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述》 命門

    作者: 程杏軒

    兩腎中間一點(diǎn)明,逆為丹母順為人。(《仙經(jīng)》)

    命門穴,不在右腎,而在兩腎俞之中。(《銅人圖》)

    命門為精血之海,脾胃為水谷之海,均為臟腑之本,然命門為元?dú)庵?,為水火之宅,五臟之陰氣,非此不能滋,五臟之陽氣,非此不能發(fā)。而脾胃以中州之土,非火不能生。然必春氣始于下,則三陽從地起,而后萬物得以生化。豈非命門之陽氣在下,正為脾胃之母乎?

    ○命門有火候,即元陽之謂也,即生物之火也。然稟賦有強(qiáng)弱,則元陽有盛衰;陰陽有勝負(fù),則病治有微甚。此火候之所以宜辨也。

    ○命門有生氣,即干元不息之機(jī)也。無生則息矣。蓋陽主動,陰主靜。陽主升,陰主降。惟動惟升,所以陽得生氣;惟靜惟降,所以陰得死氣。故干元之氣,始于下而盛于上,升則向生也;坤元之氣,始于上而盛于下,降則向死也。

    ○命門有門戶,為一身鞏固之關(guān)也。《經(jīng)》曰∶倉廩不藏者,是門戶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故有為癃閉不通者,以陰竭水枯,干涸之不行也;有為滑泄不禁者,以陽虛火敗,收攝之無主也。陰精既竭,非壯水則必不能行;陽氣既虛,非益火則必不能固。此固其法也,然精無氣不行,氣無水不化,此其中又有可分不可分之妙用。

    ○命門有陰虛,以邪火之偏勝也。邪火之偏勝,緣真水之不足也。故其為病,則或?yàn)闊┛?,或?yàn)楣钦?,或?yàn)榭妊?、吐血,或?yàn)榱?、濁、遺泄。此雖明是火證,而本非實(shí)熱之比。蓋實(shí)熱之火,其來暴而必有感觸之故;虛熱之火,其來徐而必有積損之因。(張景岳)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