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地震災(zāi)后常見病多發(fā)病中醫(yī)藥治療手冊》 三、病毒性胃腸炎

    病毒性胃腸炎是夏秋季節(jié)常見病,臨床上以惡心、嘔吐、腹瀉,呈水樣便,每日數(shù)次或數(shù)十次,可伴有腹痛、腹脹,重者可伴有脫水、休克等。

    (一)單驗方

    1.石榴果皮l2~l8克,水煎后加紅糖適量,1日分2次服。或市售干燥石榴果皮1000克,加水5000毫升,煮沸半小時過濾。然后再加溫水照上法重煎一次,將兩次藥液混合為2000毫升,冷卻后加白糖適量備用。每6小時服藥1次。每次服20毫升,療程7~10天。

    2.大米湯500毫升,加半啤酒蓋食鹽(3~5克)自制為口服補液,頻服。

    其他參見痢疾的有關(guān)治法。

    (二)中成藥

    濕熱較重,舌苔黃厚膩者,可選用蓼楓腸胃康顆粒;

    伴外感風寒,舌苔白膩者,可選用藿香正氣水(膠囊)。

    (三)基本方藥

    葛根芩連湯加味:葛根10~15克、黃芩10~12克、黃連10~12克、生甘草3~6克、車前草10~15克、馬齒莧10~20克,水煎服,每日1劑。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