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大約輪標也,臟本也。輪之有證,由臟之不平所致,未有標現證而本不病者。(《審視瑤函·五輪不可忽論》)
夫目之有輪,各應乎臟,臟有所病,必現于輪,勢必然也。肝有病則發(fā)于風輪,肺有病則發(fā)于氣輪,心有病則發(fā)于血輪,腎有病則發(fā)于水輪,脾有病則發(fā)于肉輪。(《審視瑤函·五輪不可忽論》)
按:五輪辨證的核心理論是輪臟相應。根據五輪見證及其相互影響,判斷臟腑病變及其生克乘侮關系,從而指導治療。然而五輪辨證最忌機械地運用,應和其他辨證方法有機地結合。
肺盛兮白膜腫起,肝盛兮風輪泛高。(《審視瑤函·識病辨癥詳明金玉賦》)
按:熱勝則腫,根據五輪各部的腫脹,診斷邪熱屬于何臟,這是五輪辨證的基本格局。
赤膜侵睛[1]火郁肝,白膜侵睛[2]金凌[3]木。(《審視瑤函·識病辨癥詳明金玉賦》)
按:赤膜侵睛與白膜侵睛均是由氣輪影響風輪的病變。前者因赤膜為火色,辨證為火邪郁于肝經。后者因白色為金色,辨證為肺熱傳于肝經(金乘木)。故五輪之間的傳變,不能簡單的用五行生克乘侮關系來辨證,而要結合病變形色的辨證。
似胭脂[4],血熱妄侵白睛赤。白珠俱青[5],肝邪蒸逼氣輪藍。(《審視瑤函·識病辨癥詳明金玉賦》)
按:色似胭脂、白珠俱青二癥皆見于氣輪,但前者為血熱妄行,溢于絡外,雖病位在氣輪,其因非皆肺熱所致。后者病位同樣在氣輪,青為木色,因金氣不足,木氣相侮(反克),為肝熱迫蒸。此二例,同樣說明運用五輪辨證不能機械,要結合其他辨證方法。
【注釋】
[1]赤膜侵睛:病癥名,相當于角膜血管翳。
[2]白膜侵睛:病癥名,相當于硬化性角膜炎。
[3]凌:侵犯。
[4]色似胭脂:病癥名,相當于球結膜下出血。
[5]白珠俱青:病證名,相當于藍鞏膜。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大約輪標也,臟本也。輪之有證,由臟之不平所致,未有標現證而本不病者。(《審視瑤函·五輪不可忽論》)
夫目之有輪,各應乎臟,臟有所病,必現于輪,勢必然也。肝有病則發(fā)于風輪,肺有病則發(fā)于氣輪,心有病則發(fā)于血輪,腎有病則發(fā)于水輪,脾有病則發(fā)于肉輪。(《審視瑤函·五輪不可忽論》)
按:五輪辨證的核心理論是輪臟相應。根據五輪見證及其相互影響,判斷臟腑病變及其生克乘侮關系,從而指導治療。然而五輪辨證最忌機械地運用,應和其他辨證方法有機地結合。
肺盛兮白膜腫起,肝盛兮風輪泛高。(《審視瑤函·識病辨癥詳明金玉賦》)
按:熱勝則腫,根據五輪各部的腫脹,診斷邪熱屬于何臟,這是五輪辨證的基本格局。
赤膜侵睛[1]火郁肝,白膜侵睛[2]金凌[3]木。(《審視瑤函·識病辨癥詳明金玉賦》)
按:赤膜侵睛與白膜侵睛均是由氣輪影響風輪的病變。前者因赤膜為火色,辨證為火邪郁于肝經。后者因白色為金色,辨證為肺熱傳于肝經(金乘木)。故五輪之間的傳變,不能簡單的用五行生克乘侮關系來辨證,而要結合病變形色的辨證。
似胭脂[4],血熱妄侵白睛赤。白珠俱青[5],肝邪蒸逼氣輪藍。(《審視瑤函·識病辨癥詳明金玉賦》)
按:色似胭脂、白珠俱青二癥皆見于氣輪,但前者為血熱妄行,溢于絡外,雖病位在氣輪,其因非皆肺熱所致。后者病位同樣在氣輪,青為木色,因金氣不足,木氣相侮(反克),為肝熱迫蒸。此二例,同樣說明運用五輪辨證不能機械,要結合其他辨證方法。
【注釋】
[1]赤膜侵睛:病癥名,相當于角膜血管翳。
[2]白膜侵睛:病癥名,相當于硬化性角膜炎。
[3]凌:侵犯。
[4]色似胭脂:病癥名,相當于球結膜下出血。
[5]白珠俱青:病證名,相當于藍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