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中醫(yī)飲食營養(yǎng)學》 豬腸(《食療本草》)

    【基原】豬科動物豬腸臟。

    【異名】豬臟。

    【性味歸經(jīng)】甘,微寒。入大腸經(jīng)。

    【功效】潤腸,補虛。

    【應用】

    1. 腸風臟毒:豬大腸一條,入芫荽在內(nèi)煮食。(《救急方》)

    2. 痔瘺下血:豬腸一條,洗凈,控干,槐花炒為末,填入腸內(nèi),兩頭扎定,米醋煮爛,搗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食前當歸酒下。(《奇效食方》豬臟丸)

    【使用注意】

    外感,脾虛滑泄者忌食。

    【按語】

    以腸補腸,腸病者宜食。

    【參考文獻】

    《本草綱目》:“潤腸治燥,調(diào)血痢臟毒?!?/p>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