五十五貫;守,五十貫;試,四十五貫。春服小綾三匹,絹十五匹,羅一匹,冬綾、絹同,綿五十兩。
權六曹尚書,御史中丞,六曹侍郎并同常侍,太子賓客。 行,五十貫;守,四十七貫;試,四十五貫。春服小綾七匹,絹二十匹,羅一匹,冬綾、絹同,綿三十兩。
太子詹事。 錢、衣同賓客,小綾各止三匹。
給事中,中書舍人。 行,五十貫;守,四十五貫;試,四十貫。服同詹事。
左、右諫議大夫。 行,四十五貫;守,四十貫;試,三十七貫。余同舍人?! 嗔苁汤?。 職錢四十貫,絹同上?! √?、宗正卿。 行,三十八貫;守,三十五貫;試,三十二貫。春、冬衣隨官序。
秘書監(jiān)。 行,四十二貫;守,三十八貫;試,三十五貫?! ∑咚虑洌瑖蛹谰?。 行,三十五貫;守,三十二貫;試,三十貫。
太常、宗正少卿,秘和少監(jiān)。 行,三十二貫;守,三十貫;試,二十八貫。
中書門下省檢正諸房公事,左、右司郎中。 行,四十貫;守,三十七貫;試,三十五貫。
國子司業(yè),少府、將作、軍器監(jiān)。 行,三十二貫;守,三十貫;試,二十八貫。
太子少詹事。 行,三十五貫;守,三十二貫;試,三十貫?! √幼?、右諭德。 行,三十三貫;守,三十貫;試,二十九貫;
起居郎,起居舍人,侍御史。 行,三十七貫;守,三十五貫;試,三十二貫。
左、右司員外郎,六曹郎中。 同上?! 〉钪惺逃罚?、右司諫。 行,三十五貫;守,三十二貫;試,三十貫?! ∽?、右正言。 行,三十二貫;守,三十貫;試,二十七貫。諸司員外郎。 同司諫。
少府、將作、軍器少監(jiān)。 行,三十貫;守,二十八貫;試,二十五貫?! √邮套x、侍講。 行,二十五貫;守,二十二貫;試,二十貫。
監(jiān)察御史。 同正言。
太子中舍人,太子舍人。 行,二十貫;守,十九貫;試,十八貫?! √X?,太醫(yī)令,宗正丞,知大宗正丞,秘書丞,大理正,著作郎。 行,二十五貫;守,二十二貫;試,二十貫。紹興元年指揮,宣教郎任館職,寺監(jiān)丞、簿、評事,臺法、主簿,寺簿、正、司直,添給職錢一十六貫,指揮每月特支米三石。
七寺丞。 行,二十二貫;守,二十貫。
秘書郎。 行,二十二貫;守,二十貫;試,一十八貫。
太常博士。 同七寺丞。
著作佐郎。 同秘書郎?! 颖O(jiān)丞。 同七寺丞。
大理司直、評事。 同著作郎。
少府、將作、都水監(jiān)丞。 行,二十貫;守,十八貫。
秘書省校書郎; 行,十八貫;守,十六貫;試,十四貫。
正官。 行,十六貫;守,十五貫;試,十四貫。
御史臺檢法、主簿,九寺簿, 行,二十貫;守,十八貫。
諸王宮大小學教授,太學、武學博士。 行,二十貫;守,十八貫;試,十六貫。今諸王府翊善、贊讀、直講、記室料錢,并支見錢。
律學博士。 行,十八貫;守,十七貫;試,十六貫。
太常寺奉禮郎。 十六貫?! √K绿!⒔忌缌?。 行,十八貫、守,十六貫。
太官令。 十六貫。 五監(jiān)主簿。 行,十八貫;守,十六貫。
太學正、錄,武學諭。 行,十八貫;守,十七貫;試,十六貫。
律學正。 行,十六貫;守,十五貫;試,十四貫。
