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古籍分類
集部
子部
史部
經(jīng)部
精選古籍
歸去來辭
童心說
醉翁亭記
陳情表
借竹樓記
前赤壁賦
西湖夢尋
敘陳正甫會心集
蘇洵集
曹操詩集
宋史
作者:
脫脫、阿魯圖等
宋史修于元末,由丞相脫脫和阿魯圖先后主持修撰,鐵木兒塔識、賀惟一、張起巖、歐陽玄等七人任總裁官。全書本紀(jì)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傳二百五十五卷,共四百九十六卷,是二十四史中最龐大的一部官修史書。
早在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詔修宋史,后來,袁桷又奏請購求遼、金、宋遺書,虞集也曾奉命主持修撰遼、金、宋三史。由于元王朝內(nèi)部對修撰宋史的體例主張不同,一派要「以宋為世紀(jì),遼、金為載記」,一派要「以遼、金為北史,宋太祖至靖康為宋史,建炎以后為南宋史」,雙方「持論不決」[一],長期未能成書。元順帝于公元一三四三年(至正三年),又詔修遼、金、宋三史[二],決定宋、遼、金各為一史。宋史在紀(jì)、傳、表、志本已完僃的基礎(chǔ)上[三],只用了兩年半的時間,于一三四五年(至正五年)成書。
在二十四史中,宋史以卷帙浩繁著稱。兩千多人的列傳,比舊唐書列傳多一倍,志的份量在二十四史中也是獨一無二的。食貨志十四卷,相當(dāng)于舊唐書食貨志的七倍。兵志[一][三]趙翼:廿二史劄記卷二三。[二]元史卷四一順帝本紀(jì)。 十二卷,是新唐書兵志的十二倍。禮志二十八卷,竟佔二十四史所有禮志的一半。元末修撰的這部宋史,是元人利用舊有宋朝國史編撰而成,基本上保存了宋朝國史的原貌。宋史對于宋代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民族關(guān)係、典章制度以及活動在這一歷史時期的許多人物都做了較為詳盡的記載,是研究兩宋三百多年歷史的基本史料。例如,從食貨志中,不僅可以看到兩宋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概況和我國各民族、各地區(qū)之間經(jīng)濟聯(lián)擊的加強,還可以看到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超越往代的巨大物質(zhì)財富和他們所遭受的殘酷剝削。天文志、律歷志、五行志等,保存了許多天文氣象資料、科學(xué)數(shù)據(jù)以及關(guān)于地震等自然災(zāi)害的豐富史料。
宋史具有以往封建史書所沒有的特點,這就是它始終遵循的基本思想是程朱理學(xué)。清代的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宋史「大旨以表章道學(xué)為宗,余事皆不甚措意」[一]。清代史學(xué)家錢大昕也說:「宋史最推崇道學(xué),而尤以朱元晦(熹)為宗?!梗鄱葸@是符合實際的。在宋史修撰中起主要作用的那些人物,都是道學(xué)的信奉者。例如,對于宋史修撰「多所協(xié)贊」的鐵木兒塔識,就對「伊洛諸儒之書,深所研究」[三]。張起巖對「宋儒道學(xué)源委,尤多究心」[一]。特別是在宋史的修撰中「尤任勞動」[二]的歐陽玄,更是一個對「伊洛諸儒源委,尤為淹貫」[三]的道學(xué)家。宋史的修撰原則是,遵循「先儒性命之說」,「先理致而后文辭,崇道德而黜功利。書法以之而矜式,彝倫賴是以匡扶」[四]。在這個原則下,歐陽玄為宋史定下的體例和他所撰寫的論、贊、序以及進宋史表[五],都集中地貫徹了道學(xué)的思想。
