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寒邪入腎宮,將脾胃之水,挾之盡出,手足厥逆,少腹痛不可忍,以熱物熨之少快,否則寒冷欲死。不知者以為胃病,而乃腎病也。方用∶附子(一個(gè))白術(shù)(四兩)肉桂(一錢)干姜(三錢)人參(三兩)水煎服。
下喉便覺吐定,煎渣再服,則安然如故矣。〔蓋腎水養(yǎng)人,何能克心以死人?惟陰寒邪氣,直入腎宮,則腎火外避,而諸邪挾眾,逆犯心君,則不寧矣。所以必用附子、肉桂、干姜,一派辛辣之熱藥,而不必多用人參以定變,使諸藥遍列分部,無非春溫之氣,自然寒邪散而吐止矣。〕
(公元 1742 年)清.吳謙(六吉)等編。九十卷。包括《訂正傷寒論注》、《訂正金匱要略注》、《刪補(bǔ)名醫(yī)方論》及“四診”、“運(yùn)氣”、“傷寒”、“雜病”、“婦科”、“幼科”、 “痘疹”、“種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訣。各分子目,有圖說方論,此較簡明易學(xué)。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寒邪入腎宮,將脾胃之水,挾之盡出,手足厥逆,少腹痛不可忍,以熱物熨之少快,否則寒冷欲死。不知者以為胃病,而乃腎病也。方用∶附子(一個(gè))白術(shù)(四兩)肉桂(一錢)干姜(三錢)人參(三兩)水煎服。
下喉便覺吐定,煎渣再服,則安然如故矣。〔蓋腎水養(yǎng)人,何能克心以死人?惟陰寒邪氣,直入腎宮,則腎火外避,而諸邪挾眾,逆犯心君,則不寧矣。所以必用附子、肉桂、干姜,一派辛辣之熱藥,而不必多用人參以定變,使諸藥遍列分部,無非春溫之氣,自然寒邪散而吐止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