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傷寒論》 茵陳蒿湯方

    茵陳蒿六兩(苦微寒) 梔子十四枚(掰,苦寒) 大黃二兩(去皮,苦寒)

    右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陳,減六升,內(nèi)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小便當(dāng)利,尿如皂角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去也。

    陽明證,其人喜忘者,必有畜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雖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宜抵當(dāng)湯下之。

    陽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煩,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滿,初頭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氣湯。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煩躁,發(fā)作有時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fā)熱者,屬陽明也。脈實(shí)者宜下之;脈浮虛者,宜發(fā)汗。下之與大承氣湯,發(fā)汗宜桂枝湯。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jié)M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氣湯。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氣湯。

    食谷欲嘔者,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