宋史在史料剪裁、史實考訂、全書體例等方面存在許多缺點,使它在二十四史中有繁蕪雜亂之稱。宋史「以宋人國史為稿本」[六]宋人國史記載北宋特別詳細,南宋中葉以后「罕所記載」,宋史依樣畫葫蘆,顯得前詳后略,頭重腳輕。在宋史中,還有許多自相矛盾的地方。如一人兩傳,無傳而說有傳,一事數(shù)見,有目無文,紀(jì)與傳、傳與傳、表與傳、傳文與傳論之間互相牴牾等等?! ∷问返陌姹?,主要有下列幾種:公元一三四六年(元至正六年)杭州路刻印的至正本;公元一四八○年(明成化十六年)的成化本(朱英在廣州按元刻本的抄本刻印,后來的版本大都以此為底本):明嘉靖南京國子監(jiān)本(南監(jiān)本):明萬歷北京國子監(jiān)本(北監(jiān)本);清乾隆四年武英殿本(殿本);清光緒元年浙江書局本(局本);一九三四年上海商務(wù)印書館百衲本(一九五八年縮印本個別卷帙有抽換)。由于百衲本是用至正本和明成化本配補影印而成,又同殿本作了對校,修補和改正了某些錯字,是一個較好的版本。因此,這次校點宋史,是以百衲本為工作本,同時吸收了葉渭清元槧宋史校記和張元濟宋史??庇浉灞镜某晒?,參校了殿本和局本。凡是點不斷、讀不通而又無法從版本上校正的地方,適當(dāng)?shù)刈髁吮拘:退9ぷ?,在卷末??庇浿姓f明。
相關(guān)資料
志第九十五 樂十七
志第九十六 儀衛(wèi)一
志第九十七 儀衛(wèi)二
志第九十八 儀衛(wèi)三
志第九十九 儀衛(wèi)四
志第一百 儀衛(wèi)五
志第一百一 儀衛(wèi)六
志第一百二 輿服一
志第一百三 輿服二
志第一百四 輿服三
志第一百五 輿服四
志第一百六 輿服五
志第一百七 輿服六
志第一百八 選舉一(科目上)
志第一百九 選舉二(科目下 舉遺逸附)
志第一百十 選舉三(學(xué)校試 律學(xué)等試附)
志第一百十一 選舉四(銓法上)
志第一百十二 選舉五(銓法下)
志第一百一十三 選舉六(保任 考課)
志第一百一十四 職官一
志第一百一十五 職官二
志第一百一十六 職官三
志第一百一十七 職官四
志第一百一十八 職官五
第一百一十九 職官六
第一百二十 職官七
志第一百二十一 職官八(合班之制)
志第一百二十二 職官九(敘遷之制)
志第一百二十三 職官十(雜制)
志第一百二十四 職官十一(奉祿制上)
志第一百二十五 職官十二(奉祿制下)
志第一百二十六 食貨上一(農(nóng)田)
志第一百二十七 食貨上二(方田 賦稅)
志第一百二十八 食貨上三(布帛 和糴 漕運)
志第一百二十九 食貨上四(屯田 常平 義倉)
志第一百三十 食貨上五(役法上)
志第一百三十一 食貨上六(役法下 振恤)
志第一百三十二 食貨下一(會計)
志第一百三十三 食貨下二(錢幣)
志第一百三十四 食貨下三
志第一百三十五 食貨下四
志第一百三十六 食貨下五
志第一百三十七 食貨下六
志第一百三十八 食貨下七
志第一百三十九 食貨下八
志第一百四十 兵一(禁軍上)
志第一百四十一 兵二(禁軍下)
志第一百四十二 兵三(廂兵)
志第一百四十三 兵四(鄉(xiāng)兵一)
志第一百四十四 兵五(鄉(xiāng)兵二)
志第一百四十五 兵六(鄉(xiāng)兵三)
志第一百四十六 兵七(召募之制)
志第一百四十七 兵八
志第一百四十八 兵九
志第一百四十九 兵十
志第一百五十 兵十一
志第一百五十一 兵十二
志第一百五十二 刑法一
志第一百五十三 刑法二
志第一百五十四 刑法三
志第一百五十五 藝文一
志第一百五十六 藝文二
志第一百五十七 藝文三
志第一百五十八 藝文四
志第一百五十九 藝文五
志第一百六十 藝文六
志第一百六十一 藝文七
