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學(xué)見能》 咳嗽

    作者: 未知

    [總訣]肺氣如鐘撞則鳴,或痰或血治須分。再加和胃疏肝法,咳血之原即此尋。

    外感咳嗽,吐痰清白而涎者,傷寒有水氣也。宜小青龍原方。

    桂枝(二錢) 半夏(三錢) 麻黃(七分) 甘草(一錢) 干姜(一錢) 細(xì)辛(五分) 白芍(二錢) 五味(一錢)

    歌曰∶傷寒咳嗽吐痰清,五味姜辛一劑烹。

    夏芍麻黃同桂草,長沙遺法貴研精。

    外感咳嗽,吐痰黃色而粘者,傷風(fēng)動火氣也。宜新方麥冬湯。

    麥冬(三錢) 黃芩(二錢) 桔梗(一錢) 桑皮(二錢) 栝蔞(三錢) 杏仁(三錢) 貝母(三錢)柴胡(二錢) 云苓(三錢) 紫菀(二錢) 薄荷(一錢) 花粉(三錢) 枳殼(一錢) 甘草(一錢)

    歌曰∶咳嗽痰粘風(fēng)火傷,冬芩桑桔與瓜霜。

    枳荷貝杏同花粉,紫菀柴苓甘草詳。

    (伯未按∶荸薺、蘿卜汁二兩燉溫,分二次飲,頗驗。)

    久咳上氣,痰涎多而聲易者,肺腎之陽虛也。宜加味真武湯。

    白術(shù)(三錢) 云苓(三錢) 白芍(三錢) 五味(七分) 附子(三分) 干姜(二分) 細(xì)辛(五分)

    歌曰∶久咳痰多肺腎虧,姜辛五味總當(dāng)知。

    云苓術(shù)芍還加附,真武名湯治法推。

    久咳上氣,聲干澀而痰凝者,肺腎之陰虛也。宜加味豬苓湯。

    阿膠(二錢) 百合(三錢) 麥冬(三錢) 貝母(一錢) 澤瀉(二錢) 滑石(二錢) 豬苓(二錢) 五味(七分) 云苓(三錢) 丹皮(二錢) 海粉(一錢) 生地(三錢)

    歌曰∶久咳聲干痰亦凝,陰虛膠味二苓增。

    澤丹滑地冬和母,海粉還加百合蒸。

    (伯未按∶咳唾膿血,胸脹滿,此屬肺癰。用葶藶一錢,大棗四枚與服。或陳腌芥鹵飲之甚效。)

    小兒咳嗽,連嗆數(shù)十余聲者,肝血之不和也。宜加味逍遙散。

    當(dāng)歸(二錢) 白芍(二錢) 云苓(三錢) 柴胡(二錢) 煨姜(二錢) 薄荷(一錢) 丹參(二錢) 香附(二錢) 半夏(二錢) 黃芩(二錢) 五味(七分) 丹皮(一錢) 白術(shù)(二錢)甘草(一錢)

    歌曰∶小兒嗆咳用逍遙,姜薄柴芩味治標(biāo)。

    丹芍參歸香附草,術(shù)和苓夏使痰銷。

    婦人干咳,由于經(jīng)水不行者,沖任之氣逆也。宜變化柴胡湯。

    柴胡(一錢) 香附(三錢) 元胡(二錢) 當(dāng)歸(三錢) 丹皮(三錢) 云苓(三錢) 貝母(三錢)黃芩(二錢) 麥冬(三錢) 牛膝(一錢) 桃仁(二錢) 法夏(二錢) 白芍(三錢) 甘草(一錢)

    歌曰∶婦人干咳不行經(jīng),香附元胡芍共苓。

    丹夏柴歸甘與貝,芩冬桃膝服之靈。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曾世榮
  • 作者:
    曹世榮
  • 作者:
    李珣
  • 本書是河南省杞縣解放前的名醫(yī)翟竹亭先生的遺著,曾于一九六三年由開封專署衛(wèi)生局以石印本問世,此由開封醫(yī)學(xué)??茖W(xué)校張茂珍等在石印本的基礎(chǔ)上整理而成。全書凡十七門,二百三十七案。各門有總論,說明病源同異;每病有醫(yī)案,辨證論治,方法簡便。重以溫疫險惡證案,內(nèi)外婦幼各科雜證兼?zhèn)洌摵喍?,治方奇而效。最可嘉者,即治而不效、失敗的誤診教訓(xùn),亦詳為記載??晒┡R床醫(yī)師參考運(yùn)用。

    作者:
  • 作者:
    顧德華
  • 作者:
    趙獻(xiàn)可
  • 作者:
    韓懋
  •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yùn)》《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