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仁術(shù)便覽》 滋陰降火丸

    作者: 張潔

    此方取天一生水,地二生火之意。藥力小而功用大,久服而取效多。此先賢王道之藥,無過于此。大能生精益血,升降水火。亦治自汗,盜汗,虛損尤妙。

    當(dāng)歸(四兩,全用,酒浸三日,曬干,切) 白芍藥(四兩,酒浸一日夜,炒) 川芎(南大者) 南知母(去毛,同黃柏制) 黃柏(八兩,酒浸二兩,鹽水浸二兩,人乳浸二兩,蜜水浸二兩) 熟地黃(懷慶者,八兩,四兩同砂仁二兩,入苦酒二壺同煮酒干,去砂仁,四兩同茯苓二兩、苦酒二壺同煮,去茯苓)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梧子大。每服百丸,空心淡鹽湯下。作煎藥服,尤好。頭眩暈加玄參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