志第一百六十二 藝文八
目錄
本紀(jì)第一 太祖一
本紀(jì)第二 太祖二
本紀(jì)第三 太祖三
本紀(jì)第四 太宗一
本紀(jì)第五 太宗二
本紀(jì)第六 真宗一
本紀(jì)第七 真宗二
本紀(jì)第八 真宗三
本紀(jì)第九 仁宗一
本紀(jì)第十 仁宗二
本紀(jì)第十一 仁宗三
本紀(jì)第十二 仁宗四
本紀(jì)第十三 英宗
本紀(jì)第十四 神宗一
本紀(jì)第十五 神宗二
本紀(jì)第十六 神宗三
本紀(jì)第十七 哲宗一
本紀(jì)第十八 哲宗二
本紀(jì)第十九 徽宗一
本紀(jì)第二十 徽宗二
本紀(jì)第二十一 徽宗三
本紀(jì)第二十二 徽宗四
本紀(jì)第二十三 欽宗
本紀(jì)第二十四 高宗一
本紀(jì)第二十五 高宗二
本紀(jì)第二十六 高宗三
本紀(jì)第二十七 高宗四
本紀(jì)第二十八 高宗五
本紀(jì)第二十九 高宗六
本紀(jì)第三十 高宗七
本紀(jì)第三十一 高宗八
本紀(jì)第三十二 高宗九
本紀(jì)第三十三 孝宗一
本紀(jì)第三十四 孝宗二
本紀(jì)第三十五 孝宗三
本紀(jì)第三十六 光宗
本紀(jì)第三十七 寧宗一
本紀(jì)第三十八 寧宗二
本紀(jì)第三十九 寧宗三
本紀(jì)第四十 寧宗四
本紀(jì)第四十一 理宗一
本紀(jì)第四十二 理宗二
本紀(jì)第四十三 理宗三
本紀(jì)第四十四 理宗四
本紀(jì)第四十五 理宗五
本紀(jì)第四十六 度宗
本紀(jì)第四十七 瀛國公二王附
志第一 天文一
志第二 天文二
志第三 天文三
志第四 天文四
志第五 天文五
志第六 天文六
志第七 天文七
志第八 天文八
志第九 天文九
志第十 天文十
志第十一 天文十一
志第十二 天文十二
志第十三 天文十三
志第十四 五行一上
志第十五 五行一下
志第十六 五行二上
志第十七 五行二下
志第十八 五行三
志第十九 五行四
志第二十 五行五
志第二十一 律歷一
志第二十二 律歷二
志第二十三 律歷三
志第二十四 律歷四
志第二十五 律歷五
志第二十六 律歷六
志第二十七 律歷七
志第二十八 律歷八
志第二十九 律歷九
志第三十 律歷十
志第三十一 律歷十一
志第三十二 律歷十二
志第三十三 律歷十三
志第三十四 律歷十四
志第三十五 律歷十五
志第三十六 律歷十六
志第三十七
志第三十八 地理一
志第三十九 地理二
志第四十 地理三
志第四十一 地理四
志第四十二 地理五
志第四十三 地理六
志第四十四 河渠一
志第四十五 河渠二
志第四十六 河渠三
志第四十七 河渠四
志第四十八 河渠五
志第四十九 河渠六
志第五十 河渠七
志第五十一 禮一
志第五十二 禮二(吉禮二)
志第五十三 禮三(吉禮三)
志第五十四 禮四(吉禮四)
志第五十五 禮五(吉禮五)
志第五十六 禮六 吉禮六
志第五十七 禮七 吉禮七
志第五十八 禮八(吉禮八)
志第五十九 禮九(吉禮九)
志第六十 禮十(吉禮十)
志第六十一 禮十一(吉禮十一)
志第六十二 禮十二(吉禮十二)
志第六十三 禮十三(嘉禮一)
志第六十四 禮十四(嘉禮二)
志第六十五 禮十五(嘉禮三)
志第六十六 禮十六(嘉禮四)
志第六十七 禮十七(嘉禮五)
志第六十八 禮十八(嘉禮六)
志第六十九 禮十九(賓禮一)
志第七十 禮二十(賓禮二)
志第七十一 禮二十一(賓禮三)
志第七十二 禮二十二(賓禮四)
志第七十三 禮二十三(賓禮五 附錄)
志第七十四 禮二十四(軍禮)
志第七十五 禮二十五(兇禮一)
志第七十六 禮二十六(兇禮二)
志第七十七 禮二十七(兇禮三)
志第七十八 禮二十八(兇禮四)
志第七十九 樂一
