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類證治裁》 附方

    作者: 林佩琴

    〔初起〕蔥豉湯蔥白 豆豉

    〔表癥〕白虎湯見前中風(fēng)。白虎湯辛涼發(fā)散,清肅肌表,氣分藥也。

    〔里癥〕承氣湯見前溫。

    〔解毒〕解毒湯見前溫。

    〔表里〕涼膈散見前中風(fēng)。

    〔表里〕雙解散荊 防 芩 梔 歸 芍 桔 草 麻黃 薄荷 川芎 連翹 石膏 滑石 白術(shù)

    〔熱結(jié)〕三黃石膏湯芩 連 柏 梔 名黃連解毒湯,此加石膏、豆豉、麻黃。

    〔虛煩〕梔豉湯梔子 豆豉

    〔清熱〕清熱解毒湯白虎湯去粳米,加人參 羌活 升麻 葛根 白芍 黃芩 黃連 生地黃

    〔夾虛〕人中黃丸大黃(三兩) 人中黃 蒼術(shù) 桔梗 滑石(各二兩) 人參 芩 連(各一兩)

    防風(fēng)(五錢) 香附(一兩五錢)

    〔透邪〕達(dá)原飲黃芩(錢半) 炙草 白芍 濃樸 草果(各一錢) 知母 檳榔(各二錢) 姜(七片)

    棗(一枚) 達(dá)原飲除邪破結(jié),潰散募原之伏疫也。

    〔失下〕黃龍湯大承氣湯加參 草 歸 桔 姜 棗

    〔生津〕生脈散見前暑。

    〔痰滯〕栝貝養(yǎng)榮湯知母 花粉 貝母 栝蔞 橘紅 白芍 當(dāng)歸 蘇子 姜

    〔透斑〕舉斑湯白芍 當(dāng)歸(各一錢) 升麻(五分) 白芷 柴胡(各七分) 甲片(二錢) 姜

    〔表里〕大柴胡湯見前溫。

    〔疫痢〕檳榔 芍藥 枳實(shí) 濃樸 大黃 姜

    〔溺澀〕導(dǎo)赤散見前溫。

    〔發(fā)黃〕茵陳蒿湯見前濕。

    〔血蓄〕桃仁承氣湯大黃 芒硝 桃仁 桂枝 甘草

    〔和解〕小柴胡湯見前溫癥。

    〔清血〕柴胡養(yǎng)營(yíng)湯柴胡 黃芩 陳皮 甘草 當(dāng)歸 白芍 生地 知母 花粉

    〔大頭〕普濟(jì)消毒飲芩 連 陳 草 胡 桔 元參 連翹 升麻 薄荷 板蘭根 馬勃 鼠粘子

    〔大頭〕頭瘟湯川芎(一錢) 荊 防 桔(各錢半) 柴胡(七分) 黃芩 歸尾(各二錢)

    〔風(fēng)熱〕荊防敗毒散敗毒散見前傷風(fēng),此再加荊芥、防風(fēng)。

    〔瓜瓤〕生犀飲黃土(二錢) 犀角(二錢) 黃連 蒼術(shù)(各一錢) 金汁(半杯) 茶葉(一撮)

    〔疙瘩〕人中黃散辰砂 雄黃(各錢半) 人中黃(一兩) 為末。薄荷桔梗湯下二錢。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