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證治準繩·幼科》 吐不止

    作者: 王肯堂

    〔錢〕初生下吐,因穢惡下咽故也,用木瓜丸主之。凡初生,急須拭凈口中,否則啼聲一發(fā),穢物咽下,致生諸病?!蔡铩吃吕锷鷩I,先用朱砂丸下之,如利后,用朱沉煎墜其邪氣,使穢物自下而不嘔也。

    〔錢〕木瓜丸

    木瓜 麝香 膩粉 木香 檳榔(各等分)

    上同研細末,面糊、丸如小黃米大。每服一二丸,甘草水下,無時。

    〔薛〕芽兒初生之患,多因乳母不慎七情,不節(jié)濃味,傳兒為病,當審其因以調治其母,前所用之藥,恐臟腑脆嫩,不能勝受,用者審之。

    《圣惠》藿香散治兒生,至半月,嘔逆不止。

    藿香 紫菀(洗去苗土,各一分) 甘草(炙赤,半兩) 麥門冬(三分,去心,焙) 桂心(半分)

    上為散。每服一錢,水一盞,煎五分,去滓,溫,綿點滴口中。

更多中醫(yī)書籍
  •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
  • 作者:
    李用粹
  • 作者:
    唐慎微
  • 作者:
    張璐
  • (公元 1359 年)元.滑壽(伯仁)著。一卷。以浮、沉、遲、數(shù)、滑、澀六脈為綱,論述脈象及辨脈之法,甚有心得。

    作者:
    滑壽
  • 作者:
    李中梓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