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類證治裁》 附方

    作者: 林佩琴

    〔痰氣〕二陳湯見一卷中風。

    〔胃實〕小承氣湯見一卷溫。

    〔熱結〕大厘清飲見四卷泄瀉。

    〔火盛〕涼膈散見一卷中風。

    〔氣痹〕小溫中丸見三卷腫脹。

    〔火府〕更衣丸朱砂(五錢) 蘆薈(七錢) 各研,酒和丸。每服一錢二分。

    〔厥陰〕龍薈丸見一卷火。

    〔通陽〕玉壺丹硫黃(八兩) 配麻油八兩。微火熬,以桑條攪,候溶盡,即傾入水。去油面再溶,傾入豆腐內煮,糯米粉為丸。

    〔通陽〕半硫丸制半夏 硫黃 等分,蒸餅姜汁和丸。治老人虛秘、冷秘。

    〔液燥〕通幽湯見一卷燥。

    〔虛熱〕人參固本丸見一卷中風。

    〔囊腫〕三白散白牽牛(頭末,一兩) 桑白皮 白術 木通 陳皮(各二錢半) 研末,姜湯下一錢。

    〔利溺〕五苓散見一卷溫。

    〔胃實〕七宣丸大黃 木香 檳榔 訶子皮 桃仁 研末,蜜丸。

    〔胃虛〕濃樸湯樸 陳 術 草 枳實 半夏曲 姜 棗

    〔熱秘〕四順清涼飲見一卷火。

    〔熱秘〕潤腸丸麻仁 羌活 大黃 歸尾 桃仁 蜜丸,加防風、皂角,名疏風潤腸丸。

    〔冷秘〕正氣散見一卷中風。

    〔冷秘〕木香順氣散木香 草蔻 益智 蒼術(各三分) 濃樸(四分) 陳皮 青皮 半夏 吳萸升麻 柴胡(各五分) 茯苓(八分)

    〔風秘〕大麻仁丸麻仁 熟大黃(各三錢) 木香 枳殼 檳榔(各五錢) 蜜丸。

    〔氣秘〕蘇子降氣湯見二卷失音。

    〔氣秘〕搜風順氣丸大黃 麻仁 郁李仁 山藥 山萸 車前 牛膝 菟絲 防風 獨活 檳榔 枳殼蜜丸。

    〔實秘〕麻仁丸見一卷燥。

    〔液虛〕六味丸見一卷中風。

    〔血秘〕潤燥湯見一卷燥。

    〔氣血〕潤麻丸麻仁 桃仁 生地 當歸 枳殼(各一兩) 蜜丸。

    〔血虛〕益血潤腸丸歸 地 荊 枳 麻仁 杏仁 蓯蓉 蘇子 蜜丸。

    〔津少〕蓯蓉丸蓯蓉(二兩) 沉香(一兩) 麻仁汁糊丸,米飲下。

    〔津枯〕五仁丸桃仁 杏仁(各一兩) 柏子仁(五錢) 郁李仁 松子仁(各三錢三分) 橘紅(四錢)

    蜜丸。

    〔風秘〕皂角丸羌 防 杏 枳 陳 芷 桑皮 檳榔 麻仁 牙皂 蜜丸。

    〔氣血〕八珍丸見一卷中風。

    〔氣虛〕補中益氣湯見一卷中風。

    〔氣秘〕橘杏丸橘皮 杏仁 等分,蜜丸。

    〔氣秘〕三仁丸杏仁 麻仁 枳殼 訶子肉 等分,蜜丸。

    〔血秘〕蘇麻粥蘇子 麻仁(水浸研汁)和粳米煮粥。

    〔血秘〕三仁粥桃仁 松子仁 郁李仁 搗汁和粳米煮粥。

    〔傷寒〕脾約丸酒蒸大黃 枳實 濃樸 赤芍 麻仁 杏仁 蜜丸。

    〔虛寒〕理中丸見一卷中風。

    〔清潤〕生脈散見一卷暑。

    〔清降〕導赤散見一卷溫。

    〔分利〕四苓散見一卷暑。

    〔宣通〕六一散見一卷溫。

    〔陽亢〕化陰煎二地 牛膝 豬苓 澤瀉 黃柏 知母 綠豆 龍膽草 車前 水煎。

    〔陰陽〕滋腎丸見一卷火。

    〔氣化〕腎氣丸見二卷虛損。

    〔喘急〕八味丸見一卷中風。

    〔血結〕牛膝湯牛膝 桃仁 當歸 黃芩 水煎。

    〔痰盛〕導痰湯見一卷中風。

    〔火閉〕七正散車前 赤苓 山梔 木通 膽草 甘草梢 蓄 竹葉 燈心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