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療學術語。指一種清法。用清心火、利小便的藥物治療心火熾盛的方法。如心熱移于小腸,癥見口渴面赤,口舌生瘡,小便赤澀或溲時熱痛,用梔子、連翹、木通、通草、甘草梢等藥,方如導赤散。
(公元 1347 年)元.朱震亨(彥修、丹溪)著。一卷。主張人身陽常有余,陰常不足,闡明補陰療法。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治療學術語。指一種清法。用清心火、利小便的藥物治療心火熾盛的方法。如心熱移于小腸,癥見口渴面赤,口舌生瘡,小便赤澀或溲時熱痛,用梔子、連翹、木通、通草、甘草梢等藥,方如導赤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