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金匱方歌括》 附子湯

    作者: 陳念祖

    (方未見。)治婦人懷娠六七月。脈弦發(fā)熱。其胎愈脹。腹痛惡寒。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臟開故也。以此湯溫其臟。

    男元犀按。太陽主表。少陰主里。脈弦發(fā)熱者。寒傷太陽之表也。腹痛惡寒者。寒侵少陰之里也。夫胎居臍下。與太少相連。寒侵太少。氣并胞宮。迫動其胎。故胎愈脹也。腹痛惡寒少腹如扇者。陰邪盛于內(nèi)。寒氣徹于外。故現(xiàn)出陣陣如扇之狀也。然胎得暖則安。寒則動。寒氣內(nèi)勝。必致墜胎。故曰。所以然者子臟開故也。附子湯溫其臟。使子臟溫而胎固。

    自無隕墜之虞矣。附子湯方未見。疑是傷寒附子湯。(附子、茯苓、人參、白術(shù)、芍藥。)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周巖
  • 作者:
    蔣介繁
  • 作者:
    陳其瑞
  • 作者:
    陳士鐸
  • 作者:
    汪讱庵
  • 作者:
    黃宮繡
  • 作者:
    張宗祥
  • (公元 1578 年)明.李時珍(東璧.瀕湖)著。

    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時間編成, 收載藥物 1892 種,附藥圖 1000 余幅,闡發(fā)藥物的性味、主治、用藥法則、產(chǎn)地、形態(tài)、采集、炮制 、方劑配伍等,并載附方 10000 余。 本書有韓、日、英、法、德等多種文 字的全譯本或節(jié)譯本。

    學(xué)術(shù)價值:

    集我國16世紀(jì)之前藥學(xué)成就之大成。被國外學(xué)者譽為中國之百科全書。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