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和中丸
廣皮(四兩) 白術(shù)(三兩) 肉桂(三錢) 薏苡仁(二兩) 川椒(三錢) 澤瀉(一兩) 白茯苓(二兩) 砂仁(二兩) 車前子(一兩) 炮姜(五錢) 水法為丸。
沉香丸
白術(shù)(二兩) 歸身(二兩) 白蒺藜(八兩) 白茯苓(二兩) 砂仁(二兩) 香附(四兩)白芍(三兩) 廣皮(一兩) 甘草(二兩) 烏藥(四兩) 水泛為丸。
鎮(zhèn)心丸
人參(二錢) 黑豆(五錢) 青黛(一錢) 茯神(二錢) 甘草(二錢) 山藥(二錢) 僵蠶(四錢) 辰砂(一兩) 冰片(一分) 蜜煉為丸,辰砂為衣。
起脾丸
人參(一兩) 黃 (一兩) 山藥(二兩) 甘草(二錢) 益智(二錢) 蜜煉為丸。
平驚丸
炮姜(二錢) 肉桂(三錢) 白芍(一兩) 茯神(一兩) 遠(yuǎn)志(三錢) 甘草(四錢) 鐵衣(一兩) 蜜煉為丸。
補(bǔ)肝丸
海螵蛸(四錢) 杞子(四兩) 歸身(一兩) 杜仲(四兩) 香附(二兩,醋炒) 水法為丸
真陰丹
用初經(jīng)紅鉛,先以水浸三宿,以土丸之。入火炮之,久則色白,用文武火煉三日夜,復(fù)以水浸之,夜露三宿,再以火煉則紫色現(xiàn),日中曬之,又火煉三晝夜,則黃色如珠。凡煉此丹,白則穢盡,黃則毒盡,所謂九還成丹,乃天地之真元,陰中之至陽(yáng)也。凡陰陽(yáng)脫者,服
《類證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著。采輯清代中葉以前的醫(yī)家著作,對(duì)于溫病、報(bào)病、婦科、外科各證,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證侯和不同治法。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和中丸
廣皮(四兩) 白術(shù)(三兩) 肉桂(三錢) 薏苡仁(二兩) 川椒(三錢) 澤瀉(一兩) 白茯苓(二兩) 砂仁(二兩) 車前子(一兩) 炮姜(五錢) 水法為丸。
沉香丸
白術(shù)(二兩) 歸身(二兩) 白蒺藜(八兩) 白茯苓(二兩) 砂仁(二兩) 香附(四兩)白芍(三兩) 廣皮(一兩) 甘草(二兩) 烏藥(四兩) 水泛為丸。
鎮(zhèn)心丸
人參(二錢) 黑豆(五錢) 青黛(一錢) 茯神(二錢) 甘草(二錢) 山藥(二錢) 僵蠶(四錢) 辰砂(一兩) 冰片(一分) 蜜煉為丸,辰砂為衣。
起脾丸
人參(一兩) 黃 (一兩) 山藥(二兩) 甘草(二錢) 益智(二錢) 蜜煉為丸。
平驚丸
炮姜(二錢) 肉桂(三錢) 白芍(一兩) 茯神(一兩) 遠(yuǎn)志(三錢) 甘草(四錢) 鐵衣(一兩) 蜜煉為丸。
補(bǔ)肝丸
海螵蛸(四錢) 杞子(四兩) 歸身(一兩) 杜仲(四兩) 香附(二兩,醋炒) 水法為丸
真陰丹
用初經(jīng)紅鉛,先以水浸三宿,以土丸之。入火炮之,久則色白,用文武火煉三日夜,復(fù)以水浸之,夜露三宿,再以火煉則紫色現(xiàn),日中曬之,又火煉三晝夜,則黃色如珠。凡煉此丹,白則穢盡,黃則毒盡,所謂九還成丹,乃天地之真元,陰中之至陽(yáng)也。凡陰陽(yáng)脫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