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達摩洗髓易筋經(jīng)》 第五章 折身圖說

    作者: 項楊惠吳德華張鑒若曹江

    1.馬上獻杵勢。此勢與前圖馬上獻杵法同。

    馬上獻杵勢圖(圖缺)

    2.伏耳抱柱勢。此勢就前勢將兩掌頭按伏兩耳,兩耳中三指緊按天柱,正身平視,一志凝神,呼吸一口,順作下勢。余法同前。

    伏耳抱柱勢圖(圖缺)

    3.嵇首崩角勢。此勢就前勢緩緩著力,將頭下按至膝間,如嵇首崩角狀,膝腿直伸,足尖掛地,呼吸三口,順作下勢。余法同前。

    嵇首崩角勢圖(圖缺)

    4.倒運河車勢。此勢就前勢將兩掌放松,由后頸項挨身順下至兩足邊,搬腳對立,兩折皆直,俯首凝注。呼吸三口,例運河車。

    倒運河車勢圖(圖缺)

    5.昂頭掉尾勢。此勢就前勢將兩手十指尖挨著腳十趾尖,尾掉頭昂,神凝目注,呼吸三口,順作下勢。

    昂頭掉尾勢圖(圖缺)

    6.合掌定氣勢。此勢就前勢將兩腳移開,足尖掛地,身隨頭起立,合掌定氣,呼吸一口,順作下勢。余法同馬上獻杵勢。

    合掌定氣勢圖(圖缺)

    7.伸手舒脈勢。此勢就前勢將兩手打開,舒暢血脈,立掌左右,皆與肩齊,呼吸一口。諸法同馬上振衣勢。

    伸手舒脈勢圖(圖缺)

    8.提空起立勢。此勢就前勢仍足趾掛地,上下直立,掌背向外,掌心向內(nèi),垂兩掌平肩盡力上提,呼吸一口。余法同前立身勢。

    提空起立勢圖(圖缺)

    9.踏云撥霧勢。此勢就前勢將兩掌心逆翻至頂,交叉順勢著力,向左右撥開,以膀伸肱直為度,而上下體直,足仍離地,恍如踏云撥霧之狀。其余氣數(shù)諸法悉皆同前。

    踏云撥霧勢圖(圖缺)

    10.托天鎮(zhèn)地勢。此勢就前勢仍足尖掛地,上下體直,將兩掌心翻轉(zhuǎn),排左右朝天盡力往上下一撐,上托下鎮(zhèn),呼吸一口。余法同前。

    托天鎮(zhèn)地勢圖(圖缺)

    11.四肢通關(guān)勢。此勢就前勢仍足趾掛地,將兩手向左右排開,陽掌向外、陰掌向內(nèi),使左手與右腳對,右手與左腳對,然后四肢一撐,呼吸一口,順作下勢。余法同前。

    四肢通關(guān)勢圖(圖缺)

    12.懸吊如鐘勢。此勢就前勢仍足趾掛地,將兩手收至頭頂,合掌直伸,懸吊如鐘,呼吸三口。余法同前。

    懸吊如鐘勢圖(圖缺)

    13.直立如松勢。此勢就前勢將兩足收回,足跟相挨,仍起腳離地,上下一撐,直立如松,呼吸三口。余法同前。

    直立如松勢圖(圖缺)

    14.獻杵還原勢。此勢就前勢仍足趾掛地,將合掌緩緩放下平肩,呼吸三口。余法與前圖中立身獻杵還原同。

    獻杵還原勢圖(圖缺)

    15.仰面朝天勢。此勢與側(cè)身圖中仰面朝天法同。

    仰面朝天勢圖(圖缺)

    16.拱立歸位勢。此勢與側(cè)身圖中拱立歸位法同。

    拱立歸位勢圖(圖缺)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