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咳嗽多日不愈。
貝母(去心) 桑白皮 五味子 甘草(炙,各半兩 知母(一錢半) 款冬花(二兩)杏仁(去
上為細末,煉蜜丸龍眼大,每臨臥噙化一丸。早晨嗽多者,胃中有食積,至此時火氣沉于肺中,以知母、貝母、地骨皮降肺火。黃昏嗽多者,火氣浮于肺,不宜用涼藥,以五倍子斂而降之。治嗽而脅痛,先以青皮疏通肝氣,后以二陳湯加南星、香附、青黛、姜汁服之。
治肺脹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挾瘀血礙氣而病,宜用四物湯加桃仁、訶子、青皮、竹瀝、姜汁,水煎服。
(公元 659 年)唐.李績(蘇敬)撰。五十四卷。原書已佚,內容尚散見于《經(jīng)史證類備急本草》中。包括藥圖、圖經(jīng)、本草三部分,收載藥物 844 種, 詳細介紹性味、產(chǎn)地、效用等 。
學術價值: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書。開創(chuàng)圖文對照之先例。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治咳嗽多日不愈。
貝母(去心) 桑白皮 五味子 甘草(炙,各半兩 知母(一錢半) 款冬花(二兩)杏仁(去
上為細末,煉蜜丸龍眼大,每臨臥噙化一丸。早晨嗽多者,胃中有食積,至此時火氣沉于肺中,以知母、貝母、地骨皮降肺火。黃昏嗽多者,火氣浮于肺,不宜用涼藥,以五倍子斂而降之。治嗽而脅痛,先以青皮疏通肝氣,后以二陳湯加南星、香附、青黛、姜汁服之。
治肺脹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挾瘀血礙氣而病,宜用四物湯加桃仁、訶子、青皮、竹瀝、姜汁,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