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甘、酸,氣平。屬土,有木與水火。無毒。張騫因使西域,得種始到中華。由是州郡,盡各栽養(yǎng)。葉似 而大,苗成藤蔓極長。實結(jié)類馬乳且圓,秋熟色紫黑或白。取汁釀酒,留久愈香。逐水氣,利小便不來者殊功;治時氣,發(fā)瘡疹不出者立效。倍力強志,肥體耐饑。多食卒煩悶眼昏,因性專下走滲道。
根煮濃汁,細細飲之。除妊娠子上沖心,止霍亂熱甚作嘔。藤莖中空相貫,俗每呼為木通。
凡暮溉其根,至晨則水浸于中矣。故通便甚驗,與通草無殊。即山葡萄,釀酒尤極香美。飲之久久,亦能益人。
第二卷通草款后(謨)按宜參看。
《串雅內(nèi)外篇》(公元 1759 年)清趙學敏(恕軒)撰。四卷。為趙氏記錄整理著名“鈴醫(yī)”(走方醫(yī))宗柏云的學術(shù)經(jīng)驗,并為之增刪而成。書中記載多種治法及有效方劑,要求做到簡、驗、便、廉。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味甘、酸,氣平。屬土,有木與水火。無毒。張騫因使西域,得種始到中華。由是州郡,盡各栽養(yǎng)。葉似 而大,苗成藤蔓極長。實結(jié)類馬乳且圓,秋熟色紫黑或白。取汁釀酒,留久愈香。逐水氣,利小便不來者殊功;治時氣,發(fā)瘡疹不出者立效。倍力強志,肥體耐饑。多食卒煩悶眼昏,因性專下走滲道。
根煮濃汁,細細飲之。除妊娠子上沖心,止霍亂熱甚作嘔。藤莖中空相貫,俗每呼為木通。
凡暮溉其根,至晨則水浸于中矣。故通便甚驗,與通草無殊。即山葡萄,釀酒尤極香美。飲之久久,亦能益人。
第二卷通草款后(謨)按宜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