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醫(yī)貫》(公元 1687 年)明.趙獻(xiàn)可(養(yǎng)葵)著。六卷。發(fā)明《薛立齋醫(yī)案》之說,以命門真火、真水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論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樁怍《醫(yī)貫貶》予以批評(píng)。
《醫(yī)門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著。六卷。依風(fēng)、寒、暑、濕、燥、火六氣及諸雜證而分門別類。每門分論、法、律三項(xiàng)。論是總論病證,法是治療法則,律是指出醫(yī)生在治療上的過失。
《原機(jī)啟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維德著。二卷,又附錄一卷。論眼病根源,制方要義,并附方義。附論眼病若干種,也較詳明。
「釋名」玄衣督郵。龜甲:神屋、敗龜板、敗將、漏天機(jī)。
「氣味」龜甲:甘、平、有毒。肉:甘、酸、溫、無(wú)毒。
「主治」
龜甲:
1、陰虛血弱。用龜甲(炙熟)、地黃(九蒸九曬)、黃蘗(鹽水浸炒)、知母(酒炒)各四兩,在石器內(nèi)研為末,加豬脊髓和丸,如梧子大。每服百丸、空心溫酒下。一方:與上方同,但去地黃,加五味子(炒)一兩。
2、瘧疾不止。用龜甲燒存性,研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
3、難產(chǎn)催生用龜甲燒存性,研為末,酒送服一匙。又方:治經(jīng)過三、五天還分娩不出以及女子交骨不開,用干龜殼一個(gè)(酥炙),婦女頭發(fā)一把(燒灰),川芎、當(dāng)歸各一兩。每取七錢水煎服。隔半小時(shí)左右,再服藥一次,生胞死胎都能產(chǎn)下。
4、腫毒初起。用龜甲一枚,燒過,研為末,酒送服四錢。
5、小兒頭瘡。用龜甲燒灰敷涂。
6、口、耳生瘡。治方同上。
7、臁瘡朽臭。用生龜一個(gè),取殼,醋炙黃,更煅存性,出火氣后,加入輕粉、麝香。先用蔥湯洗凈患處,再搽藥。
肉:
1、熱氣濕痹,腹內(nèi)急熱。用龜肉同五味煮食,微泄為效。
2、筋骨疼痛。用烏龜一個(gè),分作四腳,每用一腳,加天花粉、枸杞子各一錢二分,雄黃五分,麝香五分,槐花三錢,水一碗,煎服。
3、多年咳嗽不愈。用生龜三個(gè),照平常吃龜方法治凈,去腸,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浸曲,釀秫米四升,常取飲服。
4、下痢及瀉血。用烏龜肉拌沙糖,和椒,炙煮吃下。多吃幾效即愈。
5、虛勞咯血。用蔥、椒、醬油煮烏龜吃。
6、年久痔漏。用烏龜二、三個(gè),煮取肉,加茴香、蔥醬,常吃,忌食糟、醋等熱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