志第八十 樂二
志第八十一 樂三
志第八十二 樂四
志第八十三 樂五
志第八十四 樂六
志第八十五 樂七(樂章一)
志第八十六 樂八(樂章二)
志第八十七 樂九(樂章三)
志第八十八 樂十(樂章四)
志第八十九 樂十一(樂章五)
樂志第九十 樂十二(樂章六)
志第九十一 樂十三(樂章七)
志第九十二 樂十四(樂章八)
志第九十三 樂十五(鼓吹上)
志第九十四 樂十六(鼓吹下)
表第一
表第二
表第三
表第四
表第五
表第六
表第七
表第八
表第九
表第十
表第十一
表第十二
表第十三
表第十四
表第十五
表第十六
表第十七
表第十八
表第十九
表第二十
表第二十一
表第二十二
表第二十三
表第二十四
表第二十五
表第二十六
表第二十七
表第二十八
表第二十九
表第三十
表第三十一
表第三十二
列傳第一 后妃上
列傳第二 后妃下
列傳第三 宗室一
列傳第四 宗室二
列傳第五 宗室三
列傳第六 宗室四
列傳第七 公主
列傳第八
列傳第九
列傳第十
列傳第十一
傳第十二
列傳第十三
列傳第十四
列傳第十五
列傳第十六
列傳第十七
列傳第十八
列傳第十九
列傳第二十
列傳第二十一
列傳第二十二
列傳第二十三
列傳第二十四
列傳第二十五
列傳第二十六
列傳第二十七
列傳第二十八
列傳第二十九
列傳第三十
列傳第三十一
列傳第三十二
列傳第三十三
列傳第三十四
列傳第三十五
列傳第三十六
列傳第三十七
列傳第三十八
列傳第三十九
列傳第四十
列傳第四十一
列傳第四十二
列傳第四十三
列傳第四十四
列傳第四十五
列傳第四十六
列傳第四十七
列傳第四十八
列傳第四十九
列傳第五十
列傳第五十一
列傳第五十二
列傳第五十三
列傳第五十四
列傳第五十五
列傳第五十六
列傳第五十七
列傳第五十八
列傳第五十九
列傳第六十
列傳第六十一
列傳第六十二
列傳第六十三
列傳第六十四
列傳第六十五
列傳第六十六
列傳第六十七
列傳第六十八
列傳第六十九
列傳第七十
列傳第七十一
列傳第七十二
列傳第七十三
列傳第七十四
列傳第七十五
列傳第七十六
列傳第七十七
列傳第七十八
列傳第七十九
列傳第八十
列傳第八十一
列傳第八十二
列傳第八十三
列傳第八十四
列傳第八十五
列傳第八十六
列傳第八十七
列傳第八十八
列傳第八十九
列傳第九十
列傳第九十一
列傳第九十二
列傳第九十三
列傳第九十四
列傳第九十五
列傳第九十六
列傳第九十七
列傳第九十八
列傳第九十九
列傳第一百
列傳第一百一
列傳第一百二
列傳第一百三
列傳第一百四
列傳第一百五
列傳第一百六
列傳第一百七
列傳第一百八
列傳第一百九
列傳第一百一十
列傳第一百一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二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列傳第一百一十四
列傳第一百一十五
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一百一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列傳第一百二十二
列傳第一百二十三
列傳第一百二十四
列傳第一百二十五
列傳第一百二十六
列傳第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一百二十八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列傳第一百三十
列傳第一百三十一
列傳第一百三十二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列傳第一百三十四
