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要藥分劑》 秫米

    味甘。性微寒。無毒。即粟之糯者。

    【主治】治寒熱。利大腸。療漆瘡。(別錄)治筋骨攣急。殺瘡疥熱毒。(孟詵)【歸經(jīng)】入肺經(jīng)。為宣暢之品。

    【前論】時珍曰。肺瘧。及陽盛陰虛夜不得眠。及食鵝鴨成瘕。妊娠下黃汁。皆治之。

    【禁忌】孟詵曰。能擁五臟氣。動風(fēng)。迷悶人。不可多食。養(yǎng)生曰。粘滯易成黃積病。

    小兒

更多中醫(yī)書籍
  • 《醫(yī)貫》(公元 1687 年)明.趙獻(xiàn)可(養(yǎng)葵)著。六卷。發(fā)明《薛立齋醫(yī)案》之說,以命門真火、真水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論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樁怍《醫(yī)貫貶》予以批評。

    作者:
  • 作者:
    程杏軒
  • 《醫(yī)門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著。六卷。依風(fēng)、寒、暑、濕、燥、火六氣及諸雜證而分門別類。每門分論、法、律三項。是總論病證,是治療法則,是指出醫(yī)生在治療上的過失。

    作者:
  • 作者:
    趙濂
  • 作者:
  • 《原機(jī)啟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維德著。二卷,又附錄一卷。論眼病根源,制方要義,并附方義。附論眼病若干種,也較詳明。

    作者:
  • 作者:
    袁氏(佚名)
  • 作者:
    黃凱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