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古今名醫(yī)方論》 圣愈湯

    作者: 羅美。

    治一切失血,或血虛煩渴燥熱,睡臥不寧,五心煩熱,作渴等癥。

    四物湯加人參、黃。一方去芍藥。

    上水煎服。

    柯韻伯曰∶經(jīng)曰∶“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惫赎栔袩o陰,謂之孤陽;陰柏,久服便能絕孕,謂其嫌于無陽耳!此方取參、配四物,以治陰虛、血脫等癥。蓋陰陽互為其根,陰虛則陽無所附,所以煩熱燥渴,而陽亦亡;氣血相為表里,血脫則氣無所歸,所以睡臥不寧,而氣亦脫。然陰虛無驟補之法,計在存陽;血脫有生血之機,必先補氣。此陽生陰長,血隨氣行之理也。故曰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矣。此方得仲景白虎加人參之義而擴充者乎!前輩治陰虛,用八珍、十全,卒不獲效者,因甘草之甘,不達下焦;白術之燥,不利脾腎;茯苓滲泄,礙乎生升;肉桂辛熱,動其虛火。此六味,皆醇濃和平而滋潤,服之則氣血疏通,內外調和,合于圣度矣。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