列傳第一百三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一百三十七
列傳第一百三十八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
列傳第一百四十
列傳第一百四十一
列傳第一百四十二
列傳第一百四十三
列傳第一百四十四
列傳第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列傳第一百四十八
列傳第一百四十九
列傳第一百五十
列傳第一百五十一
列傳第一百五十二
列傳第一百五十三
列傳第一百五十四
列傳第一百五十五
列傳第一百五十六
列傳第一百五十七
列傳第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一百五十九
列傳第一百六十
列傳第一百六十一
列傳第一百六十二
列傳第一百六十三
列傳第一百六十四
列傳第一百六十五
列傳第一百六十六
列傳第一百六十七
列傳第一百六十八
列傳第一百六十九
列傳第一百七十
列傳第一百七十一
列傳第一百七十二
列傳第一百七十三
列傳第一百七十四
列傳第一百七十五
列傳第一百七十六
列傳第一百七十七
列傳第一百七十八
列傳第一百七十九
列傳第一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八十二
列傳第一百八十三
列傳第一百八十四
列傳第一百八十五 循吏
列傳第一百八十六 道學(xué)一
列傳第一百八十七 道學(xué)二(程氏門人)
列傳第一百八十八道學(xué)三
列傳第一百八十九道學(xué)四(朱氏門人)
列傳第一百九十儒林一
列傳第一百九十一儒林二
列傳第一百九十二儒林三
列傳第一百九十三儒林四
列傳第一百九十四儒林五
列傳第一百九十五儒林六
列傳第一百九十六儒林七
列傳第一百九十七儒林八
列傳第一百九十八文苑一
列傳第一百九十九文苑二
列傳第二百文苑三
列傳第二百一文苑四
列傳第二百二文苑五
列傳第二百三文苑六
列傳第二百四文苑七
列傳第二百五忠義一
列傳第二百六忠義二
列傳第二百七忠義三
列傳第二百八忠義四
列傳第二百九忠義五
列傳第二百一十忠義六
列傳第二百一十一忠義七
列傳第二百一十二忠義八
列傳第二百一十三忠義九
列傳第二百一十四忠義十
列傳第二百一十五孝義
列傳第二百一十六隱逸上
列傳第二百一十七隱逸中
列傳第二百一十八隱逸下
列傳第二百一十九列女
列傳第二百二十方技上
列傳第二百二十一方技下
列傳第二百二十二外戚上
列傳第二百二十三外戚中
列傳第二百二十四外戚下
列傳第二百二十五宦者一
列傳第二百二十六宦者二
列傳第二百二十七宦者三
列傳第二百二十八宦者四
列傳第二百二十九佞幸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早在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詔修宋史,后來,袁桷又奏請購求遼、金、宋遺書,虞集也曾奉命主持修撰遼、金、宋三史。由于元王朝內(nèi)部對修撰宋史的體例主張不同,一派要「以宋為世紀(jì),遼、金為載記」,一派要「以遼、金為北史,宋太祖至靖康為宋史,建炎以后為南宋史」,雙方「持論不決」[一],長期未能成書。元順帝于公元一三四三年(至正三年),又詔修遼、金、宋三史[二],決定宋、遼、金各為一史。宋史在紀(jì)、傳、表、志本已完僃的基礎(chǔ)上[三],只用了兩年半的時間,于一三四五年(至正五年)成書。