樞密院官屬:都承旨,承旨。 料錢四十貫,職錢三十貫,承旨二十五貫。春服羅一匹,小綾三匹,絹十五匹,冬服小綾五匹,絹十五匹,綿五十兩?! 「倍汲兄肌?料錢三十貫,職錢二十貫,副承旨、諸房副承旨十五貫,若諸房副承旨同主管承旨司公事,加五貫。春衣羅一匹,絹十五匹,冬絹同,綿三十兩。
檢詳諸房文字。 職錢三十五貫,廚食錢每日五百。
計議、編修官。 添支錢十貫,第三等折食錢二十五貫,廚食錢每日五百。
凡諸職事官職錢不言“行”、“守”、“試”者,準“行”給。職事官衣,如寄祿官例,及無立定則例者,隨寄祿官給。職料錢、米麥計實數(shù)給,兩應給者,從多給。 謂職錢、米麥。
諸承直以下充職事官, 謂大理司直、評事。秘書省正字,太學博士、正、錄,武學博士、諭,律學博士、正。
聽支階官請受、添給。諸稱請受者,謂衣糧、料錢,余并為添給?! ∨f制,觀文殿大學士,三十貫。 米三石,面五石。 觀文殿學士,資政、保和殿大學士,二十貫。 米三石,面五石。
資政、保和殿學士,十五貫。 米三石,面五石,同上。春、冬小綾各五匹,絹各十七匹,春羅一匹,冬綿五十兩。 龍圖、天章、寶文、顯謨、徽猷、敷文閣學士、直學士,十五貫。 春、冬小綾各三匹,絹各十五匹,春羅一匹,冬綿五十兩?! ”:偷?,龍圖、天章、寶文、顯謨、徽猷、敷文閣待制同。
先是,大觀,或言添支厚薄不均,其后,自學士而下改名貼職錢:觀文殿大學士; 貼職錢一百貫文,米麥各二十五石,添支米三石,面五石,萬字茶二斤。 觀文殿學士,資政、保和殿大學士; 貼職錢八十貫,米麥同,添支錢十貫,添支米面同。
資政、保和殿學士; 貼職錢七十貫,米麥同,添支米面同,萬字茶二斤,春、冬綾五匹,絹一十七匹,綿五十兩。羅一匹, 端明殿學士; 貼職錢五十貫,米麥二十石,添支米三石,面五石,萬字茶二斤,春、冬綾五匹,絹一十七匹。羅一匹,冬綿五十兩。
龍圖、天章、寶文、顯謨、徽猷、敷文閣學士,樞密直學士; 正三品,貼職錢四十貫,米麥各一十石,添支米二石,面五石,萬字茶二斤,春、冬綾五匹,絹一十七匹,春羅一匹,冬綿五十兩。
龍圖、天章、寶文、徽奠、敷文閣直學士,保和殿待制; 貼職錢三十貫,米麥各一十七石五斗,春、冬綾各三匹,絹一十五匹,春羅一匹,冬綿五十兩。龍圖、天章、寶文、顯謨、徽猷、敷文閣待制; 貼職錢二十貫,米麥各一十二石五斗,春、冬綾各三匹,絹一十五匹,春羅一匹,冬綿五十兩。
集英殿修撰,右文殿修撰,秘閣修撰; 以上貼職錢各一十五貫。
直龍圖、天章、寶文閣,直顯謨、徽猷、敷文閣,直秘閣。 以上貼職錢各一十貫。
宣和間,罷支貼職錢,仍舊制添支。紹興因之,令諸觀文殿大學士至保和殿大學士料錢、春冬服隨本官;資政殿學士至待制料錢隨本官,春、冬服從一多給。又諸學士添支錢,曾任執(zhí)政官以上者,在京、外任并支;其余在京支,外任不支。米、面、茶、炭、奉馬、傔人衣糧,內外任并給。酒、添支、馬草料,外任勿給。外依祖例添支, 如六部尚書而下職事官,分等第支廚食錢,自十五貫至九貫,凡四等,并依宣和指揮。修書官折食錢,監(jiān)修國史四十千,史館修撰、直史館、本省長貳三十七貫五百,檢討、著作三十五貫,并依自來體例。
