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針灸逢源》 手太陽小腸經(jīng)穴考

    作者: 李學川

    (左右三十八穴) 手太陽經(jīng)穴圖pi-i34.bmp 少澤(一名小吉)在手小指外側。去爪甲角一分陷中小腸脈所出為井。(針一分。灸一壯)治心煩咳嗽。瘧寒熱汗不出。喉痹舌強。婦人乳腫。

    前谷在小指外側本節(jié)前陷中。小腸脈所溜為滎(針一分。灸三壯)治熱病汗不出。瘧癲疾。頸項頰腫引耳后。

    后溪在小指外側本節(jié)后。拳尖起骨下陷中。握拳取之。小腸脈所注為俞。虛則補之。

    (針一分。灸一壯)治瘧疾癲癇目翳鼻衄。耳聾胸滿。項強臂肘攣急。

    腕骨在手掌外側腕前起骨下陷中。有岐骨罅縫小腸脈所過為原。虛實皆拔之。(針二分灸三壯)治熱病汗不出脅下痛。頸項腫寒熱耳鳴。目出冷淚生翳。臂腕五指之病瘧疾煩悶。驚陽谷在手外側腕中。銳骨下陷中。小腸脈所行為經(jīng)。(針二分。灸三壯)治寒熱齒痛。

    耳鳴耳聾。癲疾狂走。

    養(yǎng)老在手外側銳骨上一空。腕后一寸許陷中。手太陽(針三分。灸三壯)治肩臂酸疼手不能自上下。

    支正在腕后外廉五寸。手太陽絡。別走少陰。(針三分。灸三壯)治四肢弱。肘臂不能屈伸。十指痛不握。

    小海在肘外大骨外。去肘端五分陷中屈肘向頭取之。小腸脈所入為合。實則瀉之。(針二分。灸三壯)治頸項肘臂。痛齒齦腫五癇螈。

    肩貞在肩曲腋下大骨旁。兩骨解罅間。肩穴后陷中。(針五分。灸三壯)治耳鳴耳聾。缺盆肩中熱痛。

    在手少陽經(jīng)肩后。大骨下胛上廉陷中。舉臂取之。手足太陽陽維陽蹺之會。

    (針八分。灸三壯)治臂酸無力肩痛引胛。

    天宗在秉風后肩大骨下陷中。(針五分。灸三壯)治肩臂酸疼。

    秉風在肩上手少陽經(jīng)天外。小骨后。舉臂有空手太陽陽明手足少陽之會。(針五分。灸三壯)治肩痛不可舉。

    曲垣在肩中央曲胛陷中按之應手痛。(針五分。灸三壯)治肩臂熱痛拘急。

    肩外在肩胛上廉。旁開脊中三寸陷中。與大杼穴平。(針六分。灸三壯)治肩胛痛。

    肩中在肩胛內廉大椎旁二寸陷中。(針三分。灸七壯)治咳嗽上氣唾血寒熱。目視不明。

    天窗(一名窗籠)在頸大筋前曲頰下手陽明經(jīng)扶突后。動脈應手陷中。(針三分。灸三壯)治頸痛不能回顧頰腫耳聾。喉痛暴喑。

    天容在耳下曲頰后。(針一分。灸三壯)治喉痹。咽中如梗。癭氣頸癰。

    顴(一名兌端)在面HT骨下廉銳骨端陷中。手太陽少陽之會。(針二分禁灸)治口面赤。眼動齒痛。

    聽宮(一名多所聞)在耳中珠子。大如赤小豆。手太陽少陽足少陽之會。(針三分。灸三壯)治失音癲疾耳聾蟬鳴。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