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覆盆子(圖缺),即硬枝黑瑣梅。味甘、酸,性微寒。入肝、腎二經(jīng)。入腎興陽,治痿軟。入
──叢本卷中
覆盆子,俗呼瑣梅,又名鉆地風,又名疏風草。味甘、酸。分黃黑二種。能鎖玉關(guān),故呼瑣梅。得水氣而生。入腎經(jīng),益腎補肝,明目興陽,婦人多食能生子,其功不可盡述,根洗疥癩瘡。
──務(wù)本卷一下
《本草從新》(公元 1757 年)清.吳儀洛(遵程)著。 十八卷。以《本草備要》為依據(jù),一部分照舊,一部分增改,較為完善 。
(公元 1694 年)清.汪昂(讱庵)著。四卷。 選擇臨床常用藥 460 種,以藥性病情互相闡發(fā),論述扼要。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覆盆子(圖缺),即硬枝黑瑣梅。味甘、酸,性微寒。入肝、腎二經(jīng)。入腎興陽,治痿軟。入
──叢本卷中
覆盆子,俗呼瑣梅,又名鉆地風,又名疏風草。味甘、酸。分黃黑二種。能鎖玉關(guān),故呼瑣梅。得水氣而生。入腎經(jīng),益腎補肝,明目興陽,婦人多食能生子,其功不可盡述,根洗疥癩瘡。
──務(wù)本卷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