有特旨添支。如紹興元年指揮:館職,寺監(jiān)丞、簿、評事,臺法、主簿,寺正、司直,博士,添職錢一十貫。六年指揮:五寺、三監(jiān)、秘書、大宗正丞,太常博士,著作、秘書、校書郎,著作佐郎,正字,大理寺正、司直、評事,臺簿,刪定官,檢、鼓、奏告院,特支米三石計議、編修官二石。
祿粟及隨身、兼人:宰相,一百石,紹興:三公,侍中,中書、尚書令,左、右仆射同平章事,并為宰相。隨身七十人。知樞密院事,參知政事,樞密副使,同知樞密院事,一百石,隨身五十人。太師、太傅,太保,少師,少傅,少保,一百石,舊制百五十石。隨身一百人。太尉,一百石,隨身五十人。節(jié)度使,祿粟已具奉祿類。隨五十人,承宣使,元隨五十人。觀察使,防御使,元隨三十人。團練使,已上并具奉祿類。元隨三十人。諸州刺史,同上。元隨二十人,通侍大夫,正侍大夫,宣正大夫,履正、協(xié)忠、中侍、中亮大夫,祿粟、傔人并具奉祿類。捧日、天武左右?guī)贾紦]使遙郡團練使,五十石,傔十人。 龍、神衛(wèi)右?guī)贾笓]使帶遙郡團練使同。殿前諸班直都虞候,諸軍都指揮使遙郡刺史,二十五石,傔五人。 龍、神衛(wèi)諸軍都指揮使帶遙郡刺史同。
諸學士添支米已附于前,今載:觀文殿大學士,傔二十人。觀文殿學士,資政、保和殿大學士,傔十人。資政、保和殿學士,龍圖、天章、寶文、顯謨、徽猷、敷文閣學士,傔七人。樞密都承旨,傔十人;副都承旨、諸房副承旨,七人。其余京畿守令、幕職曹官,自十石、七石、五石至于二石各有等。中書堂后官提點五房公事,逐房副承旨,自七人、五人至于一人各有數(shù)。因仍前制,舊史已書。凡任宰相、執(zhí)政有隨身,太尉至刺史有元隨,余止傔人。
紹興折色:凡祿粟每石細色六斗米麥中支。管軍給米六分,麥四公。隨身、元隨、傔人糧,每斗折錢三十文,衣紬絹每匹一貫。布每匹三百五十文,綿每兩四十文。公用錢
自節(jié)度使兼使相,有給二萬貫者。其次萬貫至七千貫,凡四等。節(jié)度使,萬貫至三千貫,凡四等。節(jié)度觀察留后,五千貫至二千貫,凡四等。觀察使,三千貫至二千五百貫,凡二等。防御使,三千貫至千五百貫,凡四等。團練使,二千貫至千貫,凡三等。刺史,千五百貫至五百貫,凡三等。亦有不給者。 觀察使以下在禁軍校者,皆不給。
京守在邊要或加錢給者,罷者如故,皆隨月給受,如祿奉焉。咸平五年,令河北、河東、陜西諸州,皆逐季給。
京師月給者:玉清昭應宮使,百千。景靈宮使,崇文院,七十千。會靈觀使,六十千。祥源觀都大管勾,五十千。御史臺,三百千。大理寺,二百五十三千。刑部,九十六千。舍人院,二十千。太常寺,二十五千,秘閣,二十千。宗正寺,十五千。太常禮院,起居院,十千。門下省,登聞檢院、鼓院,官誥院,三班院,各五十千。
歲給者:尚書都省,銀臺司,審刑院,提舉諸司庫務司,每給三十千,用盡續(xù)給,不限年月;余文武常參官內職知州者,歲給王千至百千,凡十三等,皆長吏與通判署籍連署以給用;少卿監(jiān)以上,有增十千至百千者。淳化元年九月,詔諸州、軍、監(jiān)、縣無公使處,遇誕降節(jié)給茶宴錢,節(jié)度州百千,防、團、刺史州五十千,監(jiān)、三泉縣三十千,嶺南州、軍以幕府州縣官權知州十千。給券
