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靈素節(jié)注類編》 黃膽

    作者: 未知

    《靈樞·論疾診尺篇》曰∶身痛而色微黃,齒垢黃,爪甲上黃,黃膽也,安臥,小便黃赤,脈小而澀者,不嗜食。

    濕熱蘊積而成黃膽,有陰陽之分。其色晦滯者為陰,屬脾??;色鮮明者為陽,屬胃病。此條脈小而澀,陽氣不振而脾困,故安臥不嗜食,身痛而色微黃,則不鮮明,乃是脾病之陰黃也。本經(jīng)又云∶溺黃赤安臥者,黃膽;已食如饑者,胃疸??梢婞S膽是不嗜食之陰黃,已食如饑者名胃疸,即陽黃也。仲景所云身黃如橘子色,則鮮明為陽黃,故用茵陳蒿湯,以大黃下之;若陰黃,當用蒼術二妙散,或正氣散等方,口渴喜冷者,兼陽明證,宜蒼術白虎湯加茵陳。仲景《金匱要略》又分谷疸、酒疸、女勞疸諸證,更當詳究之。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