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瀉,涼血
甘溫(《大明》曰涼)。皆能破血下氣,行而帶補(bǔ)。治吐衄腸癰,女子赤白濁,安胎(涼血之功)。
小薊力微,能破瘀生新,保精養(yǎng)血,退熱補(bǔ)虛,不能如大薊之消癰毒(丹溪曰∶小薊治下焦結(jié)熱血淋。《本事方》∶一人冷氣入陰囊,腫滿疼痛,煎大薊汁服,立瘥)。
兩薊相似,花如髻。大薊莖高而葉皺,小薊莖低而葉不皺,皆用根。
《重樓玉鑰》(公元 1838 年)清.鄭梅澗(樞扶)撰。四卷。一、二卷論喉病的證冶方藥,三、四卷論喉病的針法。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瀉,涼血
甘溫(《大明》曰涼)。皆能破血下氣,行而帶補(bǔ)。治吐衄腸癰,女子赤白濁,安胎(涼血之功)。
小薊力微,能破瘀生新,保精養(yǎng)血,退熱補(bǔ)虛,不能如大薊之消癰毒(丹溪曰∶小薊治下焦結(jié)熱血淋。《本事方》∶一人冷氣入陰囊,腫滿疼痛,煎大薊汁服,立瘥)。
兩薊相似,花如髻。大薊莖高而葉皺,小薊莖低而葉不皺,皆用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