文武君臣奉使于外,藩郡入朝,皆往來備饔餼,又有賓幕、軍將、隨身、牙官,馬驢、橐駝之差:節(jié)、察俱有賓幕以下;中書、樞密、三司使有隨身而無牙官、軍將隨;諸司使以上有軍將、橐駝。余皆有牙官、馬□盧,惟節(jié)、察有賓幕。諸州及四夷貢奉使,諸司職掌祗事者,亦有給焉。四夷有譯語、通事、書狀、換醫(yī)、十券頭、首領、部署、子弟之名,貢奉使有廳頭、子將、推船、防授之名,職掌有傔。
京朝官、三班外任無添給者,止續(xù)給之。京府按事畿內,幕職、州縣出境比較錢谷,覆按刑獄,并給券。其赴任川峽者,給驛券,赴福建、廣南者,所過給倉券,入本路給驛券,皆至任則止。車駕巡幸,群臣扈從者,中書、樞密、三司使給館券,余官給倉券。
職田
周自卿以下有圭田不稅,晉有芻 田,后魏宰人之官有公田,北齊一品以下公田有差,唐制內外官各給職田,五代以來遂廢。咸平中,令館閣檢校故事。申定其制,以官莊及遠年逃亡田充。悉免租稅,佃戶以浮客充,所得課租均分,如鄉(xiāng)原例。州縣長吏給十之五。自余差給。其兩京、大藩府四十頃,次藩鎮(zhèn)三十五頃,防御、團練州三十頃,中、上刺史州二十頃,下州及軍、監(jiān)十五頃,邊遠小州、上縣十頃,中縣八頃,下縣七頃,轉運使、副十頃,兵馬都監(jiān)押、砦主、厘務官、錄事參軍、判司等,比通判、幕職之數(shù)而均給之。
景德二年七月,詔諸州職田如有災傷,準例蠲課。大中祥符九年,殿中侍御史王奇上言,請?zhí)煜录{職田以助振貨。帝曰:“奇未曉給納之理。然朕每覽法寺奏款,外官占田多窬往制,不能自備牛種,水旱之際又不蠲省,致民無告。”遂罷奇奏,因下詔戒飭之?! √焓ブ校匣悸毺镉袩o不均,吏或多取以病民;詔罷天下職田,悉以歲入租課送官,具數(shù)上三司,計直而均給之。朝廷方議措置未下,仁宗閱具獄,見吏以賄敗者多,惻然傷之;詔復給職田,毋多占佃戶,及無田而配出所租,違者以枉法論。
又十余年,至慶歷中,詔限職田,有司始申定其數(shù)。凡大藩長吏二十頃,通判八頃,判官五頃,幕職官四頃。凡節(jié)鎮(zhèn)長吏十五頃,通判七頃,判官四頃,幕職官三頃五十畝。凡防、團以下州軍長吏十頃,通判六頃,判官三頃五十畝,幕職官三頃。其余軍、監(jiān)長吏七頃,判官、幕官,并同防、團以下州軍。凡縣令,萬戶以上六頃,五千戶以上五頃,不滿五千戶并四頃。凡簿、尉,萬戶以上三頃,五千戶以上二頃五十畝,不滿五千戶二頃。錄事參軍比本判官。曹官比倚郭簿、尉。發(fā)運制置、轉運使副,武臣總管,比節(jié)鎮(zhèn)長吏。發(fā)運制置判官,比大藩府通判。安撫都監(jiān),路分都監(jiān),比節(jié)鎮(zhèn)通判。大藩府都監(jiān),比本府判官。黃汴河、許汝石塘河都大催綱,比節(jié)鎮(zhèn)判官。節(jié)鎮(zhèn)以下至軍監(jiān),諸路走馬承受并砦主,都同巡檢,提舉捉賊,提點馬監(jiān),都大巡河,不得過節(jié)鎮(zhèn)判官。在州監(jiān)當及催綱、撥發(fā),巡捉私茶鹽賊盜,駐泊捉賊,不得過簿、尉。自此人有定制,士有定限,吏以職田抵罪者,視昔為庶幾焉。
