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傷寒雜病論》 辨厥陰病脈證并治

    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蚘,下之,利不止。

    厥陰中風(fēng),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

    蹶陰欲解時,從丑至卯上。

    厥陰病,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愈。

    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虛家亦然。

    傷寒先厥,后發(fā)熱而利者,必自止;見厥,復(fù)利。

    傷寒始發(fā)熱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為除中;食以素餅,不發(fā)熱者,知胃氣尚在,必愈;恐暴熱來出而復(fù)去也。后日脈之,其熱續(xù)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發(fā)熱六日,厥反九日,復(fù)發(fā)熱三日,并前六日亦為九日,與厥相應(yīng),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脈之,而脈數(shù),其熱不罷者,此為熱氣有余,必發(fā)癰膿也。

    傷寒六七門,脈遲,而反與黃芩湯徹其熱,脈遲為寒,今與黃芩湯復(fù)除其熱,腹中應(yīng)冷,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傷寒,先厥后發(fā)熱,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為痹;發(fā)熱,無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膿血,便膿血者,其喉不痹。

    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發(fā)熱。前熱者,后必厥;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厥應(yīng)下之,而反發(fā)汗者,必口傷爛赤。

    傷寒病,厥五日,熱亦五日,設(shè)六日當復(fù)厥,不厥者自愈;厥終不過五日,以熱五日,知自愈。

    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臟厥,非蚘厥也。蚘厥者,其人當吐蚘,今病者靜,而復(fù)時煩,此為臟寒,蚘上入其膈,故煩,須臾復(fù)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蚘聞食臭出,其人當自吐蚘。蚘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更多中醫(yī)書籍
  •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作者:
    王肯堂
  •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 作者:
    李用粹
  • 作者:
    唐慎微
  • 作者:
    張璐
  • (公元 1359 年)元.滑壽(伯仁)著。一卷。以浮、沉、遲、數(shù)、滑、澀六脈為綱,論述脈象及辨脈之法,甚有心得。

    作者:
    滑壽
  • 作者:
    李中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