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
〔原文〕雁行氣法,低頭倚壁,不息十二通。以意排留飲宿食從下部出自愈。
〔解說〕雁行氣法,將背靠于墻壁,低頭,不息十二通。以意念引氣入胃中,以內(nèi)氣排除停留的痰飲和宿食,使從肛門排出體外,則自可痊愈。
【小結(jié)】
《諸病源候論》“卷二十·痰飲病諸候”說∶“ 行氣者,身直頸曲,排氣下行而一通,愈宿食?!?就是鴨子,因是仿效鴨子,直身低頭曲頸,不息行氣,故名 行氣法。
其方法是背靠墻壁,身站直,低頭、曲頸,進(jìn)行不息呼吸,以意行氣,排除胃腸痰飲、宿食。但本書及《云笈七簽》此節(jié)前均名為雁行氣法。近代有“大雁功”,亦從仿生角度命名,故仍用雁行氣法。
(公元 1826 年)清.傅山(青山)著。二卷。上集論帶下、血崩、調(diào)經(jīng)等 38 癥,41 方;下集論妊娠、小產(chǎn)、難產(chǎn)、正產(chǎn)、產(chǎn)后等 40 癥,42 方。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
〔原文〕雁行氣法,低頭倚壁,不息十二通。以意排留飲宿食從下部出自愈。
〔解說〕雁行氣法,將背靠于墻壁,低頭,不息十二通。以意念引氣入胃中,以內(nèi)氣排除停留的痰飲和宿食,使從肛門排出體外,則自可痊愈。
【小結(jié)】
《諸病源候論》“卷二十·痰飲病諸候”說∶“ 行氣者,身直頸曲,排氣下行而一通,愈宿食?!?就是鴨子,因是仿效鴨子,直身低頭曲頸,不息行氣,故名 行氣法。
其方法是背靠墻壁,身站直,低頭、曲頸,進(jìn)行不息呼吸,以意行氣,排除胃腸痰飲、宿食。但本書及《云笈七簽》此節(jié)前均名為雁行氣法。近代有“大雁功”,亦從仿生角度命名,故仍用雁行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