至熙寧間,復詔詳定:
凡知大藩府三京、京兆、成都、太原、荊南、江寧府,延、秦、揚、杭、潭、廣州。二十頃,節(jié)鎮(zhèn)十五頃,余州及軍淮陽、無為、臨江、廣德、興國、南康、南安、建昌、邵武、興化。并十頃,余小軍、監(jiān)七頃。通判、藩府八頃,節(jié)鎮(zhèn)七頃,余州六頃。留守、節(jié)度、觀察判官,藩府五頃,節(jié)鎮(zhèn)四頃。掌書記以下幕職官三頃五十畝。防御、團練軍事推官,軍、監(jiān)判官三頃。令、丞、簿、尉。萬戶以上,縣令六頃,丞四頃;不滿萬戶,令五頃,丞三頃;不滿五千戶,令四頃,丞二頃五十畝。簿、尉減令之半。藩府、節(jié)鎮(zhèn)錄參,視本州判官,余視幕職官。藩府、節(jié)鎮(zhèn)曹官,視萬戶縣簿、尉,余視不滿萬戶者。
發(fā)運、轉運使、副,視節(jié)鎮(zhèn)知州。開封府界提點,視余州。發(fā)運、轉運判官,常平倉司提舉官,視藩府通判。同提舉,視萬戶縣令。發(fā)運司干當公事,視節(jié)鎮(zhèn)通判。轉運司管干文字,提刑司檢法官,提舉常平倉司干當公事,視不滿萬戶縣令。蔡河、許汝石塘河都大催綱,管干機宜文字,府界提點司干當公事,視節(jié)鎮(zhèn)判官。
總管,視節(jié)鎮(zhèn)知州。路分鈐轄,視余州知州。安撫、路分都監(jiān),州鈐轄,視節(jié)鎮(zhèn)通判。藩府都監(jiān),視本州判官。諸路正將,視路分都監(jiān);副將,視藩府都監(jiān)。走馬承受,諸州都監(jiān),都同巡,都大巡河,并視節(jié)鎮(zhèn)判官。巡檢,堡砦都監(jiān),砦主,在州監(jiān)當及催綱、撥發(fā),巡捉私茶鹽賊盜,駐泊捉賊,并視幕職官。巡轄馬遞鋪,監(jiān)堰并縣、鎮(zhèn)、砦監(jiān)當,并視本縣簿、尉。諸路州學教授,京朝視本州判官,選人視本州曹官。
又詔:“成都府路提點刑獄司,以本路職田令逐州軍歲以子利稻麥等拘收變錢,從本司以一路所收錢數(shù),又紐而為觔斗價直,然后等第均給?!弊晕鯇幦晔?,知成都府,一千石。轉運使,六百石。鈐轄二員,各五百石。轉運判官,視鈐轄。通判二員,各四百五十石。簽判,節(jié)推,察推,知錄,干當糧料院,監(jiān)軍資庫,都監(jiān),都巡檢,巡檢,系大使臣。走馬承受,京朝官知縣,各二百石。內職官系兩使支掌以上資序者同。如系初等及權入者,各一百五十石。監(jiān)商稅、市賣院、交子務,系京朝官或大使臣充者。視職官。城外巡檢,監(jiān)排岸,十縣巡檢, 系三班使臣者。 各一百五十石。司理,司戶,司法,府學教授, 系敕扎正授者。
