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中醫(yī)疾病預測》 第一節(jié) 性欲預兆的理論基礎

    食欲、睡欲、性欲是人生三大生理本能欲望,正如告子所說:“食色,性也?!保ā睹献印じ孀印罚?/p>

    性欲是性醫(yī)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我國古代對性醫(yī)學已經(jīng)開始了探索,如《易經(jīng)》八卦已有愛情醫(yī)學的萌芽。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天下至道談》,《合陰陽》已有“房中術”的具體描述。古代的“房中”專著如《素女經(jīng)》、《玉女經(jīng)》、《玄女經(jīng)》等,雖已佚失,但仍部分保留于《千金方》、《醫(yī)心方》及《正統(tǒng)道藏》等書中。歷代諸多著作也都有和性醫(yī)學有關疾病的論述,如陽痿、遺精、早泄等。說明中醫(yī)學歷代對性醫(yī)學都是極為重視的。

    性欲是協(xié)調陰陽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維持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因素,《內經(jīng)》早已指出:“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jié)也?!保ā端貑枴り庩枒蟠笳摗罚┱5男杂呛椭C夫妻關系,增加生活樂趣的因素,同時也是身體健康必不可少的部分。性欲往往反映體內激素水平的高低。因此,性欲不僅為內分泌疾病的信號,而且亦是人體壽夭的早期征兆。

    中醫(yī)認為,性欲、生殖、發(fā)育與腎、天癸、沖、任、督、帶脈休戚相關,腎氣充盛者發(fā)育正常,生殖旺盛,性欲自然;而腎氣衰弱者,發(fā)育遲緩,生殖力弱,性欲淡漠。如《素問·上古天真論篇》曾論述了腎、天癸、沖、任與月經(jīng)、生殖等的關系。如《素問·上古天真論篇》說:“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凶?,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甙耍螝馑?,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藏衰,形體皆極?!薄鹅`樞·五音五味篇》則對沖任與性征的關系進行了論述,如曰:“任沖不盛,宗筋不成,有氣無血,唇口不榮,故須不生”。

    此外,性功能還與肝至關重要,因為肝主疏泄,腎主蟄藏,肝腎合司精竅的啟閉。因此,臨床上不泄精與遺精、早泄等,與性密切相關的疾病均與肝密切相關。又肝之合為筋,故宗筋陰器的挺縱受用于肝。因此,性欲及性能力的正常與否與肝腎的關系至為重要。另外,正常的性欲是一種生理本能,是身體健康、臟氣充盛的標志,故性欲和五臟的狀況都極為相關,性欲反映著臟腑的盛衰,故性欲異常是人體臟腑功能的征兆之一,在臨床上對內臟疾患有一定的預報意義。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