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氣微寒,味苦甘,無毒。主安五臟,止疝氣,去驚煩。排膿消腫,其功甚捷。益肺補肝,其效若神。童便制,治痰之邪熱無比。玄參佐之,散浮風(fēng)瘙癢何難。易老用之以代人參,良有以也。但甘則補五臟之陽,苦則補五臟之陰。反藜蘆,惡防己。
《審視瑤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著。六卷,首一卷。 先總論,次方論。論述 108 證及其治法方劑,并述眼科手術(shù)方法,附有醫(yī)案、圖說、歌括。
(公元 1615 年)明.龔?fù)①t(子才、云林)著。十卷,分為十集。首集為診治諸論,次為諸病的辨證施治。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氣微寒,味苦甘,無毒。主安五臟,止疝氣,去驚煩。排膿消腫,其功甚捷。益肺補肝,其效若神。童便制,治痰之邪熱無比。玄參佐之,散浮風(fēng)瘙癢何難。易老用之以代人參,良有以也。但甘則補五臟之陽,苦則補五臟之陰。反藜蘆,惡防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