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公元 341? )晉、葛洪(稚川)著。八卷。用簡易的處方和易得的藥物,在倉促發(fā)病時可以應用。經(jīng)梁.陶弘景增補,金.楊用道又加附方。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即返魂丹。治胎前產(chǎn)后一切證,功效最大。宜常服。
益母草(莖、葉、子全用,去根,忌鐵。一斤) 加廣木香(一錢) 赤芍藥(六錢半)當歸(七錢)
上為極細末,煉蜜丸彈子大,童便、酒米湯、醋湯、溫水俱可送。小丸亦可。
一方 治產(chǎn)后血塊不散。發(fā)熱心悶,脅肋痛,腰腹痛,或因氣郁結者。
桃仁(一錢) 青皮(醋炒,五分) 香附(童便浸,醋炒,一錢二分) 紅花(五分)貝母(七分) 陳皮(七分) 茯苓(七分) 甘草(炙,五分) 柴胡(一錢) 當歸(一錢)
一方 產(chǎn)后敗血不散。小腹繞臍作痛,俗名血枕痛。一服愈。
白術 神曲 陳皮 桃仁(各七分) 香附(童便炒,一錢半) 甘草(四分) 歸(錢半) 兒枕痛,加山楂一錢
上水一鐘半,煎至一鐘,空心服。
一方 治產(chǎn)后諸痢,神效。
蒼耳苗葉搗,絞汁,溫服半鐘,一日三四次,空心服。
一方 治產(chǎn)后風濕。遍身疼痛,麻木不仁,及男子中寒濕疼痛,久不愈者。
防風 羌活(各一兩五錢) 甘草 肉桂 杏仁 獨活 麻黃 蟬蛻 芍藥 川芎 苦參 僵蠶(各五錢) 兩頭尖 白附子 當歸 薏苡仁 蒼術 白術 木瓜 威靈仙(各一兩)
上銼,以絹袋裝入,黃酒二十壺,浸七日。每日三次,溫飲兩三杯。
一方 治產(chǎn)后子宮不閉。荊芥、藿香、臭椿皮煎湯,熏洗。
一方 治產(chǎn)后子宮不閉。補中益氣湯加白芍、醋炒香附、半夏、酒芩,熱不退加黃柏。
上水一鐘半,煎至一鐘,空心熱服。渣即煎。
一方 治產(chǎn)后子宮痛不可忍。用訶子、黃蠟燒湯,先熏后洗。
又方 五倍子、白礬為末,滾湯泡洗,或干摻亦可。
一方 治產(chǎn)后子宮脫落,如手掌不收。此胎前因勞役傷氣成肝痿,又因氣血虛弱而下。
用黃 、白術、升麻各五分,參歸各一錢,或加白芍、陳皮,連進三服而收。
一方 治產(chǎn)后瘧疾,頭痛寒熱者。
柴胡 當歸 芍藥 白術 茯苓 甘草 川芎 青皮(炒) 水煎服。
一方 治產(chǎn)后痢疾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俱可用。
當歸 川芎 芍藥 香附 陳皮 茯苓 甘草 砂仁 澤瀉 白術
空心,水煎服。
一方 治產(chǎn)后泄瀉。
人參 白術 茯苓 甘草 陳皮 半夏 姜樸 砂仁 當歸 神曲 澤瀉 空心,火煨生姜三片,棗二枚,水煎服。
一方 產(chǎn)后腹脹嘔吐。
赤芍 半夏 澤蘭 陳皮 人參(各一錢)甘草(五分) 生姜(五錢)惡露過多,去澤蘭、赤芍,加藿香、香樸。水煎,熱服。
一方 治產(chǎn)后乳腫。馬溺涂之,立止。
又方 黃柏末,雞子清調敷,好。
一方 治婦人乳頭破裂。鹿角灰酒敷,或石上磨膿汁敷,或苧麻根搗汁敷,或秋后自裂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