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證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維德整理祖?zhèn)髅匦g及生平經驗而成《外科全生集》。此書后經清末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評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維德(l669—l749年)字洪緒,別號林屋散人,又號定定子,江蘇吳縣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學家。撰《外科證治全生集》。
查古籍
《外科證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維德整理祖?zhèn)髅匦g及生平經驗而成《外科全生集》。此書后經清末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評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維德(l669—l749年)字洪緒,別號林屋散人,又號定定子,江蘇吳縣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學家。撰《外科證治全生集》。
《外科啟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極)著。十二卷。論述外科各病證治,有圖有方,敘述內服外敷,針灸灸烙、熏點、刀割等法,都切實可行。
作者:祁宏源,清代醫(yī)家。浙江山陰縣人。其祖祁坤為太醫(yī)院判,精于外科。宏源家學淵源,亦精于外科醫(yī)理,奉敕與吳謙同修《醫(yī)宗金鑒》,其中之《外科心法》多為其家之經驗,并以其祖之《外科大成》為藍本修訂而成。
一年四季的冷暖寒涼不同,組成飲食的各種食物也應有所不同。四時八節(jié)。飲食應有別,對肥胖癥者的治療飲食來說,更應注意這一點,我國古代即有“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的飲食調配原則,從現(xiàn)代營養(yǎng)的觀點來說,這種組成是非常合理的,已得到中、外很多營養(yǎng)學家的肯定。五谷雜糧為主,雞、魚、肉、蛋、奶相助,加上蔬菜、水果的補充。主副食品只要合理搭配即可營養(yǎng)素齊全,五味調和。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酸、甜、苦、辛、咸五味與心、肝、脾、肺、腎五臟互為配伍,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腎。在飲食調配時應考慮到這些問題。肥胖癥的飲食調配應以給予大量蔬菜、水果等高纖維素、高無機鹽和高維生素食物,同時應適當控制糧食和含高脂肪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