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中醫(yī)疾病預測》 第一節(jié) 概述

    心系疾病范圍甚廣,包括驚悸、怔忡、昏迷、心痛、不寐、多寐、健忘、昏迷、癡呆、百合病等。本書心病重點論述真心病,即心臟本身的病變,而其他心系諸病如癲狂、昏迷等則分別列屬于其他篇章。

    真心病包括怔忡、心悸、胸痹、心痹及真心痛等。真心痛在《金匱要略》被歸納于胸痹范圍。怔忡包括現(xiàn)代醫(yī)學的心肌炎及心臟傳導系統(tǒng)疾病。心悸還包括肺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等。真心痛包括冠心病、心絞痛及心肌梗塞等。心痹主要指風濕性心臟病。

    心病發(fā)病率高,對人類的危害極大,在人類死亡率中亦占有相當比重。因此,探索心病先兆,具有重要的社會效益。

    心病先兆潛證與火型體質的關系

    病理火型人體質的特點是心氣素旺、火性內(nèi)伏,因此具有心系疾患的潛在易罹性?;饸馔ㄓ谛?,火性炎上,火易灼津,故此型人平時常呈陰虛火旺先兆證型。證見體型偏胖、面赤唇紅、口渴喜涼、心煩易熱、急躁失眠、溺黃便秘、舌質紅苔少、脈洪數(shù)。正如《難經(jīng)·十六難》所曰:“外證面赤,口干,喜笑,其內(nèi)證齊上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煩心,心痛,掌中熱而啘,有是者心也?!闭f明心病是有其素質基礎的,心病潛證的存在是可能的。另外,心為火臟,火性炎上,心又主血脈,血脈遍布于體表及周身,且心主神明,火性之人氣質外向。因此,心病征兆是容易外露的,心病的早期先兆是有其理論基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