監(jiān)甲仗庫,各一百石。知眉、蜀、彭、雅、邛、嘉、簡、陵州,永康軍,視成都通判。其通判減三之一。知威、黎茂州,視眉、蜀通判。其都監(jiān),監(jiān)押,駐泊,都巡檢, 系大使臣者?! 『炁?,推、判官, 系兩使職官并支掌以上資序?! ≈?,京朝官并職官知縣,監(jiān)棚口鎮(zhèn),系京朝官。視成都職官。監(jiān)押,巡檢,同巡檢,駐泊,系三班使臣。初等職官或權入職官,錄事參軍,縣令,試銜知縣,視成都城外巡檢。司理,司戶,司法,諸縣主簿、尉,應監(jiān)當場務選人監(jiān)稅、監(jiān)鹽,巡轄馬鋪, 系三班使臣。
視成都曹官。應諸縣令佐系職員權攝者不給。歲有豐兇,則數(shù)有少剩,皆隨時等級為之增減。初,權御史中丞呂誨、御史知雜劉述奉詔同均定成都、梓、利、夔四路職田,誨等以成都路歲收子利稻麥、桑絲、麻竹等物逐處不同,遂計實直紐作稻谷一色,每斗中價百有二十,自知成都府以下官屬等第均定。及再詔詳定,而三路數(shù)少,均分不足,用定到成都路數(shù)目以聞,中書再行詳定,而有是詔。
元豐中,詔熙河、涇原、蘭州路州軍官屬職田,每頃歲給錢鈔十千。以其元給田及新造之區(qū),募弓箭手及留其地以為營田,元符三年,朝散郎杜子民奏:“職田之法,每患不均。神宗首變兩川之法,無給上下,一路便之。元佑中推廣此意,以限月之法,變而均給。士大夫貪冒者,或窮日之力以赴期會,或交書請屬以幸權攝,奔競之風長,廉恥之節(jié)喪。乞復元豐均給之法,以養(yǎng)士廉節(jié)。”從之。
建中靖國元年,知延安府范純粹奏:“昨帥河東日,聞晉州守臣所得職田,因李君卿為州,諭意屬邑增廣租入,比舊數(shù)倍。后襄陵縣令周汲力陳共弊,郡守時彥歲減所入十七八,佃戶始脫苛斂之苦。而晉、絳、陜三州圭腴,素號優(yōu)厚,多由違法所致。或改易種色,或遣子弟公皂監(jiān)獲,貪污猥賤,無所不有。乞下河東、陜西監(jiān)司,悉令改正?!睆闹?。 大觀四年,臣僚言:“圭田欲以養(yǎng)廉,無法制以防之,則貪者奮矣。奸吏挾肥瘠之議,以逞其私,給田有限,課入無算,祖宗深慮其弊,以提點弄獄官察之,而未嘗給以圭租,庶不同其利而分其心也。近歲提點刑獄所受圭租,同于他司,故積年利病,壅于上聞。元豐舊制,檢法官,其屬也,當視其長。自元佑初并提舉常平司職事入提刑司,兼領編敕,遂將提舉官合給之數(shù)撥與提刑司,參詳修立,而檢法官亦預焉。”詔依舊法。 政和八年,臣僚言:“尚書省以縣令之選輕,措置自不滿五千戶至滿萬戶遞增給職田一頃。夫天下圭租,多寡不均久矣,縣令所得,亦復不齊。多至九百斛,如淄州高苑;八百斛,如常之江陰;六百斛,常之宜興。亦六百斛。自是而降,或四五百,或三二百。凡在河北、京東京西、荊湖之間,少則有至三二十斛者;二廣、福建有自來無圭租處;川峽四路自守倅至簿、尉,又以一路歲入均給,令固不得而獨有。今欲一概增給一頃,豈可得哉?”詔應縣令職田頃畝未及條格者,催促摽撥?! ⌒蜔o年詔:“諸路職官各有職田,所以養(yǎng)廉也??h召客戶、稅戶,租佃分收,災傷檢覆減放,所以防貪也。諸縣多窬法抑都保正長,及中上戶分佃認納。不問所收厚薄,使之必輸,甚至不知田畝所在,虛認租課。聞之惻然。