在二十四史中,宋史以卷帙浩繁著稱。兩千多人的列傳,比舊唐書列傳多一倍,志的份量在二十四史中也是獨一無二的。食貨志十四卷,相當(dāng)于舊唐書食貨志的七倍。兵志[一][三]趙翼:廿二史劄記卷二三。[二]元史卷四一順帝本紀(jì)。 十二卷,是新唐書兵志的十二倍。禮志二十八卷,竟佔二十四史所有禮志的一半。元末修撰的這部宋史,是元人利用舊有宋朝國史編撰而成,基本上保存了宋朝國史的原貌。宋史對于宋代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民族關(guān)係、典章制度以及活動在這一歷史時期的許多人物都做了較為詳盡的記載,是研究兩宋三百多年歷史的基本史料。例如,從食貨志中,不僅可以看到兩宋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概況和我國各民族、各地區(qū)之間經(jīng)濟聯(lián)擊的加強,還可以看到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超越往代的巨大物質(zhì)財富和他們所遭受的殘酷剝削。天文志、律歷志、五行志等,保存了許多天文氣象資料、科學(xué)數(shù)據(jù)以及關(guān)于地震等自然災(zāi)害的豐富史料。
宋史具有以往封建史書所沒有的特點,這就是它始終遵循的基本思想是程朱理學(xué)。清代的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宋史「大旨以表章道學(xué)為宗,余事皆不甚措意」[一]。清代史學(xué)家錢大昕也說:「宋史最推崇道學(xué),而尤以朱元晦(熹)為宗?!梗鄱葸@是符合實際的。在宋史修撰中起主要作用的那些人物,都是道學(xué)的信奉者。例如,對于宋史修撰「多所協(xié)贊」的鐵木兒塔識,就對「伊洛諸儒之書,深所研究」[三]。張起巖對「宋儒道學(xué)源委,尤多究心」[一]。特別是在宋史的修撰中「尤任勞動」[二]的歐陽玄,更是一個對「伊洛諸儒源委,尤為淹貫」[三]的道學(xué)家。宋史的修撰原則是,遵循「先儒性命之說」,「先理致而后文辭,崇道德而黜功利。書法以之而矜式,彝倫賴是以匡扶」[四]。在這個原則下,歐陽玄為宋史定下的體例和他所撰寫的論、贊、序以及進宋史表[五],都集中地貫徹了道學(xué)的思想。
宋史在史料剪裁、史實考訂、全書體例等方面存在許多缺點,使它在二十四史中有繁蕪雜亂之稱。宋史「以宋人國史為稿本」[六]宋人國史記載北宋特別詳細,南宋中葉以后「罕所記載」,宋史依樣畫葫蘆,顯得前詳后略,頭重腳輕。在宋史中,還有許多自相矛盾的地方。如一人兩傳,無傳而說有傳,一事數(shù)見,有目無文,紀(jì)與傳、傳與傳、表與傳、傳文與傳論之間互相牴牾等等?! ∷问返陌姹?,主要有下列幾種:公元一三四六年(元至正六年)杭州路刻印的至正本;公元一四八○年(明成化十六年)的成化本(朱英在廣州按元刻本的抄本刻印,后來的版本大都以此為底本):明嘉靖南京國子監(jiān)本(南監(jiān)本):明萬歷北京國子監(jiān)本(北監(jiān)本);清乾隆四年武英殿本(殿本);清光緒元年浙江書局本(局本);一九三四年上海商務(wù)印書館百衲本(一九五八年縮印本個別卷帙有抽換)。由于百衲本是用至正本和明成化本配補影印而成,又同殿本作了對校,修補和改正了某些錯字,是一個較好的版本。因此,這次校點宋史,是以百衲本為工作本,同時吸收了葉渭清元槧宋史校記和張元濟宋史??庇浉灞镜某晒?,參校了殿本和局本。凡是點不斷、讀不通而又無法從版本上校正的地方,適當(dāng)?shù)刈髁吮拘:退9ぷ?,在卷末??庇浿姓f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