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隱居)注。七卷。原書己佚,內(nèi)容尚散見于《經(jīng)史證類備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基礎(chǔ)上進行整理, 又增藥 365 種, 分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類。
學術(shù)價值:
首創(chuàng)用自然屬性分類方法。確立綜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載藥物 460 種,闡發(fā)藥性較詳盡,并指出用藥要結(jié)合年齡老少、體質(zhì)強弱、疾病新久等,對辨認藥物的真?zhèn)蝺?yōu)劣亦有詳細闡述。
宮∶土(申也,土為中,為建極)。
商∶金(強也,象金性之堅強)。
角∶木(觸也,陽氣觸動而生)。
征∶火(止也,物盛則止也)。
羽∶水(舒也,陽氣復,萬物舒)。
陽為太,陰為少。
黃鐘八十一弦,太簇七十六數(shù),姑洗六十四數(shù),林鐘五十四數(shù),南呂四十八數(shù)。
春∶角木;夏∶征火;長夏∶宮土;秋∶商金;冬∶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