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簡明醫(yī)彀》 下疳

    人之前陰,屬足厥陰肝經(jīng)。多因郁怒日久,抑遏不舒,致成此患?;蛞医唤又羵?,或硬衣擦損而起,陰頭破爛,不速愈,延及玉莖,名曰蛀梗。治法相同,切宜防微杜漸。有腐去玉莖,塊塊累累,全失本形,數(shù)年而斃者。脈多尺部洪數(shù)。先服加減敗毒散,次龍膽瀉肝湯(方見懸癰)、小柴胡湯之類。腫痛甚者,宜清肝火,除濕熱;小便赤澀,利小便;如不澀而自汗者,不可利,若利之,榮衛(wèi)枯竭,無以制火,瘡益甚。

    主方

    柴胡(一錢五分)黃柏赤芍藥赤茯苓膽草(各九分)蒼術(shù)知母黃連荊芥連翹木通(各七分)防風獨活(各六分)甘草梢(三分)上加燈心二十枝,水煎,空心服。

    發(fā)便毒加大黃;熱甚加梔子、滑石,去蒼術(shù);寒熱往來加黃芩、澤瀉;二便不利,宜服八正散(方見淋門)

    涼血解毒丸

    先服敗毒散,次主方。未全可再制此丸服。

    苦參(八兩)黃連(四兩)連翹防風石膏(各兩半)牛蒡子生地白芷大黃(各一兩)上為末,荊芥煎汁,打糊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白湯送下。久不愈,宜服六味地黃丸。

    敷方

    雞肫內(nèi)黃皮(不見水、取凈,火炙,研細末,一錢)孩兒茶(另研,八分)珍珠(另研,三分)冰片(二分)上研勻,米泔凈洗敷。

    又方枯礬雄黃珍珠黃柏(另研)鉛粉(。各等分)上為極細末,米泔洗,拭干,豬膽汁調(diào)搽。

    又方抱腿雞子殼(略炒,研末)孩兒茶(研細,等分)上研勻,細末,茶洗凈。濕者干摻,干者豬膽汁調(diào)搽。

    玄霜散

    下疳蛀梗,莖爛亦能長全,及諸瘡毒瘡,久不愈者,可收斂。舌傷,乳沒湯含,止痛,敷此藥。

    黑鉛(五錢)。銅杓溶化入水銀(二錢五分),攪勻傾出,研不見星,入軟石膏(火,三錢五分)真輕粉(二錢五分),明硼砂(一錢)珍珠(另研極細,五分)冰片(三分。)上共研勻,入瓷瓶內(nèi),用時蔥、椒、艾煎湯,入壇先熏至溫,洗凈敷藥。干者,豬膽潤濕摻上。

    洗方

    黃連黃柏當歸白芷羌活防風荊芥苦參(等分)加烏梅肉五個,銅錢五十文,水煎,入皮硝,明礬,先熏后洗,一日五次。

    又方黃連瓦松花椒蔥根川萆艾葉(等分)上用水煎湯,青布洗拭。癢加硝、礬,少時重頓。

    簡便方

    六一散加輕粉、冰片,研勻。濕者干摻,干者豬膽汁調(diào)搽。

    又用亂發(fā)洗凈,燒灰敷。

    又用雞肫皮炙,研細末,敷。

    一人莖腫不消,一潰而腫痛發(fā)熱,便澀;一小兒腫痛,各煎小柴胡湯(方見傷寒),吞當歸龍薈丸(方見脅痛)而安。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