應違法抑勒及詭名委保者,以違詔論;災傷檢放不盡者,計贓以枉法論;入己者以自盜論?!薄 【缚翟?,詔諸路職田租存田亡者,并與落租額。紹興間,懼其不均,則詔諸路提刑司依法摽撥,官多田少,即于鄰近州縣通融,須管數(shù)足。又詔將空閑之田為他司官屬所占者,撥以足之,仍先自簿、尉始。其有無職田,選人并親民小使臣,每員月支茶湯錢一十貫文。內雖有職田,每月不及十貫者,皆與補足,所以厚其養(yǎng)廉之利。懼其病民,則委通判、縣令核實,除其不可力耕之田,損其已定過多之額。凡職租不許輒令保正催納,或抑令折納見錢,或無田平白監(jiān)租,或以虛數(shù)勒民代納,或額外過數(shù)多取,皆申嚴禁止之令。察以監(jiān)司,坐以贓罪,所以防其不廉之害。罷廢未幾而復舊,拘借未久而給還,移充糴本,轉收馬料,旋復免行,皆所以示優(yōu)恩,厲清操也?! ∪羝漤暜€多寡,具有成式:知藩府, 謂三京、穎昌、京兆、成都、太原、建康、江陵、延安、興仁隆德、開德、臨安府,秦、揚潭、廣州。
二十頃。發(fā)運、圍運使副,總管,副總管,知節(jié)鎮(zhèn),一十五頃。知余州及廣濟、淮陽、無為、臨江、廣德、興國、南康、南安、建昌、邵武、興化、漢陽、永康軍,并路分鈐轄,一十頃。發(fā)運、轉運判官,提舉淮南、兩浙、江南、荊湖東西、河北路鹽事官,通判藩府,八頃。知余軍及監(jiān),并通判節(jié)鎮(zhèn)州,鈐轄,安撫副使,都監(jiān),路分都監(jiān),將官,發(fā)運司干辦公事,七頃。通判余州及軍,滿萬戶縣令,六頃。藩府判官,錄事參軍,州學教授, 并謂承務郎以上者。
都監(jiān),發(fā)運、轉運司主管文字,滿五千戶縣令,副將官,五頃。節(jié)鎮(zhèn)判官,錄事參軍,州學教授, 并謂承務郎以上者?! ∞D運司主管帳司,不滿五千戶縣令,滿萬戶縣丞,余州都監(jiān),走馬承受公事,主管機宜文字,同巡檢,都大巡河,提點馬監(jiān),四頃。節(jié)度掌書記,觀察支使,藩府及節(jié)鎮(zhèn)推官,巡檢,縣、鎮(zhèn)、砦都監(jiān)、砦主,巡捉私茶鹽,駐泊捉賊,在城監(jiān)當,余州判官、學教授, 并謂承務郎以上者。
軍、監(jiān)都監(jiān),三頃五十畝。
軍、監(jiān)判官,余州推官,余州及軍、監(jiān)錄事參軍,巡檢,縣、鎮(zhèn)、砦都監(jiān),砦主,巡捉私茶鹽,駐泊捉賊,在城監(jiān)當,藩府及節(jié)鎮(zhèn)曹官,州學教授, 謂承直郎以下。
滿五千戶縣丞,滿萬戶縣簿、尉,巡轄馬遞鋪,縣、鎮(zhèn)、砦監(jiān)當及監(jiān)堰,三頃。余州及軍、監(jiān)曹官,州學教授, 謂承直郎以下。
不滿五千戶縣丞,滿五千戶縣簿、尉,巡轄馬遞鋪,縣、鎮(zhèn)、砦監(jiān)當及監(jiān)堰,二頃五十畝。不滿五千戶縣簿、尉,巡轄馬遞鋪,縣、鎮(zhèn)、砦監(jiān)當及監(jiān)堰,二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